“痒!”
古雪滢扭头躲避,笑了。
烟花点亮夜空,如梦似幻,这是她很久都没有抬头去欣赏的美景……
程三板带着古雪滢母女回老家,在那个巴掌大的村里,引起了热议。
程三板是当地的名人。二十郎当时打遍城乡结合部鲜有敌手,而那个一记重拳崩掉其虎牙一枚的家伙,据说是省体校的拳击远动员,程三板虽败犹荣他在摩托车修理铺打工那会,见天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飚车,那些改装车马达轰鸣、造型酷炫,所到之处,鸡飞狗跳,震得人耳朵刺痛,却又令年轻人羡慕不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经历感情上的挫折后,程三板变了,他开始意识到金钱对一个男人的重要性。
程三板开始想方设法赚钱,不过他赚钱的路子都是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偏门,他被拘留过多次,成了当地派出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一次全国性严打中,因为同村一个绰号叫鸟屎的发小涉枪,程三板受牵连被刑拘。其实那个鸟屎也是“冤枉”:莫名其妙地家里被搜出了一支打铁砂的长铳,他自己的解释是一个外地朋友临时放家里的,他以为是渔具。而这支铳在几天前的一次街头斗殴中造成了一人重伤、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的恶性事件。
警察上门搜出枪支的前一天晚上,程三板跟鸟屎一起吃了顿漫长的夜宵。
等事情调查清楚,程三板被放了出来,已经是二个月之后了。这次出来,程三板变了,彻底变了,这得感谢在看守所的那段日子所接受的全面而深刻的“教育”。
因祸得福,程三板改邪归正,开始走正道,在一位贵人的帮助下,他进入了餐饮行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了彻底摆脱从前那些狐朋狗友的影响,机缘巧合地,程三板离开家乡来到了景安,一番打拼后,在潮汐路开了那家“湘味馆”。
程三板开餐馆赚了钱,每次回老家都出手阔绰地邀各色朋友相聚,而村里但凡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公共性事务,比如修桥补路之类的,他也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衣锦还乡、回馈乡里,似乎是每个在外游子的人生目标,无论是走仕途的,还是经商的。
程三板赚钱后的回馈以及之前“横行乡里”的特殊经历,为他在家乡赢得了声誉和威信。
这也是魏大娘敢不给村长面子的原因。
程三板携古雪滢母女,刚出机场,就看见了同村的几位发小正恭候着自己,心里感到温暖的同时,也觉得颇有面子。
古雪滢被那帮接机的大嫂大嫂的叫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那几个人都和程三板年纪相仿,都比自己大了快一只手,这是她始料未及的,也是她人生经历中所没有过的待遇。
他们是初二下午到的,可直到初六返回景安,整整四天时间,程三板就只在家里吃了一顿饭,也就是临走前一天的那顿晚饭。而且,如果不是魏大娘下了死命令,这顿家宴都得泡汤。
魏大娘跟大儿子一家过,房子是老宅基地上重建的三层半,外墙贴了白色的竖条瓷板,最顶上的小半层没有按通常的、浇水泥的处理方法,而是用老宅的木料建了个三角形的尖顶,铺的还是老宅的灰瓦片。
这个设计有些奇葩,在村里独一无二,来自魏大娘的灵感和对老宅的怀念。
房子坐北朝南,前面是一个足有大半个篮球场面积的院子,院子里打了口压水井,铺了水泥,东面挨着院墙搭了间厨房,厨房的门口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土柚子树,家宴就设在这棵柚子树的浓荫里。
本来程三板还邀请了那个叫鸟屎的发小来的,鸟屎都到门口了,被魏大娘给支走了!
魏大娘晚上有话说,不想有外人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