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张居正呆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原版的改进之策竟然涉及了那么多问题,二是天官府这边怎么会如此清楚严家父子上奏的改进之策,难道?
张尧看到张居正这样的反应就比较满意了,现在,张居正已经明白改进之策是怎么回事了,接下来,就要看看张居正对改进之策和严家父子的态度了……
“张大人,你现在觉得怎么样?”张尧等了一会儿,觉得张居正不是没想明白,只是不敢说出来而已。
“千古朝廷,已成定局!”张居正现在知道了,这个改进之策是能促进士农工商各行业的发展的,只是,朝廷不允许。
“好!”张尧觉得张居正能有这样的见识,才是对的。
“我还想请教张大人,你现在对严家父子上的这道奏折,是何等态度?”张尧追问道,这个问题,才是关键的。
“这……”张居正迟疑了,他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了,支持的话,就是与奸贼为伍,不支持的话,他就是误国误民。
“刚才我就说了,你的来意,咱们之后再谈,现在谈的是我的事儿,我只问张大人,对严家父子上的这道奏疏,你可承认?”张尧怕张居正误会了,又解释了一下。
“……承认!”张居正是坚决的,他是坚定的认为,纵然严家父子祸国殃民,但在上这道奏疏的问题上,严家父子是对的,甚至对大明朝有一片赤诚之心。
“好!”张尧觉得,张居正敢说承认二字,他这个人,就是有不凡之处。
“……”张居正不说话了。
而张尧和张居正的这段谈话,还是有个大前提的。
张尧是知道严家父子后来是遗臭万年了的,而张居正现在只认为,严家父子在皇上的授意下陷害忠良、结党谋私,他并没有把严家父子当成千古罪人来看待。
所以,张居正的反应是正常的,也是不凡的……
“天师以为,此事当作何解?”张居正迷茫了,他可不知道严家父子在后面继续为祸的事儿,他可能以为,严家父子就此就能改邪归正呢,至少,他知道了严家父子也有一片爱国的拳拳之心。
“你刚才说,皇上已经把这道奏疏发还内阁了,还让百官讨论?”张尧问道。
“是……”张居正这会儿有点心虚的原因是,上次裕王通过张天师给皇上表态,皇上给他们的旨意,他们还不确定呢,就是那个,看。
张尧却一下确定了,嘉靖皇帝把严家父子的奏折发还内阁,肯定还是要看看各方的反应:“张大人,皇上这次的旨意,其实与上次是一样的,就是想看看裕王的反应。”
“……在下明白了!”张居正是恍然大悟的。
如果皇上是想看看众大臣的反应,那可能就是想看看朝廷有没有敢反对他的人。
此刻张尧说出这句话来,张居正就确定了,皇上是想看看裕王对这道奏疏的态度,那就不用说了,反对,必须反对。
尽管严家父子的这道奏疏,是有一些利国利民的建议的,但严家父子这次对抗的是大明王朝,裕王作为大明王朝未来的继承人,当然要反对到底了,错了也是对的……
“张大人请回吧。”张尧并没有跟张居正说,他要支持这道奏疏的事儿,相信,张居正想明白了这些之后,裕王那边就不会误会他什么了。
“在下告辞!”张居正急着回去了。
张尧马上算了算,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能说出来承认这两个字的,山东布政使康太和估计都不行,还得是自己那个朋友,陈同河。
而陈同河的承认与张居正的承认也是不同的,陈同河的承认之后可能是听之任之,而张居正的承认之后,可能是斗转星移、死战到底,这才是宰相之杰该有的表现。
好了,这下好了,跟张居正打交道,是真舒服……
“罗小村,去叫胖子,这回儿,他可是赶上这场热闹了。”张尧挺开心,本来以为他支持这道奏疏的事儿会有点麻烦的,没想到让张居正化解了。
“是!”罗小村偷笑着去了,知道没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