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在监狱里关这么久除了不能回家,没有自由外,对他本人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他在监狱里吃得好,喝得好,他在静心学习看书,他的文彩,书法,大有长进,而且身体也越来越好。
他仿佛不是在坐牢,他好像在读书学习,他在充分利用时间,他还想考试中状元。他已经知道了当官,有功名的优越性,他要出人头地,他把书当成自已的仇人,一本本地啃,一本本地抄。他坚信自已会有出人头第的日子,他的监房里堆满了书。
大理寺的人看完来宝的案卷,当时分成两派,年老的一派人认为来宝文章出众,家庭富庶,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他不可能同盗杀耕牛的罪犯同流合污,他肯定是冤枉的,绝对是王大忠栽赃陷害他。
年轻的一派却认为来宝肯定与盗杀耕牛的罪犯是一伙的,王大忠他们这么多人一直指证来宝,证据确凿,合情合理。双方争执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大理寺主持就写成一份奏折上报皇帝,由皇帝裁决。
等皇帝看到奏折时又是第二年春天了,高宗皇帝看到奏折十分愤怒,他批示大理寺严查,对凶手严惩不贷。
大理寺为了公平,谨慎,起见,从两派人中各抽一个人下来联合调查这个案子。
年纪大的一派是李重均,年轻的一派是狄仁杰,这两个人都是明经出生,都在大理寺任寺丞,两个人一样的级别,一样的官职。大理寺对这个案子十分重视,唯恐出错,才选派这两个互相对立的人一同来调查。他们这么做就是让他俩互相牵制,互相监督,不能徇私枉法。
狄仁杰与李重均两个人乔装打扮成商人,一个只带了一个随从就悄悄地来到了雍州万年县。
他俩到万年县后并没有去找县令,他俩微服私防分头查。
狄仁杰到水乡镇仔细地查,很快他不光是发现了来宝的不少劣迹,也发现了香儿是淫荡之人。他根据来宝的为人判断出来宝这个人胆大包天,狡诈异常,应该是参与了盗杀耕牛的事。
他与李重均两个人走回县城互相交流了两个人调查的结果后,他提议用酷刑审迅来宝,否则来宝不会认罪。他的理由就是王大忠与老鼠子的死,极有可能是唐县尉干的,唐县尉与香儿有奸情。唐县尉维护来宝所以对王大忠与老鼠子进行了杀人灭口。
可李重均偏偏反对,李重均讲来宝从小聪明过人,勤学好问,他是个典型上进的好青年。他家条件优越,不愁吃喝,他一心只埋头苦读,他那有时间,心思去盗牛。
狄仁杰与李重均争执不休,互不相让,一个坚持要用酷刑逼着来宝讲实话,一个坚决反对。两个人争执了很久无法达成统一的认识,两个人就去找县令,争求县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