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在河里没命还想捞珍珠?哈哈哈,徐徐真是文采飞扬,骂人不带脏字,真带劲!我喜欢!“
“好诗,好诗啊!这才是符合我们老百姓风格的诗句,不像那些之乎者也之类的玩意,装什么高深?”
“从今以后,我喜欢上打油诗了!”
“徐总笔怎么发怒了?这杨正是哪冒出来的啊?虽然我很敬佩徐总笔的才华,但指名道姓骂人……似乎不好吧?”
“你懂个屁!一看你就不是洛城人,外地来的小贩吧?”
“……兄台怎么知道我是外地来的?”
“消息如此滞后,定是外地人,徐徐能写出圣贤文章,休养高深,气度不凡,怎么会随便骂人?定是有人做得太过分,所以才会让他发怒,看见这个标题没?《徐徐于洛城文馆一怒!》……”
“你这说半天,也没解释徐总笔为什么骂人啊?”
“……我。”
“兄台,你俩不是洛阳的就别装洛阳人……让我来告诉你,这个杨正、达摩堂主、诗文圣手之类,都是这些天在各大报刊上明目张胆抨击徐总笔的凶手,质疑他的《千字文》和《西游记》《不忘初心》等作品,而且言辞激烈,不问是非,不分青红皂白上来便喷,更有甚者,连天地玄黄这句都没搞清楚出自哪里,便敢妄谈黑白,给人身上泼墨水,徐总笔能不怒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些人是嫉妒徐徐的才华啊,自己写不出圣贤文章,便认为别人也写不出,想把别人拉下水,可恶可恨!”
“就是!这下他们可算出名了,以徐徐在洛阳的威望,保证城里的百姓都知道他们了,一堆蝇营狗苟的小人!”
“徐总笔还击得好!”
徐徐的追捧人群在洛阳城本就很庞大,仰慕他作品的百姓更是遍地都是,毫不夸张的说,洛阳城几百万人口,天天念他《千字文》的最起码有三分之一,这些人对他的作品都十分关注,这首《震惊!徐徐于洛城文馆一怒!》一出,直接帮助杨正等人走上了人生颠覆……遂了他们的心愿,让他们的知名度飞速增长,并且,随着徐徐的名声越大,关注他作品的人群越多,到最后,作为一位超级有名的诗人,他的每一首诗都将记入史册,名垂千古。
而被在诗里臭骂的人物,也将永垂不朽的让百姓记住他们……
这招简直太狠了!
用诗指名道姓的骂人,远比当面打他十顿的效果还猛,还解气。
李居山之所以被骂吐血,就是因为徐徐用诗骂他,如果这诗流传出去,百姓分不分诗里的对错暂且不说,但一定会调侃你,拿你开涮,把你的故事当笑话,当反面教材,这样下去你的名声能好吗?
只会越来越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