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注意到杨弘远的人,不禁议论起来。这文曲殿擅长猜灯谜的也不是没有,有个别厉害的,也是一路势如破竹。但没有和他一下就点出谜底的。
杨弘远却没理会这里,一路往文曲殿里头行去。文试并不全是猜灯谜,到了十五层以上,就是考究对联功夫了。这几层出的对联,根本没有什么难度。执起笔,杨弘远几乎是不加思考的将这些对联的下联写出。不过,到最后一个对联却出很有水品。
“学诗类高适,老来犹作凤凰身!”
看到这个上联,杨弘远怔了怔
“公子,这副上联,是朝廷的监察御史常大人出的。目前来过的士子,还没有人能对出来。公子如果能对出来,那就能进入最后一关了。”
负责这一关的,是一名翰林的儒生。一身儒衣,四十多岁,脸皮白净,颔下留着三缕胡须,流露出很高的修养、学识。
杨弘远沉默了。这高适是前朝大周的礼部尚书,转散骑常侍,进封靖海县侯,时称高常侍。此人留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又写了许多歌颂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还由此转入军队因功封侯。
“这常大人是想走高常侍的路,由文转武啊。”
杨弘远这段时间醉心武道,文事已经很久没碰了。但他毕竟有一世的学识放在那里。冥思苦想一阵,杨弘远终于提笔写下了自已给的下联。
“遗世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
这个对联,却是杨弘远根据前世今生都存在的一个人物庄子写的。传闻中,这庄子是圣人一级的武者。他所创的大梦仙经乃是由梦证道的武学典籍。据说此功可梦中习武,醒来之后真的如现实延续在梦中。此人善文善武,留下莫大的传说。而杨弘远前世也有庄子这么一个人。这人同样由梦出名,梦中他变成一只蝴蝶,醒来后竟不能分别梦中与现实。
“不错,不错!学诗类高适,老来犹作凤凰身。遗世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好对子!好对子啊!”
这位翰林儒生吟唱了一遍,眼中显露出神采来。
“好对子,好对子!这一关,你过了。想必常大人看到你的下联,应该会非常高兴。我先给他送过去。”
他此时显得急不可耐,似乎恨不得马上动身。
“大人去吧。”杨弘远道。
目送儒生离开后,杨弘远进入了下一关。只见门槛上,写着两个字“诗词”。杨弘远心中若有所悟。这场文试的前几关猜谜,考的是思维敏捷程度,中间考对联,则考的是聪慧和粗浅的作诗能力。到了这一关,就是直接考究文学修养了。
“今年的文试不同凡响。希望下一关,不要太过叨难。”
杨弘远对文试第一志在必得,可并不好拿。至少杨弘远已经隐隐感觉到下一关不太好过了。深吸了一口气,走了进去。
房间很暗,中央有一张木桌,木桌上竖着一只灯笼,用灯罩罩着。木桌的前方,有一面幕布,幕布后一片通亮,黑色的幔布上隐隐映照出一个高瘦的人影。那人静静端坐,投射的阴影,散发出一股浩大、方正的味道。
“杨弘远?”淡淡的声音,透露出一柄执掌生死权柄的威严、气度。
“是。学生见过大人。”杨弘远低头行了一礼。这人投影散发出的气度,说话的威严,都在隐射一个事实,这位主考官位高权重,来头很大。
“这个房间,你是第一个来的。很好!”幕布上的人影,微微的点头,表示赞赏。
“这位主考官,不知是朝中的哪位大人。”
杨弘远沉默不语,心里微微有些紧张。不过前世他自小开始学习唐诗宋词,怎么说也是胸中锦绣文章万万千,可不能露怯。
“木桌上有笔、墨、砚,你揭去桌上的灯罩吧,这最后一关的题目,灯罩里。”
“学生领命。”
杨弘远揭去灯罩,只见木桌上,竖着一个白纸糊的八角灯笼。这灯笼分八面,朝着杨弘远的一面,全是空白的。就在揭去灯罩的一刻,这只灯笼底座发出一阵机括声,接着,白纸八角灯就在杨弘远眼中缓缓转动起来。
杨弘远聚精会神的盯着八角灯笼。第一面灯笼白纸上写一行细瘦体的古篆小字,如水流一般,
“河边对足舞流萤。”
看到这一行细瘦的字体,饶是杨弘远心性坚定,这会儿也不禁动摇了一下。他想过一关的题目可能会很难,但没想到第一行诗句就是这样。这一行,只要读过书哪怕洗衣女看到河边有孩童嬉戏也可以做出来。
“这……”杨弘远不解的盯着幕布后那道身影。
看了一眼幕布后的那道身影,那人一动不动,似乎化成了木雕般,毫无声息。
“咯——咯——”
机括转动,八角灯笼上出现了第二行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