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8章 收陶侃做客卿(2 / 2)小蛇也是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别忘了,你的徒弟虽然是鬼王级别,但职务上却是员外郎,手下一个兵也没有,老头我好歹还有五千阴兵呢。

我投降了,只好说道:“这样吧,我确实很尊重你,你也别投入我的门下了,你做客卿吧?”

“可能我转生以前很牛,可是目前我还就是个人类的小孩。”

“让您这样的老前辈见我就下跪的当门人我受不起啊!”

陶老头欣然答应,我估计他也觉得下跪丢份,当客卿就简单多了,地位也高的多,见面作揖就行了。

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我对老头说道:“北方侯跟我没关系,话说鲍勋的功绩不如你呀!”

“只能说他是个铮铮铁骨的谏臣,怎么爵位比你还高呢?”

陶老头轻声的说道:“其实他不是北方侯,是北弹方侯,是北弹那个地方的封爵,还不如我的地方好呢!”

“但叫起来不好听,就好像你们人类现在称呼某个副局长的时候,也只称呼为某某局长一样。”

“他手下也有几千兵马,他跟我不同,他可是太傅魏武帝曹操的亲信,对曹操也忠诚。”

我奇怪的说道:“哦,曹操还有能信得过的人?他不是宁可负天下人,也不许天下人负他吗?”

陶侃摇头:“鲍勋不同,他是曹操如子侄般对待的,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鲍勋都是绝对的亲信。”

“鲍勋的父亲鲍信是曹操的好友,初平三年192年,时任济北相的鲍信与兖州牧曹操共同抵御青州黄巾军的进攻”。

“在战斗中,曹操陷入重围,鲍信殊死力战,最终掩护曹操突围成功,但自身却战死疆场。”

“连尸体也无法找到。曹操当时十分悲痛,用木刻鲍信之像,哭着祭奠他并且把鲍勋兄弟带在身边教养。”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追录鲍信的功绩,封其兄鲍邵为骑都尉、新都亭侯,并命鲍勋为丞相府掾属。”

陶侃感慨说道:“魏武帝曹操一生阅人无数,不少人的死,令他悲痛不已”。

“比如郭嘉之死,对曹操打击很大,但要是从真实感情来说,郭嘉的死,曹操只是惜才而已,为自己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帮手而痛心”。

“但要说真的令曹操发自肺腑的伤痛,终生念念不忘之人,非鲍信莫属”。

“因为鲍信对曹操来说是伯乐、知音、好帮手,纵观曹操一生,再也没有人像鲍信这样对待他”。

“如果说曹操早年被乔玄、许邵看好,多少还有些看重他的家世,其中不乏有虚应故事的成分”。

“真正看好曹操,并毫无保留支持他的人,鲍信是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陶侃坐到查干湖边的一块石头上继续说道:“董卓之乱后,关东诸侯会盟,当时鲍信已是济北相,位列一方诸侯。”

“许多人都在看好实力雄厚的袁绍,唯独鲍信慧眼识珠,认为袁绍之辈不足成大事,想要拯救天下,还要靠曹操。”

“要知道,此时的曹操还寂寂无名,可以说鲍信是曹操真正意义上的伯乐。”

鲍信对曹操的鼓励,并未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以实际行动来支持曹操。

“董卓焚烧洛阳,西迁长安后,诸侯皆在观望,曹操决定带领自己为数不多的军队前去追击,此时,唯有鲍信站出来,陪同曹操去追击敌人”。

“在汴水之战,曹操遇到董卓手下的阻击,兵力损失惨重,自己也险些丧命,而此战中,鲍信身负重伤,鲍信的弟弟不幸战死。”

“关东诸侯联盟没多久很快散伙,大家根本没人在乎天子的生死,很快各自抢夺地盘了。”

身为盟主的袁绍,不求伸张正义,而是将冀州从韩馥手里抢过来,一时间,势力如日中天。

正当世人都认为袁绍将要进一步壮大时,唯独鲍信明察秋毫,他告诉曹操的董卓刚死,袁绍很快就要变成下一个董卓了。

决不能与之同流合污,但暂时难以与之争锋,最好选择韬光养晦,静观其变。他的想法,与曹操不谋而合。

就在这期间,曹操顺势发展,击溃黑山军,出任东郡太守。没多久,青州黄巾军几十万人流窜至兖州。

鲍信认为青州黄巾军远来,粮草难继,应该暂避锋芒,以守为主,待时间一久,自会不战自溃。可惜,兖州刺史刘岱不听,主动出击,结果死于黄巾乱军之中。

兖州无主群龙无首,此时鲍信想起曹操,决定迎立曹操为兖州刺史。

曹操上任后,很快平息了黄巾之乱,收编了数十万投降之人,称之为青州军,可鲍信却战死了。

从此,曹操跻身诸侯行列,有了争夺天下的利器和本钱,一步步走向成功。

可以说,正是有了鲍信这个人生助推器,曹操才开始从一个无名之辈,走向了封王拜相之路。

没有鲍信的赏识和帮助,或许曹操的人生将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曹操对鲍勋兄弟非常优渥引为心腹。

他甚至把鲍勋作为宝贵的遗产,留给曹丕,可惜曹丕不能容人,最终杀了他。

陶侃继续说道:“我还算是对鲍勋比较了解的,他今天的表现就不正常。”

“如果没有魏武帝的嘱咐,面对您这样不合理的要求,他肯定不是现在这样一言不发。”

“所以我才推断,您应该跟太傅魏武帝曹操有关系,我猜的对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