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恭并非谦虚,那人是可以说除徐光启外,他最佩服的人,眼神中带着敬意,说道:“凤阳府亳州知州宋应星。”
“是他!”朱由榔惊呼道,“本王怎么把他忘了?”
陈思恭诧异望着朱由榔道:“殿下知道?”
陈思恭和宋应星是在京城一次会试中认识的,两人统统落榜。宋应星那时已经四十五岁了,那是他第五次参见会试。和宋应星交谈中,陈思恭被宋应星的渊博学识深深折服,可是就这样的人却五次会试失败。
听完宋应星的经历,陈思恭有感于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于是决定不再应试,安心从江西兴国县教谕做起,踏踏实实为百姓做实事。
朱由榔呵呵一笑道:“一本《天工开物》包罗万象,本王还拜读过,如何不知?”
“殿下竟然连《天工开物》都知道!”这次换做陈思恭吃惊了,虽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早在崇祯十年刊行,但是此书于功名无用,所以几乎很少有人注意,更别提花时间读了。
朱由榔一想到明末大科学家宋应星能够来这里,心里简直乐开花了,不过宋应星现在毕竟是一地知州,他会放弃高官,来梧州主持一座名不见经传的书院吗?
朱由榔惊疑不定道:“陈长史确定宋知州会来梧州吗?”
陈思恭本想拍胸脯说没问题,不过两人毕竟多年未见,虽时有通书信,但宋应星毕竟是亳州知州,思虑片刻,请求道:“宋兄不是贪图名利之人,下官愿尽力一试。”
朱由榔最终还是答应陈思恭的请求,他内心还是十分期待宋应星到来的,或许他的到来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桂王府西边校场,刘毅率领他招募的四百名护卫,静静站在校场中央,等候朱由榔的召见。
说起来,刘毅招募护卫也费了一番功夫。虽然有了典吏杨哲瀚的协助,但是百姓一听是到桂王府服徭役,一个个避之如虎,推出来的人选,都是老弱病残。
刘毅见状,不得不给他们解释,将桂王府的待遇清清楚楚告诉他们,可是百姓根本不信会有这么好的事。最后还是苍梧知县冯元凯亲自告诉他们,这件事确实是真的,百姓们这才相信,争先恐后的报名。刘毅按照朱由榔的要求对报名人员进行了测试,挑选出来了四百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年龄全部在二十岁至二十五岁之间。
五十名王府护卫人人身穿一套朱红皮盔的皮甲,手持一杆白蜡杆长枪,警惕守在校场四周,以防发生意外。
招募的四百名青壮初来乍到,刚进桂王府时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兴奋的不得了。等到他们到了校场,看着四周面无表情的护卫和在阳光下散发着阵阵寒光的枪头,心有畏惧,有的底下头,不敢直视。
朱由榔今天身穿元青色团龙袍褂褂,不怒自威,大步来到校场最北端,后面跟着陈进忠,登上高台,俯视台下众人。
陈进忠扯着嗓子喊道:“永明王驾到!”声音响彻整个校场。
“拜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刘毅带头跪拜道。
刘毅身后的四百青壮何时这么近距离见过大明王爷,急忙有样学样,跪拜道:“拜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不过众人喊得参差不齐,有的人都已经喊完了,有的人才刚开始喊。
朱由榔也没在意这些,高声道:“平身!”
刘毅起身后,大步上前禀报道:“启禀殿下,四百青壮招募完毕,刘毅前来复命!”
朱由榔看着高台之下排成一个方阵的四百青壮,满意点点头,道:“做的不错!”
台下四百青壮恭恭敬敬站在原地,大气不敢出一下,一动不动,生怕会引起朱由榔的不满,被驱逐出王府。高台上站着的是高高在上的大明郡王,也是决定他们今后命运的人,他们来到这里就没想过要离开,一两银子银子的银俸太吸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