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的两人都是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王吉和牛三相互看了好几眼,也没人开始回答。既然都不答话,那李康也就只好点名了。
“王吉,你先说。”
被点到名字的王吉,看着李康,吞吞吐吐的说道“我队的卫士,他们基本都从军有五年之久了,年岁都在三旬上下,至于战斗力吗,这个不好说呀,他们中只有几个人上过战场,实在无法评判。”
“我的队也是。”牛三点头道。
“博陵郡的府兵到底多久没有打过仗了?”李康疑惑地问向两人。
“回大人,自从六年前我们军府被调集参与平叛汉王的那场叛乱后,就再也没有打过任何的仗了。”牛三说道。
“这样。”李康想了一下后,问道“本府内其中有多少的人打过仗?”
“有六层。”
“六层也不低了。”李康自语道。确实,能以有六层的士兵打过仗,实在是不低了。不过由于几年没打仗,他们现在和那些从没有经历过战场的士兵相比,战斗力估计也是一样了。
“好了,我知道了,你们先去吧。”李康对着二人摆摆手,打发他们离开。
“是,大人。若是您还有什么需要问属下的,尽管派人去叫我。”王吉临走时说道。
对于这个王吉,李康看的出,他有些讨好自己,为人比较圆滑,而那个牛三就显得迟钝许多了。
等到二人离开后,李康也回去了自己住所。他现在对于博陵郡的这些府兵心里也有底了,知道他们大概在什么水平。隋代的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使用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国家可以减轻负担,不用在军队上发销太多。
但坏处就是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减弱,均田制实施以后,士兵们有了自己的田地,他们也不需要再交赋税了,但是平常在军队里的吃用,及打仗时都需要自己准备粮食。这使得他们更加依赖田地,因此,这些卫士们都快变成农夫了。
并且,还有一层,一但打仗,他们就种不了地,那他们今年吃什么,所以就产生了一种厌战情绪,使得战斗力出现下降。
这种缺陷在和平时期还看不出来什么,但一到了大规模,持续性比较长的战争的时候,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在开皇年间,天下还是很太平的,基本没有什么大战,除了伐陈以外,基本都是小打小闹。唯一一次出动三十万大军攻打高句丽,却因为天气原因,不得已而中途作罢。
炀帝继位的初期,也看不出来什么缺陷,但在后来的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卫士们战斗力底下的缺陷就明显的表现了出来。逼不得已,在炀帝也明白了这件事后,随后下诏,在二京招募士兵,组建了新的骁果军。
三天的操练过后,卫士们也又散去了,回去继续进行耕种。
在结束操练的第二天,秦校尉找到了李康,询问他有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
李康自然是说没有,现在他还真的没有什么困难。秦校尉见此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留下了一句话。李康听到这句,略微思索过后,就来了劲。
秦校尉在离开前,跟李康说“尽快熟悉你手下的军士,要不了多久,说不得会抽调你手下的卫士。”
抽调卫士?干什么?估计是有行动呀。李康觉得八成是要用兵。
廉台府的卫士并不全是都居住在附近的军坊之中,他们有些人的居住地要离这里有些远,李康在那日秦寒和他说了那些话后,就一边对自己加强训练,一边也是去找了王吉和牛三一趟,告诉他们最近军府可能会用兵,让他俩做好准备。
现在李康也是很兴奋,没想到自己才来没多久,居然就有任务出现了,他觉得,老天是在照顾自己呀,或许,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也说不定。
在操练结束后的第五天,周郎将派人来找到李康,叫他去大堂议事。李康知道,重头戏来了,简单的打扮一下后,立即就去了。
李康来到上次他去见周郎将时的屋子,也就是周源的办公地点,等他进去后,看到周郎将正坐在大堂的正上方,秦校尉站在右下方,在左下方还依次站了三人。这三人李康认识,和他一样,都是旅帅。
“参见郎将大人。”李康进来后对着周源行礼道。
“嗯。”周源点点头。
李康在见过礼后,自觉的站到左边的那三人一列。
在李康来了之后,周源站起身,对着几人点了点头,说道“很好,人都来齐了,那就开始说正事吧。”
顿了顿,周郎将说道“前些日子派人去洛阳向卫府递交了一份公函,朝廷已经批准了,昨日卫府的回文已经送到了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