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人,能否请你快点,毕竟这些人还没用过晚餐。”
林凌启忍不住催促一声,若不是对吴承荣颇有好感,他的语气可能会变得强烈一些。
“马上,马上!”
吴承荣带着疑惑的眼神,略瞥他一眼,随即安排此事。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数百名百姓中的代表人物汇集到林凌启周边。
他们有的是一大家族的族长,有的是铺子掌柜,有的则是流民中推出的代表。
大家静静的坐在地上,谁也没注意泛黄的土壤会玷污他们的衣衫,他们的心思全部放到林凌启身上。
这位年轻的锦衣卫大人,在灭虏堡将不可一世的俺答汗打得抱头鼠窜,这是大同镇乃至自明成祖以后,从来不曾有过的战绩。
他们期盼其能将百姓带出困局,但不知道其大张旗鼓,究竟是为了什么。
跟敌军打仗,无非是士兵的职责,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为何要把如此众多人员召集的这里?
疑问挂在众人的心头,不过谁也不敢直面询问,官与民的距离,必须要保持。
林凌启环视一圈,恭恭敬敬拱拱手,朝众人作揖。
人们纷纷站起来,连屁股都顾不上拍一下,纷纷还礼,口中均称大人客气了。
林凌启手掌往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坐下,朗声说:“各位乡亲父老,想必诸位都在大同土生土长,了解许多边关战事。我太祖皇帝起兵,将骄纵、蛮横、狠毒的元兵驱逐出关,重复我汉人江山,乃是天大之功绩。
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北虏就像蛰伏在草原上的野狼,时时刻刻紧盯着。稍不防范,就突如其来,狠狠咬上一口,给边关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
大同素来是北虏主要进攻点,而边关守军无不畏之为虎狼,一旦遭遇进攻,往往溃退千里。手无寸铁的百姓,只能任凭北虏烧杀抢掠,一把血泪难以言表。
在场的许多亲人朋友,或遭杀害,或遭虏掠,此等仇恨均深埋心底。现经林凌启揭开,人们或者愤怒,或者悲伤,神情各异。
“这一次,俺答汗集中其所有兵力,目的是吞并大同,乃至整个山西,野心比天还大。但朝廷援兵迟迟未至,边关守军力量日渐薄弱,很难抵御住敌军进攻。
等到绥虏口攻破之日,就是诸位灾难来临之时。你们的房屋、财产、耕田、店铺,都将被俺答汗操控。你们的父母、妻儿包括你们自己,将生活在俺答汗的屠刀之下,稍有异动,便性命不保。”
老百姓不同于军队,没有共同利益,很难将他们有效组织、调动。之所以讲这些实情,并不是想恐吓百姓,而是让他们认识到即将面临的情况。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林凌启希望他们在紧要关头团结起来,振奋起来,能服从大局分配,不折不扣的完成计划。
但人们的反应出乎他的意料,原本应该是愤慨的表情、激愤的表态,现在却是一片惶惶不安,许多人甚至坐到地上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