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同府,崇祯马上让沈大人把大同的商人都叫了过来,他要这些商人替他卖蜂窝煤!
他来大同的时候就看到了,大同产煤虽然很多,但主要也是烧木柴的。
在明朝的时候,普通百姓虽然已经开始燃烧煤了,但因为煤中含有硫,燃烧的时候产生毒气,起火也很麻烦,所以煤还没有大量使用于家庭中,只有作坊的冶炼炉和穷苦人家没钱买木柴才会用煤来代替。
古代百姓对木材需要到什么程度呢?
古代皇帝常常在放赈时把薪柴与粮食放在一起,就是为了避免饥民有米无柴,所以史书上关于赈灾的记录常常是:皇帝赐以百姓“柴米”、“樵米”、“薪粟”、“樵粮”。
在明朝时,人口剧幅增加,植被大量被砍伐,加上又是史上着名的小冰冻期,一到冬天,就常常冻死不少人,对木炭柴火的需求就更高了。
木材被砍伐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据史料记载,皇帝一年可用木炭300斤,皇后110斤,公主30斤,皇孙10斤。所以在半夜,皇帝也经常被冷气惊醒!更别说百姓了,冻死人是常有的事!
你一定听说过“三北”防护林工程吧。
其实在明朝景泰年间,北京城北的居庸关、雁门关一带,原本是森林茂密。根本不需要什么“三北”防护林工程。据说那时候的森林“绵延数千里”,“远近为之阻隔,人马不能度越”,是阻拦蒙古铁骑的天然屏障。但因为人口剧量增加,大量砍伐,直接被砍成了平地,差点让北京沙漠化了。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了。
沈大人很无奈啊,银子还没着落呢,皇上还要他去找另一批商人来坑,但无奈啊,皇上吩咐的事,只能照办了。
沈大人让下属把大同的商人找来,结果找了半天,只找来了八位小商人,原因是,这些官员听沈大人说皇上要卖蜂窝煤,谁不知道那蜂窝煤掺了黄泥巴和水啊,煤本来就不好烧,现在还掺和黄泥巴和水,还能烧个屁啊!
所以有点官员家属背景的商人都知道了,没官员背景的有钱商人,也通过贿赂官员没有被抓来。
剩下这八个小商人,只能苦瓜着脸被抓进来了。
崇祯一看到这八个小商人的苦瓜脸,就知道是什么回事了,问了一下锦衣卫,果然和他猜的一样。
“你们叫什么名字?”崇祯问道。
“回禀皇上,小的叫乔富贵,是卖泥人的!”
“回禀皇上,小的叫侯三万,是卖小面的!”
八个人一一介绍,不是卖玩具的,就是卖吃的,都是那种在街上很小很小的生意的。
乔富贵,会不会是乔家的祖先,崇祯在前世记得乔家始祖乔贵发,祁县乔家堡人,应该不是。
正好,这八个人没有背景,让他们来帮朕卖煤,朕可以更放心了。
生意火爆之后,其他人一定会眼红妒忌,会攻击参奏这八个人,而这八人想要把生意做好,把日子过好,只能依靠他这个最大的幕后老板,定不敢多牟利。
“你们知道朕找你们来是为了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