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冲击大统一理论,李淳风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了重生以来最长时间的科学研究。
事实,为了尽量节省时间,李淳风将大量的推导和计算放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充分利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15:1的时间差。
只有那些需要现实试验的部分才放在现实中进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两者时间加起来,用了远远超过5年的时间。
果然,从三级文明冲击四级文明的道路,即使有些契机和运气,也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创造力以及必不可少的时间。
五年时间,被困飞船中的某些物资已经越来越少了,如今终于可以去解救他们了。
随着大统一理论的成功突破,对于迟滞虚空的奥秘也就获得了相当程度的破解,只是对于这片虚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强大引力源,李淳风依然没有丝毫头绪。
不过,这个引力源导致的一些现象,让李淳风获得了契机,并成功掌握了大统一理论。
在这片虚空中,由于某种不可知的空间因素,导致产生了某种强大的引力源,凡是进入这片虚空的飞船,都会发生推进力转化为电磁力和引力的情况,从而失去动力陷在这里。
如今掌握了大统一理论后,李淳风完全可以制造出一种屏蔽设备,将这种引力源屏蔽掉。
这样,飞船就可以重新获得动力,从而顺利通过这片区域。
经过五年的发展,如今的风神帝国更加的强大,大量的战舰充斥在太阳系、南河三星系、比邻星三合星系,甚至一些遥远的星系。
其制造能力更是极为惊人,所以,飞船需要的屏蔽设备仅仅一天时间,就完成了10000套。
随后使用空间跃迁,将设备送到了比邻星系,此时比邻星系中的钛星,已经成为风神帝国最重要的资源星。
可以说五年时间能够大量打造战舰,也得益于这里的钛铁矿非常容易开采,这个星球简直就是一个钛铁星球。
如果不是因为它太大的话,李淳风甚至有一种想把它直接打造成为一个太空战星的**。
对于更加巨大的战舰,李淳风心中依然非常渴望,原来在三级文明阶段,战舰制造技术已经遇到了瓶颈。
如今终于踏入四级文明后,或许随着新技术的涌现,自己的战舰制造技术会进一步提升,届时可以制造更大的战舰了。
只有巨大的战舰,才能给李淳风以更多的安全感,现在自己突破了大统一理论后,一些新科技将会层出不穷,等过段时间,再制造一艘更大的旗舰。
由于风神帝国战舰数量在这五年里井喷,所以李淳风已经将舰队分成了20支大舰队,每支舰队最少数量在1500艘。
也就是说,经过五年发展,风神舰队已经拥有多达30000多艘战舰。
只是这几年派出的采矿舰队,除了神目帝国方向,在其他方向已经周转了百个星系,发现煷能源的星系才仅仅三个,储藏量也远低于太阳系。
如此一来,煷能源紧张的情况下,很多战舰已经无法随意使用空间跃迁装置。另外,这几年对神目帝国“电闪”装置的研究,进展都不大,主要是伽马射线爆对装置中的许多电子器件摧毁的很彻底。
如果仅仅仿制的话,那意味着使用之后,战舰能源耗尽,偏偏这种“电闪”装置让战舰没有跑出很远,那战舰岂不是成了待宰羔羊?
所以,仿制这种装置就毫无用处了。
至于说天堂组织的星门装置,目前倒是有了不小的进展,只是还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空间理论,以及空间坐标的设立机制。
李淳风使用冰人的冷核聚变塔给星门打开提供能源,发现比天堂组织的核裂变反应堆开启的星门更大一些,穿越过去后,距离也能更远一些。
看来和空间跃迁装置类似,这种星门同样有能源供给的功率来决定其穿越距离的。
只是,目前这种星门还有不少的限制,那就是星门开启的位置,必须在一颗行星附近,显然它需要借助一部分行星引力。
原本这个限制也不是问题,只是星门每次开启后,无法再次进行同一个位置的定位,也就是说再次打开同一套星门装置,打开的【】星门,通向的另一面空间,并不是同一处。
这个限制可就太大了,这意味着星门只能是一次性使用,再次使用就又是一片新的未知空域了。
没有办法,目前李淳风进行定点空间跃迁,就还是只能采用煷能源支持的空间跃迁装置。
正是以这些因素,导致李淳风只能等待天然虫洞恢复平静后,才能前往神目帝国了。否则的话,李淳风只怕早已安排舰队大举进攻神目帝国了。
不过,在天鹅座方向和天鹰座方向的两处虫洞口,李淳风已经完成了太空堡垒的建设,并配备了强大的驻防舰队,如果虫洞口恢复正常,神目帝国先进攻过来的话,迎接他们的也将是毁灭。
虽然煷能源紧张,但是救人如救火,更何况那十艘生命级飞船已经被困五年,舰的人员精神已经快到崩溃边缘。
所以,运送引力场屏蔽设备的战舰,还是通过空间跃迁方式,来到比邻星系外。
目前作为守卫在比邻星系柯伊伯带的舰队,也同时充当着救援舰队,五年来轮换过多个批次,如今正好轮到帝国第18舰队在此驻守。
整个舰队以“唐玄宗号”为旗舰,拥有各型战舰1600艘,驻守在比邻星系柯伊伯带的太空母港。
其舰队指挥官是林涛,参谋长是粟成功。
得到元首李淳风的指示后,又看到运输引力场屏蔽设备的战舰出现,两人很快就安排舰队中所有战舰都迅速安装这套设备。
林涛很高兴,知道这次终于可以成功救援那支船队了。要知道五年前,作为将官观察组的成员,他就跟着首支救援舰队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