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慈悲(1 / 2)滇池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郑梨在老太君宅里住了几日,一天晚上又受老太君召见,和老太君还有平时宅里的那些姐姐妹妹,在庭院里攀谈了起来。

郑梨啊,这几天过得还适应吗?

回老夫人的话,郑梨过得挺好的。

听到郑梨自己这样说,青儿也感觉她有了许多变化。

也许是这几日在宅子里受大家熏陶,慢慢端庄了起来,已经不像青儿回忆里那个傻哈哈的邻居姐姐了。

好啊,明日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郑梨不知道。

郑梨摇了摇头,旁边一个女孩借机提醒道:郑姐姐还不知道,明天有一场水陆大法会。这是今年的隆重事,可不能错过。

若放在以前,郑梨每次一听和尚念经,都是有多远就跑多远。但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软,现在人家盛情邀请,自己也不好说不去。

这次法会,我们吴家可出了不少财资呢。

是啊,是啊,老夫人年年都是坐上宾。

这都是先夫的功劳,我只是替他守着而已。

听到老太君开了口,在场的女人无不开始转移话题了。人人都知道,老太君的亡夫和两个战死的儿子是决不能谈的事。

此后还聊了些其它事情,正在聊到兴头上时,青儿却催促郑梨说:姐姐向来没法早起,今天还是早点睡吧,明天还要赶早了。

啊?

郑梨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当着大家脸都红了。

老太君笑道:这几天你确实都没早起过,女孩子家迟早要出阁的,可不能这样慵懒,不过今天还是早点去休息吧。

郑梨告退了。

青儿也起身,领她回房间休息。在走廊上,郑梨偷偷问她道:老夫人的先夫是谁啊?

梨姐姐真不记事,老夫人的丈夫就是已故的前兴国公吴致语老爷。

喔。

你可千万别乱提他啊。青儿小声细语说,致语爷和老夫人的两个儿子都死了,听说尸体都惨不忍睹,致语爷听到这事就疯了。府里大家心知肚明,但都不敢提。也是这事以后,老夫人拜佛才拜得多了。

郑梨感觉这场水陆法会意义非凡,第二天早早地就爬了起来,结果一看窗外大雾,五步以外就看不见人了。

老太君和众人都上了车轿,按计划向千佛寺出发。

路上到处可见挎着香篮的百姓,许多人举家参拜,上到白头老人,下到稚发小儿,几乎一步一人。

老百姓有些认出了是吴家的队伍,都好奇地指指点点。而那些参拜的达官贵人,因为畏惧江南织造,反而停下车轿让路。

很快老太君和她的随从们就到了千佛寺门口,尊贵如她也在山门前亲自逐级而上。

但毕竟年纪大了,就算有一众侍女搀扶,也累得不行。

祖母,延枫在此。

啊,枫儿有心了。

吴延枫昨天就到了寺庙,但似乎今天还是迎接祖母迟了,没有在山门前等待,而是祖母上了一半台阶才看到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在吴延枫的搀扶下,最后老太君还是到了千佛寺门口。稍作休息缓气以后,老太君问道:枫儿,你父亲呢?

他。。。在里面跟安国公吵起来了。

老太君慈祥的脸一下严肃了起来。

快带我去。

原来安国公吴致文不知道为什么,从早上开始就不许寻常百姓进寺,只让吴家人进来,为此吴荃锌和他争执了很久,言辞愈演愈烈。

为何不让百姓进寺!

近来事端多发,让闲杂人等进来岂不是自寻烦恼吗?

老太君闻言色变,厉声喝道:你说谁是闲杂人等!

哎呦。吴致语面出喜色,连忙站起欢迎,老姐姐到了。千万别误会,我不是在说谁,我是。。。。。。

我都听到了。老太君在仆人的侍奉下入了座,一旁有寺内行在为首的一众和尚,连忙奉上素点心和茶水。

他们之中不少人平时自奉身份,对老百姓从无好脸色。但在吴家两个爵爷面前都不敢吭声,在旁边如同家奴一样侍奉。

在座的方丈也十分为难,虽然担心寺里少了香火,但对吴致文不让平民进寺的要求却不敢不奉。

每年水陆大会的惯例,是致语生前开创的。朝代交替之际江南死了太多人,水陆大会也是为他们祈祷冥福,在外面的百姓都有家人去世,为什么不让他们进来?

坏事传千里,之前延涛的学宴上出了事情,老姐姐你也是知道的,我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啊。

吴致文看似不松口,但语气也缓了不少。

这水陆大会的事,也是有先帝的御笔亲批的,你要我现在去取来吗?

不敢不敢,本来老姐姐这样说,我就不想再坚持了。荃银,传话下去吧,让百姓可以进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