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5章 改变和计划(1 / 2)世间行乐亦如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最后也没打起来,说好的单挑也没了。

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经此一役,峨眉电影制片厂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中影)之间的关系,算是彻底跌入了冰点。

梁子结下了,而且结得很深。

在国内发行放映领域,中影掌握着绝对的渠道,峨眉厂难免会受些掣肘。

但韩三坪也是个硬茬,摆明了软硬不吃,想要他乖乖交出那两千九百万美元给中影,除非上面下死命令,否则绝无可能。

而中影方面,虽然有管理规定撑腰,但他们没有执法权,无法强行从峨眉厂账上划款,更不可能去韩三坪口袋里抢,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向上告状。

韩三坪也不甘示弱,你告我也告。

他反手就写材料,控诉中影官僚主义、不顾国家利益、企图侵吞制片厂辛苦赚来的外汇收入,阻碍电影事业发展云云。

两边各执一词,都把状纸往上递。

这事儿到了这个层面,已经超出了陈屿这个“小卡拉米”(小角色)能围观和干预的范畴了。

用他的话说,这叫“神仙打架,神仙看”。

他乐得清闲,反正该争取的已经争取了,该表现的已经表现了,剩下的,就让韩三坪这位“地方诸侯”去跟中影那帮“京官”们扯皮吧。

他相信,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国家急需外汇的现实面前,只要道理站得住脚,最终的结果不会太坏。

顺便提一句,钱还是要上交的,只是不交给中影,而是交给文化部统一管理。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第一,钱是峨眉厂挣的,也是峨眉厂交的,关系十分清楚。

如果峨眉厂先交给中影,再由中影留下一部分,之后再上交文化部的话,事情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时间一久,上面的领导们还真以为钱是中影挣的,反倒是对峨眉厂没什么印象。

当然,中影下手一般是比较狠的,也是韩三坪不愿意上交的原因。

第二,由峨眉厂交上去的钱,每年的数额清清楚楚,这样一来上面在制定来年计划的时候,峨眉厂的份量也会前所未有的增加。

以前的峨眉厂一年能拿三四百万就顶天,但是这件事之后,上面看在峨眉厂这么能捞钱的份上,多少也要倾斜一点。

第三,最重要的是,这件事可以提升峨眉厂的地位。

以前的峨眉厂,在中国八大电影制片厂中排倒数第二,但是之后可不一定了。

就这个名次,说什么也还要再往上提一提才是。

转眼几天过去,北京城秋意渐浓。

这一次来BJ,陈屿自然住到了朱琳家里。

朱琳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经历了女儿威尼斯封后的大喜事,再看陈屿这女婿,简直是越看越满意,之前的那些挑剔和考验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一次,老两口思想格外“开明”,直接默许了女儿和陈屿住在一个房间,也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习俗不习俗的了。

这倒是遂了这对小别胜新婚的年轻人的愿。

干柴烈火,一触即燃。

在威尼斯压抑了许久的激情,在这小小的房间里彻底释放。

然而,唯一的烦恼来自那张饱经风霜的铁丝床。

这年头,物资匮乏,朱琳房间里的这张旧铁丝床,还是她学生时代用的,早已不堪重负。

两人稍一动弹,铁丝床便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咯吱”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更要命的是,这床还不平整,动不动就推头,或者莫名地摇摆起来。

总之这事极大地影响了体验。

“这破床!”一次中途歇息,陈屿懊恼地拍了拍那吱呀作响的床沿,“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找木匠定做一张结实的、大大的双人床!”

“要死啊你!”

朱琳听得面红耳赤,羞得钻进他怀里,用拳头捶他,心里却也跟着憧憬起来。

就在这种公私交织、既有烦恼又有甜蜜的日子里,一个重要的时刻终于到来。

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三,秋高气爽。

一辆专门安排的轿车将韩三坪、陈屿、朱琳,以及代表团的几位核心成员。

接见厅内,气氛亲切而温暖。

陈屿和韩三坪自然没话说,两人早就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倒是朱琳和唐国墙挺紧张的。

“小陈,我好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