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没有晚礼服(1 / 2)世间行乐亦如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很快,转眼就到了第九天,也就是电影节的颁奖礼。

一般来说,威尼斯电影节一般持续八九天左右,前几天是放映采访,最后的精华则在第九天。

这意味着整个电影节就此结束,同时也会迎来最终的结局和高潮。

这对所有参加电影节的人来说,注定是个意义非凡的日子。今晚,将在电影宫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揭晓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各大奖项的归属。

傍晚时分,中国代表团下榻的酒店房间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紧张和些许忙乱的氛围。

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盛会做准备。

整理衣领的,梳理头发的,检查物品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郑重的神色。

然而,在这份郑重之下,却潜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窘迫和底气不足。

要知道这可是1980年,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序幕,物质条件还相当匮乏。

对于远道而来的中国电影人来说,出席这种级别的国际颁奖礼,首先面临的就是一个极其现实而尴尬的问题——穿什么?

男同志们相对好解决一些。

赵德元、林斌、陈屿、唐国墙、王心刚等人,清一色地拿出了压箱底的、也是最正式的行头——中山装。

深色布料,立领,一排整齐的扣子。

虽然款式统一得有些刻板,料子也算不上顶好,有些甚至因为长途旅行而带了细微的褶皱,但熨烫平整后穿在身上,好歹显得庄重、整洁,勉强能够应付场面。

用唐国墙私下里的话说:“不算好,但起码不会失礼,能看。”

可女同志们就真的犯了难。

朱琳、何晴、周洁,这三位峨眉厂的女演员,此刻正聚在朱琳和陈屿的房间里,对着各自带来的有限行李发愁。

她们来之前,哪里会想到真有走上威尼斯电影节颁奖礼红毯的一天?

准备的也都是平时在国内穿的便装,最好的一套也不过是料子好些的衬衫和长裤,或者一条相对正式的连衣裙,但距离“晚礼服”的标准,实在是差得太远太远了。

何晴拿起一件她最喜欢的、带点小碎花的的确良衬衫,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又想象了一下它出现在星光熠熠的红毯上的画面,小脸顿时垮了下来,哀嚎一声倒在床上:“完了完了!难道我们真的要穿着这个去走红毯吗?”

要是放在以前,她肯定不会觉得有什么,这身打扮在国内还算时髦来着。

可是来到威尼斯,看了几天红毯,看着全世界盛装出席的电影人们,何晴也觉得这样不妥当。

周洁也苦着脸,摆弄着自己一条蓝色的“劳动布”裤子,喃喃自语:“穿这个去领奖,恐怕真会被人笑死啊!不行我就不去了!”

这不是去领奖,而是去当反面教材。

朱琳虽然没有说话,但紧蹙的秀眉和眼底的焦虑清晰可见。

她比何晴、周洁年长些,也更清楚这种场合着装的重要性。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面子,更关乎整个代表团,乃至中国电影人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真要穿着日常衣服上去,那可真如周洁所说,不像来参加颁奖礼的,倒像是误入奢华场地的,那种格格不入的尴尬,光是想想就让人脚趾抠地。

“小陈,不然我们就不去了吧,你们几个男同志去走一下就行。”犹豫片刻,朱琳还是缓缓道。

“那怎么行,人家来看《女儿国》,主要就是来看你,没有女王的女儿国,像什么话。”

“可是.....可是我们不能就这样去啊!”朱琳倒有些急了。

林斌摆摆手:“不行讲究一下,的确良衬衫我看行。穿我们自己带的衣服怎么了?体现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嘛!搞那些资产阶级的奇装异服像什么样子?”

他老人家倒是想的干脆,反正又不是自己穿,无所屌谓。

众人:“.......”

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女孩们又尴尬了。

可是,不将就又能怎么办呢?

现在跑去临时找裁缝做?

且不说时间根本来不及,威尼斯当地的裁缝工钱和面料费用,对于他们这些靠工资吃饭的中国演员来说,无疑是一笔想都不敢想的巨款。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现实无情地掐灭了。

陈屿脑子很清楚,今晚的红毯,不仅仅是一个过场,它本身就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是展示自信与风采的舞台。

让自己的女演员穿着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衣服上去,那不是“朴素”,那是“寒酸”,只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削弱《女儿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影响力。

“别急,我想想想办法。”

陈屿没有多解释,他快步走到酒店前台的公用电话旁,凭着记忆,拨通了一个号码。

这通电话打给了索菲亚。

电话接通后,他尽量简洁地用英语说明了面临的困境——女演员们没有合适的晚礼服出席颁奖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