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取经班底成型(1 / 2)世间行乐亦如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悟空小章?”

陈屿一听,这称号熟啊。

眼前这位不是别人,正是被称为六老师的章金莱。因为他爹以前就是演戏的,而且还是著名的“南猴王”,由于六岁就开始学艺,所以取了个名字叫六龄童。

后来章金莱的哥哥继承父业,从小学艺,又取了个名字叫小六龄童,但不幸英年早逝。

再然后就是当弟弟的章金莱顶上去,又把艺名改了一下,叫“六小龄童”,这个称号就这么传下来了。

跟着老爹学了几年之后,章金莱又考了浙江昆剧院,专攻武生,年纪很小就比较出名了。

值得一提的是,六老师一家两代人都演猴,从老爹到大哥再到他,这里面的渊源和传承绝不是其他人能比的,这一点从后世的影视作品里不难看出。

更何况人家在昆剧院期间也没放下,继续打磨这个角色,先后演了《悟空借扇》等故事,年龄虽小,但积累很深。

后来无论换了谁演美猴王,基本都很难演出他那个感觉,即便后来上了年纪,只要把面具往脸上一套,那气度仍然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如果按照原来的时间线来说,章金莱要等到1981年才有机会演电影,他演的第一部电影还是《阿q正传》。

在里面他演的不是别人,正是革命党人夏瑜。

之后六老师顺风顺水,终于在1982年得到演孙悟空的机会,从此一代美猴王才真正成名。

所以他这一声自我介绍,别人听得云里雾里,但陈屿心里可是门清,这是“猴魂”快要觉醒的征兆。

他没理睬这家伙,而是继续朝另外两位走去,一位叫马德华,一位叫闫怀礼。

马德华体态丰盈,面相忠厚又带点诙谐,猪八戒这个角色,非他莫属。

至于闫怀礼,气质沉稳,不苟言笑,正好能演出沙和尚的任劳任怨和那份耿直。

这倒不是陈屿想一出是一出,而是经过后世观众认可,大家投票投出来的。

马德华也是戏曲出身,演过《杜鹃山》《沙家浜》《桃花扇》《智取威虎山》等戏曲,本来他应该在今年登上大荧幕,演的是一部叫《血溅美人图》的戏剧电影,不过被陈屿截胡了。

闫怀礼那边情况差不多,也都是老演员了,不过也是以话剧为主,之前没演过电影。

本来,这两位都好好地呆在自己剧团里,但忽然收到峨眉厂的角色邀请,二话不说就来了。毕竟眼下的趋势越来越清晰,戏曲这东西总归跟不上时代,除了一群老家伙根本没人看,如果有其他路子可以选,两人也很想试试,更何况这是峨眉厂,这是《女儿国》啊!

“陈老师好~”

“陈老师幸会....”

“哪里哪里,两位请坐。”

众人坐下后,陈屿这才清了清嗓子,对众人说道:“欢迎各位老师,这样一来咱们人就算是到齐了。”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陈屿,这部戏的编剧。咱们这部《女儿国》,跟大家以前看的戏曲、听的故事可能不太一样。

我们想拍的,不光是女儿国国王的情深意长,也不光是唐僧的禅心波动,更想拍出取经路上这唯一一难,是‘情关’的妙处与无奈。

这里头有喜剧,有温情,也有那么点不一样的东西,这才有了咱们这部《女儿国》。”

趁着眼下人齐的功夫,陈屿把这部电影的大致内容又说了一下,包括故事梗概,角色人物,创作背景等等。

一听是正儿八经的电影,不是戏剧戏曲之类的,几人一听也来了兴趣,个个兴奋得不行,毕竟这可是五十年来第二部西游记题材电影,上一次拍西游记还是在1927年呢。

“哇,是西游记!”

“还是女儿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