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谈个交易(1 / 2)世间行乐亦如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片刻后,陈韩二人终于见到这位传闻中的六叔。

双方倒是没什么火药味,简单聊了几句之后就去了书房,接下来的事大概都会在书房谈。

书房古朴厚重,满墙的书籍和字画取代了电影海报,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旧书卷的气息。

六叔虽年逾古稀,但眼神清明,不怒自威。

他没有寒暄,实际上也没什么好寒暄的,他作为长辈,作为前辈,作为香港的港片皇帝,能亲自见这两个年轻人已经算破例了。

他直接指向核心,语气平和却带着千钧之力:

“陈生,请坐。逸华把情况都跟我讲了。后生可畏,你几句话,就把我邵氏逼到了要思考‘历史抉择’的位置上。”

陈屿恭敬地坐下,姿态比面对方逸华时收敛了许多,但眼神依旧坦然:

“六叔,不敢当。我只是陈述了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大陆的门确实在慢慢打开。”

邵逸夫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像是在触摸时间的脉络。

“门开了,风怎么吹,人怎么走,还是未知之数。

你画了一张十亿人的大饼确实很诱人。但我邵逸夫做生意几十年,明白一个道理:远景再美,也不如眼前的合约实在。

你动了我的人,坏了行规,这是其一。

让邵氏在台湾方面承受压力,这是其二。

单凭一个‘未来可期’,不足以让我点头。”

姜还是老的辣。

他避开了陈屿架设的宏大叙事高地,重新将问题拉回到最实际的商业与规则层面,并且点出了最棘手的台湾问题。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搞不好他自己都得亲自飞台湾,如今堂口换了新人,人家肯不肯买账都难说,这也是邵逸夫最担心的地方。

万一蒋公子不吃自己这一套,那邵氏关门就可以倒计时了。

因此此事甚大,邵逸夫不得不自己来处理。陈屿的态度就是大陆的态度,差不多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官方的态度。

当然陈屿也知道,在眼前这位阅尽风云的老人面前,任何空头支票都是徒劳的。

他必须拿出更实在,或者说直接的好处,才能谈得下去。

“六叔明鉴。”陈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诚恳而锐利,“所以我今天来,不是来空谈未来的,是来给邵氏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一个能同时顾及眼前规矩和未来风向的方案。”

“哦?”邵逸夫露出了些许感兴趣的神色,“说说你的办法。”

“首先,关于狄龙的事,既然他已经参与我们的项目,而这部电影迟早也会上映,到时候台湾那边也必然会做出反应。为了尽可能不牵连邵氏,眼下你们最应该做的是及时与之切割,而不是去法院起诉。”

方逸华一听又不乐意了:“狄龙是我邵氏的人!我们不点头,他怎么上映?”

“方小姐请你记住,大陆不是香港,我们那可没人听你的~”韩三坪虽然不是第一次打高端局,但却是第一次在香港打高端局,好几次想插话都插不进去,听到方逸华这么说,终于忍不住开口回怼了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