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章 量身打造(2 / 2)世间行乐亦如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发现自己对女王不仅有情欲,更有知己之感。面对一个可以实现的“人间净土”,取经的宏愿似乎变得遥远。

如果换了后世,网友们可能会说,这辈子先结婚,经嘛,下辈子再取一样的~

故事行进到这里,主题和深度也一下出来,对于唐僧来说,佛性和人性又该怎么抉择?

当然,陈屿可不会满足眼前这个故事,要是真这么写,这个故事的格调就上不去,要拿奖就要写出宏大的格局和深刻的考验来,同时故事性什么的也不能少。

结合原著和后来网上的段子,陈屿很快想出个很符合这个年代的结局。

这不是别的,正是这个年代最喜欢的牺牲和升华。

到了最后,子母河危机提前爆发,举国恐慌。女王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她拒绝了国师用强硬手段留下唐僧的计划。她深夜召见唐僧,将国家的秘密和盘托出。在个人情感与国家存亡之间,女王展现了她作为君主的伟大。

她告诉唐长老,我若以国运为名强留你,与妖魔何异?

我西梁女国的立国之本,是自尊与自强,而非依附于人。你的路在西天,我的路在这里。我们……各有各的渡口,各有各的归舟。

这一刻,她的形象光辉万丈,她的爱不是索取,而是放手和担当。

对于唐长老来说也是一样,因为女王的成全,反而让唐僧经历了最深刻的悟道。

他意识到,真正的普度众生,有时恰恰是尊重他人的选择与尊严。

他留下的不是情债,而是一份崇高的敬意。

最后,临行前,唐僧并非只说“来世若有缘分”,而是郑重地对女王行礼,说道:“陛下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女王陛下,您才是这人间真正的活菩萨。贫僧……受教了。”

师徒四人离去,女王站在城头,目送他们远去,眼神中虽有泪光,但更多的是坚毅与辽阔。

她转身,带领她的国家和人民,走向一条自力更生的未知未来。

这就是陈屿用了三天时间构思出的《女儿国》了。

之所以想了这么个故事,一来是这个故事更契合时代精神,80年代是什么年代?是女人能顶半边天的年代,主流追求的还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女王的形象完美契合了独立、自强、有担当的新女性标准,远超当时普遍的爱情戏女主。

可以说在立意上就比同类型片子领先一大截。

其次是艺术性和思想深度,在这一部《女儿国》里,它超越了“美女拖后腿”的俗套,探讨了责任、理想与爱情的关系,具有强烈的哲学思辨色彩,与当时“反思文学”的思潮暗合。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朱琳最适合。

这个角色能让朱琳的端庄、知性、大气得到完美释放。她不仅是美人,更是明君、是智者、是精神上的强者。她的表演空间极大,从君主的威仪,到少女的怀春,再到最后的隐忍与决绝,层次丰富。

这样一套下来,要故事有故事,要艺术有艺术。

有奇幻色彩、有绝美爱情、有宏大场景,更有深刻的思想内核,还能同时满足普通观众和评论界的期待,简直完美。

写完这个剧本后,接下来就是开会过审,但就在这里却卡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