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产能之争与优品汇开局(1 / 2)星雨满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情是彭明礼主动搞出来的,他可以选择开始的方式。

开始之后,事情发展的节奏将由李行远掌控,传音结束战局。

姜凡明白:

“好的,那我就去安排,我和卢云良进行商议一下,看看他什么时候手机产能能够提上来,方便上架苏宁电器等更多渠道。”

“国美听卢云良说还没有谈妥,不过苏宁上架之后,估计国美会好谈一些。”

李行远:“上架国美这事不着急,传音现在的产能还跟不上,意味着的贪大求快,反而会出现管理问题。”

“产量方面卢云良给我汇报的是,现在生产线产能临时扩充到一天生产5000部,这对于一家新手机厂商来说很大了,虽然这只是代工厂临时加开的。”

“考虑到手机蜂鸟渠道的热卖,这样吧,在苏宁电器的5万部手机订单完成之前,蜂鸟拿产量的一半。”

“生产的每天2500部,会直接从鹏城工厂发货到蜂鸟各地分公司,蜂鸟总部这边做好对接工作,别出问题了。”

姜凡高兴得都快蹦了起来,跑过来和老大啰嗦了半天,目的就是为了给蜂鸟要传音手机的。

姜凡本来都在忙优品汇的开业,检查各种备货事宜,还要联络质检公司对收到的货品进行抽样质检。

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结果还被蜂鸟团队的下属一直追着要货,姜凡也被搞得一个头两个大,他也没本事变出传音手机。

这才有了姜凡找到李行远。

姜凡:“这样吧,我让蜂鸟把预定系统的接口分享给传音通讯,这样传音就能根据预定数量及时调整产量,减少传音的库存压力。”

李行远:“可以,打通两家的数据壁垒很有必要,这样让传音把发货的信息也回传到蜂鸟系统。”

“让蜂鸟团队能看到自己的货到哪里了,省得大家还得相互打电话一遍遍问。”

姜凡:“这个好,蜂鸟分公司能够安心卖货,还能及时根据到货数量调配各地门店的配货。”

李行远:“姜凡,优品汇的开业准备得怎么样了?”

姜凡准备起身离开,听到老大关心起优品汇的情况,又坐回位置上。

姜凡带着略显亢奋的神情,说道:“优品汇的仓库已经备好货了,在长三角地区设置了三个大仓库,能够保证快递最快发货。”

“开业覆盖范围在长三角附近的三个省十个城市,大致是苏南和浙北一带。”

“优品汇第一阶段不对全国进行开放,目的是在今年在长三角地区完成优品汇业务全流程跑通,积累足够的各种指标数据和经验。”

“比如打折促销的效率,根据不同地区的购物偏好,设置仓库。”

“还有就是优品汇现在没有快递的配送能力,只能选择多设置仓库,就近仓库发货,选择市面的快递公司进行配送。”

李行远赞同这种做法,说道:“谨慎是对的,这个步骤也是之前我们订好的规划。”

“优品汇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向前推进,至于你提到的物流快递问题,我想办法给你解决,优品汇肯定会自建快递体系的,这是绕不过项目。”

姜凡:“优品汇团队测算,凭借就近仓库发货,顾客从优品汇下单到收到货平均是三天时间。”

李行远:“这比着之前在淘宝店的发货时间快了两天,这也算优品汇的优势。”

姜凡:“团队测算要是学习亚马逊的自建物流体系,在长三角地区,能做到隔日达,这样的发货速度,足够让优品汇在电商行业立足。”

李行远听到姜凡主动提及亚马逊,笑道:“缺点就是优品汇十年不用考虑盈利了。”

姜凡沉默了,默默的点点头:“是的,老大,要是十年不盈利,项目一直亏钱,这风险会不会大了些?”

见姜凡对于十年不盈利的预测,也生出了犹豫之情,李行远主动安慰道:

“一直亏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亏,亏在什么地方?亏损是不是可控的,以及亏损能不能随着优品汇的最大做到减亏。”

“姜凡,优品汇一直亏钱,我李行远也能养的起这个项目,但如果做不到上面的要求,那就说明优品汇的团队不适合这个项目了,你懂我的意思吧?”

姜凡心中一沉,对于老大提出的要求,听的十分清楚,不怕亏钱,但决不允许有人趁机挥霍做出无效支出。

姜凡:“老大,我觉得你还是和我一起做这个优品汇项目吧?”

“我还是有些信心不足,尤其是这里面牵扯到各地关系,比如我们是B2C自营平台,进货和卖出就牵扯到发票问题,这里面门道太多了。”

“需要青青姐和老大的帮助。”

现在不是2015年的双创时代,各种风投项目满天飞,项目亏钱是正常操作,只要梦想足够窒息,就有人主动买单。

在2005年对于一个测算出来要亏十年的项目,李行远看得出姜凡肩负着巨大的压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