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李行远入局移动互联网(2 / 2)星雨满天
在经过后续中不断的迭代后,到李行远在使用时,浏览器首页初次使用只显示一个的搜索框。
在登录账号后,会显示一些书签之类的。
浏览器副页则是网址导航页面,这样浏览器形成左右两个大页面。
能够极大提升手机用户在使用歪歪浏览器的体验。
像书签和账号等资料,手机歪歪浏览器和PC浏览器版账号信息已经实现互通。
这样用户在电脑上保存的书签网址,能够在手机上也能打开使用,反之亦然。
由于现在手机主流操作系统是塞班系统;
手机歪歪浏览器除了专门派出一个团队在鹏城和传音手机进行定制化版本以外;
手机歪歪浏览器塞班版本就是团队目前的核心开发工作。
为的是抢占诺基亚手机塞班系统的浏览器市场空白。
由于诺基亚的型号五花八门,有触控的和非触控的。
手机歪歪浏览器开发难度不大,但是适配难度让人挠头。
诺基亚产品不同手机的塞班系统还不一样,每一个塞班系统版本都需要设计出适配的浏览器版本。
这也给手机浏览器团队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为了增加适配速度,手机团队还专门在附近大学城招募临时参与测试的人员,靠着朴实无华的堆人手的方式一点点开发适配优化。
在和浏览器部门进行产品设计讨论时,李行远也逐渐明白;
歪歪浏览器手机版主要是在界面UI方面,借鉴浏览器电脑版,然后把相关操作逻辑步骤,适配到手机这种小屏幕上。
考虑到手机用户的上网需求,主要集中在看小说,听歌和看新闻等方面,歪歪浏览器对这常用几类都做了特别优化。
现在流量资费比较昂贵,歪歪浏览器还要尽可能的为用户节省流量,用户如果没有流量了自然也就不会用手机上网了。
移动常年5元30兆的资费,不止普通人觉得这样的流量资费比较贵,李行远都觉得贵到没边了。
这种流量费用,手机也就看看普通的文字版网页,带图片的都没法看,更不用说听歌,下载音乐和看视频了,当然网速也不行。
手机浏览器部分部门,为此还根据李行远的要求专门研发手机网页压缩技术;
比如打开手机网页后,上面的图片不会主动显示,只有当用户点击图片才会进行再次加载。
核心目的就是在预加载中。每一次操作都为用户节省流量。
现阶段的手机浏览器测试版大小只有几百kb,就是因为现在的手机内存都普遍不大。
手机无法安装运行较大的软件。
由于塞班系统的特性,导致安装软件的过程异常复杂,还需要寻找对应的系统软件签名。
没有特意研究过下载软件的流程的用户,想要通过手机软件的安装下载,经常找不对版本。
这需要对手机系统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有一定的筛选和寻找信息能力。
刚开始塞班手机系统和后来的安卓是一样的,也是开源的商业系统。
许多品牌手机都在使用,比如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
只是后来塞班接受了诺基亚的全资收购,成了诺基亚的全资子公司。
有了一个金主爸爸作为靠山,再加上诺基亚当时在手机市场的地位具有统治性,使得塞班也跟着受益在手机市场系统中占据了过半的份额。
当塞班系统拿到很多份额后,没有及时察觉到自身系统的缺陷以及问题。
反而在这种异常繁琐的系统中,缓慢更新。
直到2007年,苹果在乔布斯的带领下发布了iOS系统。
只是苹果IOS系统刚开始也有很多问题,再加上苹果当时制造手机能力的欠缺,在短时间内无法威胁到诺基亚的手机市场。
这么长的时间都没能刺激到塞班系统和诺基亚公司做出改变。
紧接着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一年之后第二代ipone和系统发布。
带来了具有革命性的应用App store苹果应用商店,
其流畅的操作性能和下载安装软件的简单便捷。
把塞班和黑莓系统都扫进了垃圾堆。
体验着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想了很多,李行远见过后世的手机浏览器变化形态,也就对现在的手机浏览器的初始版本有一定的预期和要求。
要求加载网页要快,要省流量以及体积要足够小。
用户使用浏览器要方便简单,不需要人指导,看到就知道怎么用。
PS:3K,月底了求月票,双倍月票活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