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五章 帝王之家(1 / 2)闪现吻法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阳城的秋日,总是带着一种洗尽铅华的澄澈。天高云淡,风中裹着新收稻谷的清香和远处果园传来的、若有若无的甜香。

平海王府的后花园里,那棵亲手栽下的石榴树已是硕果累累,一个个饱满的红石榴咧着嘴,露出红宝石般晶莹的籽粒。树下,一张柔软的毯子上,一个穿着虎头帽、虎头鞋,粉雕玉琢的女娃娃,正笨拙地学着翻身,口中发出“咿咿呀呀”的、不成调的呓语。

何青云就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个柔软的布老虎,耐心地逗弄着她。她的眉眼间,早已褪去了昔日的锋锐与清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如同秋日暖阳般的温柔与满足。

李重阳则坐在一旁的小几上,手里捧着一卷书,看似在读,那双温柔的眼眸,却十有八九都落在他那一对视若珍宝的妻女身上。

自从小英瑶出生后,这便是王府之内,最寻常,也最温馨的景象。

“姐,姐夫,”何平安快步从前院走来,脸上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笑意,“宫里来人了,是陛下派来的信使。”

李重阳与何青云对视一眼,心中了然。算算日子,也该到了。

果然,信中是新帝赵远山的亲笔,字迹温和,却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央求”。

“……朕自登基以来,日理万机,未敢有半分懈怠。然深居宫中,所见所闻,皆是臣子粉饰之言,恐与民间实情,相去甚远。朕欲效仿古之圣君,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思来想去,这天下之大,能陪朕走这一遭,且能让朕安心的,唯有你二人。”

“朕已备好行装,不日便至北阳。届时,朕便不再是皇帝,只是你们远道而来、投奔亲戚的‘赵家富商’。而你们,便带着朕这个‘不学无术’的商贾,去瞧一瞧,你们亲手为这大周,打下的这片锦绣江山,究竟是何模样。”

信的末尾,还特意用小字加了一句:“朕的皇后说了,她已备好了针线,要亲自为朕的小郡主,缝制几件贴身的小衣裳,你们若敢拒驾,便是抗旨。”

这番话,说得是又霸道,又充满了家常的亲昵,让何青云看得是哭笑不得。

李重阳则是抚掌大笑:“皇叔他啊,还是这般爱玩的性子。”

三日后,一支并不起眼的商队,悄然抵达了北阳城。为首的,是一个身穿锦袍、面容儒雅、看上去有几分富态的中年商人,正是微服改扮的皇帝赵远山。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同样作商人打扮、身形却异常挺拔的中年护卫,正是禁军统领陆远征将军。

没有繁复的接驾仪式,何青云与李重阳只是像招待寻常亲戚一般,将他们迎入了王府。

当晚的家宴,丰盛而温馨。

皇帝看着那个在襁褓之中,睡得正香,粉雕玉琢的小英瑶,那双曾阅尽了朝堂风雨的眼眸里,满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与柔软。他小心翼翼地从皇后沈流云亲手缝制的包裹里,取出一块早已备好的、刻着“平安喜乐”的长命锁,亲自为她戴上。

“我们英瑶,可是朕看着出生的,”他抱着那软软糯糯的小人儿,怎么也看不够,“日后,定要像你娘亲一般,做个惊才绝艳的奇女子。”

酒过三旬,菜过五味。

皇帝终于说起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青云,重阳,”他放下酒杯,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朕想去看看,那条由你们开辟出的、从北阳通往京城的商路。朕想亲眼瞧瞧,那些因‘汉寿良品’而富裕起来的城镇,如今是何光景;也想亲耳听听,朕的子民们,对朕这个新君,对这新的朝堂,究竟有何怨言,又有何期盼。”

“陛下圣明。”何青云与李重阳起身,拱手应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