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大乾武魁!(求票)(1 / 2)流水有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将时间提前五个时辰。

在寝宫内,杨太真环抱着玄皇帝的胳膊。

许久,黑暗之中只听到玄宗皇帝缓缓开口。

“太真啊,你说这赵野能明白朕几分意思呢?”

“陛下想听什么?”

“这个时候,只有你我二人。当然是实话。”

杨太真怕冷,即使现在是六月份她也还是蜷抱着玄宗胳膊。

“陛下,能在北疆那些恶战之中活下来,并且斩了那么多北蛮名将的头。您真觉得他只是个武人?没有脑子怎么能活这么久?”

黑暗中,传来了玄皇帝的笑声。

……

此刻,太清殿内。

随着赵野那句。

“臣觉得兵部的老爷不知兵事。”直接引爆全场。

但玄皇帝现在觉得这火不够大。

他坐在龙椅上,俯着身子看向下面的赵野接着开口道:“你是说,朕兵部的臣子,都不如你知兵?”

“是!陛下。臣建议裁撤兵部,由陛下统管天下兵事!臣愿意当个中郎将为陛下冲锋。”

如果说刚才那句话,算是赵野骑在别人脸上嘲弄。

而接下来这一句,就完全等于后世的国骂‘你母死了。’一般。

整个兵部的官员瞬间爆炸。

兵部礼兵司五品侍郎,石朝安直接站起来对着赵野骂道。

“狂妄——”

然后便直接起来对着皇帝跪下开口道:“陛下,此子仗着有些功绩,实在狂妄。臣建议,立刻革其功名,废其武功。永不录用。”

礼兵司平时专门评价各级将官选拔、功勋考核。算是兵部四司之一。

本来想着今天之后,给赵野补选到后面兵部武英录里面,然后慢慢重用此人。

没有想到这人一开始,就来砸了所有人的饭碗。

裁撤兵部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居然也能说得出来。

听着对方这句话,赵野没有说话,反而是将目光投向皇帝。

玄皇帝闻言皱了皱眉,只听他说道:“朕大乾向来允许下面说实话。今日乃是武科殿试,凭什么不让人家说话。”

说到这里,他看向另外一边坐着的几个老将军。

“薛海将军,您觉得赵野这话如何啊。”

见皇帝直接将这烫手山芋扔给自己,薛海也是后悔自己回京参加这次武科。

这现在皇帝的态度很明显了,就是在袒护这个赵野。

作为见证刘隆一步步走上皇位的人,他明白眼前的玄皇帝,虽然是百姓口中人人称赞的仁君。

但当年的腥风血雨仍然历历在目。

可如果顺从玄皇帝,自己在剑南道驻扎的军队,想要再从兵部那里得到给养可就难了。

兵部尚书张煊,可是杨相的人。

这是将自己放在火上烤啊。

许久,他才缓缓说道:“陛下,年轻人气盛很正常。”

听着对方的话,那黑胖子康禄山不乐意了。

薛海这老头忌惮兵部,他可不忌惮。

大乾兵部一直对他范阳三镇颇有堤防,至于他的给养还有曳落河那是他自己一点一点扣出来的。

今天赵野对着兵部开炮,看来也是玄皇帝的意思了。

他怎么说也得帮帮场子。

“陛下,年轻人说话是有问题。但赵野只是个从北疆来的孩子,不会说话。但太安城的人会说话,难道他们就没有问题吗?”

渔阳郡王这么一搅局,整个太清殿彻底变得乱哄哄。

要论新仇夙怨,这康禄山可不比赵野少。

兵部的人直接对着康禄山这边开始狂喷,而康禄山作为典型靠嘴皮子上位的人,则是根本不怵,直接一人骂一群。

至于下面围观的其他考生,低头的同时则是一脸吃瓜兴奋。

渔阳郡王大战兵部老爷,这都是话本里面才有的故事。

这要不是亲眼见证,恐怕这辈子他们也都不相信吧。

太过瘾了了。

刺激!

原来老爷们急眼也是会爆粗口的。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赵野,则是站在风暴中心岿然不动,似乎作为挑起事端的一方。

此刻却将自己完全置身事外。

他虽然想不明白,为什么康禄山居然会在这个时候,直接开喷。

既然友军上了,那么我等应当保存实力才对。

渔阳郡王,您胖您先来。

这边看着乱糟糟的下面,玄皇帝脸上抿起了唇,他直接一拍龙椅上的扶手。

“吵什么!”

一句话直接给所有人按在这里,瞬间整个太清殿的战场便安静下来。

玄皇帝看着赵野,缓缓开口道:“赵野,朕问你。第一题。为什么你选择面对北蛮人围攻情况下,选择大开城门。”

“禀陛下,赌一把。”

这句话一说,顿时再次将整个兵部老爷们的怒吼全部吸引过来。

兵部军马司侍郎,刘光翰直接指着赵野骂道。

“懦夫,乾人怎可能降!”

他可没说降,但这些老爷们就是要把这个帽子先扣上。

任何政治迫害之前,先扣你的帽子。

你不干的事情,不是你干的事情。到这里统统都是你干的。

赵野闻声冷笑一声说道:“刘大人。这第一题的题干是,我乾军坚守一座孤城,在已经坚守十天情况下,兵力只有最后三成。粮草不足、弓箭、守城器具不足。请问刘大人,如果是你该怎么坚守?”

“坚壁清野,我要和蛮人死战。”

“好,当你带人出去的时候,北蛮的人游骑就埋伏在树林里。你最后的一支机动骑兵,因为你打算最最后的坚壁清野而葬送。

三日之后,北蛮人通过对俘虏的乾军,严刑拷打终于知道。守城的是你,而不是我。第四天,北蛮人攻上墙头,两个时辰之后,您的头就被插在城头之上!”

刘光翰指着赵野,气的骂不出声音来。

他确实不是武人出身,这辈子就负责在军马司负责测算全国兵马粮草火耗,至于算多少那上面自有安排。

看着对方没有说话,赵野冷笑一声说道:“刘大人既然想出头,那赵野便考考你。在第一题中,我乾军坚守三千人坚守一座孤城,一天的粮草消耗是多少?”

下面围观的众人已经噤若寒蝉了。

他们甚至有些后悔掺和到这件事上,就应该打完题之后,赶紧离开皇宫。

等着皇帝放榜,非要在这里围观赵野。

这要是兵部的老爷们顶不住,让他们起来答题那可就大大的不好了。

但其他五名及第考生看向赵野,包括周围的侍卫还有太监们,看向赵野的眼神,都带着几丝敬佩。

这么多年了,在这太清殿上,敢这么叫板六部老爷的白丁。

只有这北疆的赵野。

哪怕是恩宠一身的渔阳郡王康禄山,在赵野这么大的时候,还在河北边境当捉生将呢。

言归正传,面对赵野的发问,只听刘光翰直接开口道:“三千人马,那自然日耗是三百石。”

这个题自然是考不住他。

“那你确定?”赵野反问

刘广翰冷笑一声道:“我自然确定。”

他甚至连马匹的消耗的粮食都算了进去。他虽然不懂打仗,但是算军需又不是难事。

要是算不明白这些,他们又怎么去捞银子呢?

赵野看向刘广翰眼里带上了几丝怜悯,他再次问道:“刘大人,你怎么就没有考虑过城中的百姓呢?守城的粮食,不给百姓分出去。百姓凭什么帮你守城呢?”

“那是给乾军的粮食,凭什么给他们!”

听到这句话,纵然是杀人如麻的渔阳魔王康禄山也是发出一声不屑的嗤笑。

他旁边的薛海老将军更是摇了摇头。

皇帝更是皱起了眉头,露出几分失望的神情

这句话一说出口,刘广翰顿时反应过来。

自己说错话了,没有想到赵野的陷阱,从来不是在问你消耗多少粮食这件事上。

而是在背后百姓那句话里。

真是个狡诈的小子,太畜生了。

自己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张煊更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在大乾,因为太宗的爱民人设。

所以历代皇帝都将爱民当成了整个大乾朝的政治正确。

任何官员别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在嘴上一定要把爱民时刻挂着。

而刘光翰这句话,直接给他的仕途判了死刑。

这时,众人才将目光放到了赵野身上。

没有想到这个莽夫,居然还有如此心计。

顿时看向赵野的目光带着几丝忌惮。

一个刘广翰已经毙掉,但玄皇帝显然并不满意,他看着赵野说道:“小聪明可不行。赵野既然今日是殿内论策。朕在问你,在第二题的时候。你分析了整个大乾的西域局势,你为什么不主张出兵!”

说到这里乾皇帝突然怒了,他直接训斥般喊道。

“是怯战,还是说你北疆横塞军是你的袍泽,其他人的生死和你无关是吗?”

面对玄皇帝的突然抽风,赵野显然早有应对。

看来这玄皇帝就是等着赵野整活儿呢,那好他就好好给你整一个大活儿。

他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臣知道你很急,但你不要着急。对西域诸国,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兵力干涉。”

赵野缓缓开始渡步。

不知何时,在他身后居然有太监已经架好了大乾西域疆域图。

“陛下,大乾国土以及战略纵深如同一个大鸡腿。狭长的河西走廊是我大乾对西域诸国的商业命脉,也是整个大乾最薄弱的一环。南有吐蕃人,北有蛮人,安西的朔方、龟泽、临云就被架在其中。所以比起打西域诸国,北蛮、吐蕃这两个蛮夷才是我大乾的心腹大患。”

“你的意思是,让朕放弃西域先打北蛮和吐蕃。”玄皇帝眯起眼睛。

这种回答他这些年已经听得耳朵起茧了,如果赵野的策论只是这个水平。

那就让他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或者死于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夜晚。

毕竟这小子的武力值还是一个威胁

“不,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大乾全都要。臣在北疆时期发明一个战法,名为【纳格瓦】本意为北蛮语中死战勇士的意思。如果臣为主帅,臣不取北蛮、吐蕃土地。臣只在两地抓人。一家抓其母妻、兄弟取其幼弟。令丈夫、兄长为纳格瓦为我大乾死战。反正我大乾比他们两国有钱,只要肯为我大乾死战,自然是有钱粮的。然后再由纳格瓦的人参与西域战争,大乾只出将领。”

玄皇帝捏起一缕胡须,兵部众老爷则是露出讪笑。

此计极为平庸。

只是有些歹毒。歹毒也难掩其平庸

就在这时,薛海却开口道:“赵野,我见你写满三页大纸。怎么就一句话说完。”

赵野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薛海这老头居然会给自己搭梯子。

说实话,来这里之前,他已经做好心理建设了。

今天来,不光是得罪人,还要彻底改变整个大乾打仗的战略认知。

只听赵野说道:“禀陛下,确实后面还有。但内容实在太过超前,请陛下恕我臣无罪。”

“恕你无罪,说。”

赵野顿了顿嗓子,开口道:“纳格瓦其实不是以蛮夷替大乾征战。而是替大乾作战赚钱。我们这死士营可不白出动。首先我们先挑起西域诸国内部争斗,不让他们其中任意一方做大,始终让他们力量保持平衡。这样他们谁想要夺权,那就得寻求外部力量。而这个时候,纳格瓦出场了。谁先给钱、谁态度好,谁给的钱多、我们帮谁。注意,对方态度最为重要。反正最后我们帮他夺权之后,要么拿钱抵账、要么给大乾割让租借地经商、要么拿乾人获得土地的律法豁免权,可以开设乾人书院,传播我大乾天学。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给我卖人!让他们国家的男人进纳格瓦当兵来。总之,我大乾绝对不吃亏,更不做亏本买卖!”

兵部的老爷们,只是不食人间烟火与疾苦。

但他们不是真的傻,赵野这么说他们当然明白赵野这是在干什么。

甚至还真是个给大乾赚钱的好主意。

只是现在,赵野说的东西,他们要坚决反对

礼兵司石朝安直接开口道:“陛下,赵野此举,乃是辱我大乾仁义之邦名。绝我在西域之根基。请陛下神裁。”

这一次没有康禄山搅局,没有薛海打圆场了。

因为赵野刚才打了一张百姓牌,直接给兵部老爷们逼急了。

百姓是大乾内部的政治正确,那仁义就是大乾对外的名片。

这些老爷们选择直接先给赵野扣帽子。

旁边听到赵野格瓦纳战法的玄皇帝,也是坐了起来。

他身为整个大乾的掌舵人,他比谁都知道此刻的大乾最需要什么。

那就是钱。

至于极高的武力。

说实话,整个太安城根本找不到一个九品了。

九品之下哪怕是八品金刚境界,在千军万马的堆杀之下,也是只有死路一条。

王家当年逼女帝妥协的天人剑客,只是例外。

所以他根本不用担心会有高手行刺自己,更不用担心天下出一个无人可以匹敌的武夫。

于是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便是治天下。

女帝、还有韦后乱政期间。已经将整个大乾由太宗时期天贞之治攒下的钱粮,耗的差不多了。

为了维持大乾在整个天下以及周边小国的震慑力,他不得不同意杨虔将粟库粮搬到太安城,来充门面的事。

边军将士待遇低、各地灾荒,他不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只是没钱。

西域商道一年的获利,也不够这个庞大的国家运转。

但赵野提出的让各国出钱,然后再派蛮人敢死队去打仗。

赢了赚钱,输了不亏。

他确实有些意动。

但听到石朝安开口一个仁义,他确实也不敢动了。

毕竟那是祖宗留下的招牌。

只听,赵野忽然笑了起来,他看着这些兵部大老爷们,然后扭头看着那些将军们。

忽然哈哈大笑道:“仁义?石朝安大人,您仁义吗?”

石朝安闻言一愣,经过刚才那件事,他总觉得赵野这话里带着陷阱。

所以赵野这次发问,他不敢回答。

“连承认自己仁义都不敢,你算什么仁义。这大乾只有一个仁义,那就是陛下的仁!。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尔等臣子连为陛下分忧的念头都没有,也配称仁义?道理只在乾刀上,乾甲便是尊严铠。只要我大乾还是这片土地最强的国家,那么天底下一切仁义道理解释权,都在大乾皇宫之内。如果有一天我们不能抵御外族,国破城亡之际,你难道指望拔都跟你讲仁义?还是指望吐蕃的松赞王来这里讲道理。

这天下本来就是一个肮脏的战场,而我只要陛下赢。就算双手沾满鲜血又如何?污了名声算什么?我要我大乾的军旗插遍九州四方,随日升起,永远不落!要用乾刀和战马,为后世儿孙打下大大的土地,这才是我们这一辈人该做的事情”

赵野最后的话,掷地有声。整个人如同燃烧起来一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