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青梅竹马的解释(2 / 2)戈壁有只妖
忙活好半天,她们才勉强凑齐一小堆勉强称得上是白色的雪。
赵茉莉满怀期待地问:“青桐,现在可以堆雪人了吗?”
郑青桐瞥她一眼,用树枝在那小雪堆上戳了戳,开口道:“雪太少了,只够堆个头。”
她一边说,一边用树枝拨弄,很快一个拳头大小、还算圆润的雪球脑袋成型。
“哇,雪人脑袋!”
赵茉莉发出惊叹,她觉得郑青桐简直是无所不能。
她四下看了看,捡起两粒黑色果子,小心翼翼地按在雪球上,当作眼睛。
又找来一小截红色的草茎,插在眼睛下方,充当嘴巴。
“嘻嘻,它在笑!”
大功告成,赵茉莉笑容灿烂。
郑青桐看着歪歪扭扭的雪人头,嘴角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忽得,陆阳家的阳台窗户被推开,二百五探出狗脑袋,汪汪唤两声。
“糟了,家里还炖着粥!”
被二百五一提醒,陆阳才想起老妈交代的正事,赶紧飞快上楼。
赵茉莉和郑青桐在秋千上坐下,静静等待陆阳重新下楼。
“青桐,我问你个事儿。”
“什么?”
“你知道……青梅竹马,是什么意思吗?”
赵茉莉念得很慢,很清晰,生怕自己记错成语。
郑青桐晃动的双脚忽得停下。
“知道。”
“那李白的《长干行,你也知道吗?”
“知道。”
“唉……”
赵茉莉长长地叹口气,脑袋耷拉:“青桐你懂得真多,不像我,总是笨笨的,阳阳说的好多话,我都听不懂。”
这是赵茉莉第一次在父母以外的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委屈。
她努力地想要跟上陆阳的步伐,想要听懂陆阳每句话,却感觉自己和陆阳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那种感觉,让她心里发慌。
冬日的风吹过,卷起几片枯叶,发出“沙沙”声响。
郑青桐出言安抚:“笨笨的,也没什么不好。”
赵茉莉抬起头,不解地看着她。
郑青桐目光瞟向别处,似乎有些不习惯安慰人。
“阳阳也总说他妈妈笨笨的,不是吗?”
“对啊!”
闻言,赵茉莉重新打起精神。
赵茉莉的脑筋转得慢,但逻辑很直接。
干爹喜欢“笨笨的”干娘,那阳阳是不是也喜欢“笨笨的”自己呢?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赵茉莉那点委屈瞬间烟消云散,重新露出灿烂笑容,继续好奇往下问。
“青桐,李白的《长干行到底写了什么呢,为什么阳阳说我们是青梅竹马?”
郑青桐看着赵茉莉求知若渴的模样,难得有为人师的耐心,用最简单的语言组织解释。
“那首诗,讲的是一个女孩的故事。
女孩很小的时候,家门口住着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总是骑着一根竹竿当马,绕着她坐的凳子跑来跑去,他们还一起摘青色的梅子玩。”
郑青桐的声音不疾不徐,比幼儿园的老师还让人沉醉。
“他们从小就在一起玩,天天都能见面,感情特别好,等他们长大,女孩选择嫁给男孩。”
“嫁给他了?”
赵茉莉惊喜地瞪大眼睛。
“嗯。”
郑青桐继续解释:“后来男孩要出远门去做生意,女孩就很想他,天天在门口等他回来。
诗里写的,就是女孩在想念男孩,盼着他早点回家。”
她将缠绵悱恻的《长干行简化成一个纯粹的、关于等待与相守的故事。
赵茉莉虽然她不懂诗句,但通过郑青桐的描述,她脑海里浮现出清晰的画面。
一股巨大的喜悦和激动涌上心头,让赵茉莉小脸涨得通红。
“青桐!阳阳刚才说我和他是青梅竹马,是不是说明,我和阳阳以后也会结婚?”
刹那间,郑青桐无言以对。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郑青桐的心里漾开。
这种情绪并不陌生,每每三个人在一起时,郑青桐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浮现出相同的情绪。
不过今天,这种情绪来得格外强烈。
前方,陆阳已经重新下楼,朝着二人奔来。
郑青桐呼出一口冷气,朝赵茉莉点点头。
笑得勉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