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 抓住机遇(1 / 2)佚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丁成辛和丁敬海坐在自己院中,听著生產队的高谈阔论和欢声笑语,心中很不是滋味。心中犹记得丁应时那场升学宴,是他们丁家自己操办的。那时丁应时作为唯一一个大学生也没能受到生產队办升学宴的待遇。

那时候他们丁家是何等风光,天之骄子、文曲星下凡的形容词言犹在耳,可如今不过十年光景,一切都变了,丁应时成了残废,虽然还保留著学校的职务,领著教师的工资,可是升职无望了,註定到头只能是一个基层教师,还是个不能动粉笔,只能拿著60%病休工资的教师。

老大和自己离了心,加上去年丁来时结婚自己这么整的一出,更是彻底撕破了脸。每月除了必要的见面,真是一趟都不多来。

而老伴丁桂香的死给了丁成辛很大的衝击,丁成辛想也许自己是真的老了,不去上工以后,更多的是一天天坐在屋里,连院子都很少出。他害怕见到眾人怜悯又唾弃的目光。荣光了一生,要强了一生,临老成了缩头乌龟。

他抬眼看著二儿子丁敬海,这两年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现在的他不再是那个在身后偷懒卖乖糊涂度日的他。相反他在生產队混得不错,摆脱了对陈淑梅娘家的依赖开始独立,真正成长为一个男人的样子。这也许是眾多不好的事情中唯一的好事。

此时的丁敬海陪著父亲坐在院里中,眼睛却时不时瞟向丁应时的房间。外面的动静闹得太大,丁应时肯定心里不好受。但现在儿子说不上消沉,只是一天到晚在屋里也不出来,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丁敬海不知道丁应时的打算是什么,只是单纯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担心。

丁应时说不用担心,他有自己的打算,可又过去好几个月了,丁敬海也没看出丁应时到底葫芦里卖什么药。他自动將当时丁应时的话作为怕他担心应付他的藉口。所以现在他一门心思都在丁应时身上。

他看丁应时永远是可怜的状態无论他做了什么,看在王寡妇的份上,他都可以原谅他。想到王寡妇,他就想起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情景。自己跟隨父亲丁成辛去喝亲戚家的喜酒。席面上丁成辛呵斥了他几句,他一怒之下走了出去,漫无目的地走,却迷了路。

在一户人家门前被里面的惨叫声吸引,他趴过去看,就看见一个女人正在被一个老头打。女人的惨叫声和柔弱无骨的身体趴在地上的无力感给他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强烈的视觉衝击。他衝上去將那个老头推倒在地,拉起女人就跑。

后来到了晚上他们才被丁成辛一伙人找到,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足够了解那女人惨澹的人生。结果可想而知,他被丁成辛打了一顿,那女人被那老头抓著头髮捉了回去。

丁敬海怜惜她,像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怜惜那样。后来的事情顺理成章,他时不时去见那个女人,那个老头再次被她撞见殴打女人时他出手推了他,就这样原本也支撑不了多久的老头一命呜呼。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那个女人不顾危险將丁敬海推出家门,独自一人承担著所有可能的后果。经过族里多天盘问和审判,最终放过了那个女人。他不知道她是如何经歷的那些,只知道后来那个女人成了王寡妇,背负著克夫的名声。

那个时候每次相会丁敬海都如获新生,即使后来王寡妇不再年轻,他对她的爱也没有减少半分。可如今再也寻不到那人......

而屋內的丁应时似乎没有受到外面的影响,他的左手字已经可以和当初的右手有的一拼,正在写自己的经歷和心得体会,打算在向阳报社连载发表。选择向阳报社不仅是因为它是镇上最有名的报社,更重要的它是镇教育革命委员会必订的报刊。

他不惜將自己最狼狈的状態公开,以此为敲门砖再次吸引镇教育革命委员会黄兴盛的注意。此时正是关键时刻,手稿还没有完成,而他知道下一届的黄主任的秘书任命就在九月。每三年秘书就会出现更替,或升迁或调岗。而他需要在六月前让黄主任记起他,重新看重他。

至於外面的升学宴,或许对於两年前的丁应时还能有一丝衝击,那时候的他极重视自己的羽毛,看重別人的看法。如果那时候谁告诉他,他需要將自己的伤疤和耻辱公开,只为求得一人怜悯和看重,他一定会觉得那个人疯了。但现在的他经过毁灭性的洗礼,这些外在的东西哪有实实在在的权力重要。

万以清带著两个孩子陪在他身边,孩子很乖,安静地坐在外屋的地上玩著手中的玩具。万以清走到他身边,想劝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如今他虽然不再对他动手,可是对她也不是交心的状態。万以清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是盲从著跟隨著。

“应时,你要不要吃点东西,快中午了,我去......”

“你有这个功夫不如將手里陈淑云的稿子再修改一下,”丁应时没有抬头,“过两天我去一趟向阳报社。”

向阳报社是丁应时一个大学同学张佳佳做社长,张佳佳大学时就追过丁应时,是个敢爱敢恨,性格开朗,风风火火的姑娘,那时候丁应时那该死的自尊心作祟,在被张佳佳爸爸瞧不起时,不肯放下文人的风骨去曲意逢迎,更不肯被人背后说靠女人裙带关心进机关,所以拒绝了张佳佳,回到家火速娶了万以清。他是天之骄子,不要仰望別人,他更需要別人的仰望和崇拜,他说不上喜欢不喜欢万以清,但绝对喜欢她的言听计从和永远追隨著的目光。

张佳佳家里有背景,大学一毕业就进了这家报社,不过六七年已经是报社的一把手。此前让万以清用这种方式討好生產队的几个核心人物只是顺便,最重要的是他要以此为导向建议向阳报社开闢一个专栏,等人们慢慢接受和熟悉专栏的阅读后,才会轮到他的故事。

一切就绪,只欠东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