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吉时已到(1 / 2)佚名
凌晨一点,江兰亭不放心秦夕年那边,还是摸著黑过去了一趟。秦夕年已经擦乾头髮,桂拿著木梳开始了梳头的仪式。
江兰亭嫁给丁敬山的时候父母去世,哥哥惨死,一辆牛车拉进丁家,结婚前应该在娘家有的仪式一概没有。所以她对於上头的流程都是书中看的。
但桂不一样,她虽然没有娘,但自己结婚时婆婆刘幻云不想她委屈,可是跑到她家专门给她上的头。所以桂上头就显得庄重很多。一边梳头,一边重复著吉祥话,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髮齐眉,三梳儿孙满地”。
“一梳富贵不用愁,二梳无病又无忧,三梳子孙多长寿”。
梳头顺序也讲究得很:从前额梳至发尾,动作轻柔缓慢,象徵“有始有终”,反覆多次后才结束梳头,用红绳和扁柏叶系在头髮上,寓意婚姻稳固。
凌晨四点半,老卢赶著马车来到丁敬山家,江兰亭本来准备了水和抹布想著清洁一下车,没想到老卢过来时马车已经被清理过了。江兰亭抬头想说赶集的话,老卢刻意地扭过头迴避。
江兰亭將大红系在车前,將自行车等彩礼摆在车上,用绳子固定住。乡下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新娘进门那天,將男方准备的彩礼、女方准备的嫁妆一一栓在马车上,马车上的彩礼越多代表男方家越重视这个媳妇,嫁妆则一般是新的被褥象徵女方家对小夫妻的祝福。
江兰亭將新做好的被褥也摆在马车上作为夕年的嫁妆,她要让大家看看你,就算夕年的娘家没人了,但丁家一点也不会委屈她。
凌晨五点装好车后,鞭炮声响起,马车准时来到玉芬家,接新娘子。
屋檐下,秦夕年穿著时髦的布拉吉”,踩著小皮鞋,头上盘著发,带著一朵大红端坐在窗前,丁来时穿著一身利落的中山装,站得笔直,手上的拐丝毫不影响他利索地抱起新娘子的动作。秦夕年紧搂著他的脖子,他抱起她走到马车前,將她轻轻放上去。马鞭在半空中响起,车軲轆振动一下往前撵去,丁来时紧紧握住泰夕年的手,轻声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夕年,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
马车绕著最外围的大路环绕著,震耳的鞭炮声將黎明破晓,家里面的老人孩子都跑出来截新车,討一块喜,道一声恭喜。万以清混在人群中看到繫著红的二八大槓,手里的衣角都要被捏碎,坐在马车上秦夕年满面含春、笑顏如刺痛了她的双眼。耳边响起人们的讚嘆声更是让她几乎咬碎了牙齿。“这衣服真时髦,这十里八乡也没人穿这么时髦的衣服,真漂亮。”
“咦,这秦夕年娘家没人了,谁给她准备的这么体面的衣服和嫁妆?”
“还能有谁,老丁媳妇唄,人家也值得,等於陪著丁来时死去活来了回,这情分,多贵重的嫁妆也值得不是?“
“你看那自行车当彩礼,咱们这有几份?给足了儿媳妇排场。““我记得那丁应时结婚那会彩礼比这个多,三转一响都是齐的。“
万以清竖著耳朵仔细听著,回忆自己结婚那会儿,徒然生气的嫉妒心理也减轻了不少。
“那不能这么比,丁应时结婚是丁老头举全家之力,来时可是他们分家只有一穷二白下给出来的彩礼。““那三转一响的钱还不是丁来时和丁敬山赚的,拿著別人的钱心安理得地结著自己的婚,完全不顾大哥的死活,要我说这丁应时现在这样就是报应,怎么著当初二人年纪相当,也不该將三转一响都占了去。“
万以清刚刚还在得意的表情还没收回就被猝不及防地打了脸。看著远去的马车,转身回了家,她不能这么便宜他们。
“来了来了,我听见鞭炮声了。“桂兴奋地拉著江兰亭的胳膊使劲慌。
鞭炮声过后就是马蹄声,此时天已经大亮。丁及时已经將黄老接过来如今正坐在桌前,丁佳和在欣欣的带领下蹲在门前,等看见马车的影子时,丁佳和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这样的举动嚇了江兰亭一跳,江兰亭赶紧追上半步,见老卢飞身下了马车,一把举起佳和放到车上,夕年將她搂了过去,但佳和挣脱了夕年,靠在车沿上和老卢靠在一起。
老卢用一只手手护著佳和,同时放慢了马车的速度。
看见佳和安全了,江兰亭收回脚步,心中著实惊讶。佳和对老卢这两次见面表现得十分愿意亲近,人与人之间的磁场有的相吸有的相斥,也许老卢和佳和之间是刚好相吸吧!
眼看著两位新人已经跨进院子,江兰亭邀请著黄老来到院中央,两旁的四张桌子早已放好了瓜子生和喜。新人站在主婚人面前,丁敬山招呼宾客入座,大家一边吃著生瓜子一边看著新人的仪式。
黄老举起二人的结婚证宣读结婚证上的信息,声如洪钟,“祝福丁来时同志和秦夕年同志结为革命伴侣。”
仪式的最后新人向毛主席头像敬礼,与在座宾客共唱《东方红。一曲唱完,眾人欢乐著迎著新人进屋,卸车。在老卢转身要回走的时候江兰亭叫住他,邀请他等会一起吃席。老卢一口回绝,却被丁佳和拉住了衣角,在丁佳和殷切的目光中最终留了下来。
昨日现成的鱼肉用大锅一热,各式各样泡菜、辣白菜一共七碗很快上了桌,早已蒸好的大白面头明晃晃地摆上桌,玉芬帮著做白菜燉豆腐,江兰亭炒土豆,瘸子王早上带来洗好的各式青菜和著猪油一炒,半小时后三个菜上桌。江兰亭最后做了一大锅辣白菜豆腐汤,小火慢煮,就招呼大家入座,四桌刚好坐满。
丁敬山举起搪瓷杯:
本书首发 海量好书在 101 看书网,101????????????.??????等你寻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各位领导、各位乡亲、同志们:今天是我儿子来时和夕年同志的大喜日子。我代表全家,感谢黄老和组织的关心。两个孩子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青年,往后要继续革命,勤俭持家,好好生產劳动,为我们大队爭光!饭菜简单,请大家不要客气,一定要吃饱吃好。”
就在这时大门口来了四个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