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採买(1 / 2)佚名
江兰亭如实地摇了摇头。
不用江兰亭多说什么,黄老也猜到了这个结果。“那,由我来做这个主婚人,你认为如何?”
江兰亭大喜过望,主婚人除了家族中的长辈外,还有就是救命恩人也在其列。几百年来有过不少先例,救命恩人或者有过重大帮助的人做主婚人来彰显对恩人的感激之情。这样的主婚人又是另一层意思,新人也不会受人詬病。他没想过黄老会愿意做主婚人还主动提出,“当然可以,您对来时有再造之恩,由您担任再好不过。”
得到黄老的首肯,江兰亭顿时觉得今日心理辅导的挫折都烟消云散,带著丁佳和高高兴兴地回了家。回到家中,丁敬山已经从生產队回来了,挑著扁担等她去集市。
第一时间江兰亭就將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丁敬山,两人都很高兴,最大的一件事总算落了地。两人带著丁佳和一起前往集市採买。
有了上一次丁佳和的走失,这一次赶集,江兰亭手拉著她一直没鬆手。三人到了集市江兰亭首先问佳和想吃什么,佳和起先摇头说不要,在江兰亭再三要求下才说想吃葫芦。
看著佳和举著葫芦一颗颗数著山楂果,江兰亭想起小的时候隨父母和哥哥一起赶集的情形:小时候每次来集市,她第一时间奔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一路吃一路买,父母在旁边几乎纵容地掏钱,有时候两只手都拿不下就让哥哥帮著拿,哥哥总说她是小馋猫,將来嫁给谁谁倒霉,她则追著哥哥打闹。一路上蹦蹦跳跳別提多开心了。江兰亭几乎忘记了那段无忧无虑、霸道胡闹的样子。
不知不觉三人来到肉摊。摊前早已排满了队,江兰亭跟著队伍慢慢向前挪动。待到离案板两米远时,才看清肉摊今日的情况,五肉,后腿肉,猪蹄,猪下水,猪里脊分类摆放,其中肥瘦相间的二指膘的五肉最受欢迎,已经所剩不多。而旁边猪里脊剩的最多,猪里脊是纯瘦肉,买的人少,人们更倾向於肥肉,油水大。她不禁感慨时代变迁带来的需求各有不同,在她上辈子最后几年,人们更倾向於瘦肉养生。
终於轮到江兰亭,卖肉的老汉前襟沾著星星点点的肉屑,他握著的剔骨刀在晨光里划出银亮的弧线。案板上的猪肉泛著粉白色的光泽,肥膘部分像初雪般晶莹,瘦肉则透著深红的绸缎质感。
“同志,要4斤五肉。”
老汉手起刀落,肉在他的刀下仿佛跟豆腐一样,轻轻一划,就分开了,掛在勾上秤砣一打,“四斤二两。”
江兰亭又买了一块猪肝,五肉一元一斤,猪肝只需要五毛钱,共费四块五。
猪肝补铁,有营养,配上大葱爆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下饭菜。江兰亭对於做饭並不擅长,唯独祖上研製泡菜的手艺还在。虽然上辈子被丁桂香训练得几乎会做所有的家常菜,但味道一直只是勉强不被教训,要说好吃肯定谈不上。
相反丁敬山十分擅长,只是上一世被丁桂香看著不让他给江兰亭帮手。这一世分家后,只要有时间,都是丁敬山掌勺。这个熗炒猪肝也是丁敬山的拿手好菜。
她將猪肝冲丁敬山晃了晃,丁敬山宠溺一笑,接过来放进篮子里。
路过生瓜子摊,江兰亭看到生比较小,索性决定今日先不买,还给別人的东西自然要上好才行。
接著来到一个卖黄豆的摊位,黄豆颗颗饱满,买黄豆的大娘还在挑出里面稍微小一点的黄豆,“同志,来点黄豆不?家里自己种的,捡得很乾净,小一点的我都挑出来了,你看。”
说著给江兰亭扒拉下面的看。丁敬山和江兰亭都觉得不错,询问价格一看两毛一斤,最后双方討价还价一块七块钱买了十斤。两人拿了黄豆又买了些土豆白菜。绑在自行车后座两旁。
最后快散集时,两人才来到鱼摊,等了很久,看著人群散得差不多了才上前。和卖鱼的农家討价还价可是个技术活,首先鱼的鲜活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价格的高低。而快散集时,鱼几乎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態。丁敬山打算红烧,便不用那么新鲜的可以省点钱。
“同志,你看这鱼快死了,再没人买用不了多久肯定死,便宜点?”
卖鱼的小伙看著快要散的差不多的人群,只能勉强同意,“行,五毛钱给你。”
“太贵了,四毛,四毛我买五条,怎么样。”
“不行不行,差太多了。”
丁敬山转头就走。
“哎,”小伙赶紧叫住他“行吧,行吧,我赶著回家,给你啦!”
丁敬山这才转身蹲下来开始挑鱼。鯽鱼便宜、味好,原因在於鯽鱼一般是野生的居多,大多时候是人们抽时间去河里抓的,所以价格十分浮动,遇到刚好散集时价格可以很便宜。五条鱼用了两块钱。
用粗布麻线將鱼嘴穿起来再掛在车把上,今天的集市也散了。江兰亭坐在车后座,丁佳和坐在前大樑上,丁敬山脚一蹬,自行车晃晃悠悠向前一会儿,就径直往家赶。
回到家,丁敬山则带著丁佳和去烧猪肝,江兰亭马不停蹄地將黄豆清洗乾净,用清水浸泡。再做豆腐之前起码要泡上四五个小时。趁著这个时间她將肉和鱼清洗乾净。明天席面的硬菜红烧肉和鱼都要今天做出来。因著有喜事生產队特准了丁敬山半天假,江兰亭才不至於手忙脚乱。
一家人吃过饭,丁及时帮著丁敬山做红烧肉和鱼,江兰亭拿著瓜子生去借玉芬家的灶。
到了玉芬家里,玉芬不由分说將炒生瓜子的活抢了去,让江兰亭回家忙其他事。江兰亭也不推辞,千恩万谢后赶回家准备做豆腐的器具。玉芬將准备好的沙子倒进锅里,生火,炒热沙子,再倒进生不停翻炒,这样炒出来的生不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