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7章 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2 / 2)天下小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纷纷討论著这个现场。

“不愧是陈默,老刘,你怎么会想到这么穿的?”一个记者问一旁的同行道。

“对啊,老刘你这身行头够精明啊!你这是知道穿华韵能白嫖电影票所以才这么穿的?”另外一个记者同行不由地打趣道。

这个记者得意地整理衣领笑著道:“这叫职业嗅觉!陈默这波穿华韵免票』明显是连环计——你看我这身才299,到时候带女朋友看电影,票钱退回相当於净赚,明天股价一涨我还能炒个股!”

“你们看那边那几个显眼包!”突然记者老刘衝著另外一块很明显的和现场格格不入的方阵说道。

眾人都循著他的视线看去。

可不是格格不入吗?

今晚到场的可不止有国內的记者,同样的还有不少来自海外的记者。

其实过去陈默的电影首映礼什么的,海外记者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是要感谢奢侈品联盟搞的那个大秀,吸引了不少外国的记者来华。

而陈默的名头在海外同样的也是赫赫有名,他的首映礼,这些海外记者过来凑热闹也正常。

只是这会儿没有准备的他们,在一水的民国风格的衣著的人群之中,就显得无比的现眼包了。

麦克和露比是bbc的资深派遣记者,原本专程为报导奢侈品联盟的东方大秀而来。但当他们抵达华国后,却意外赶上了陈默的《旗袍大婚全球首映礼——这位以营销鬼才著称的导演,其“婚礼电影”的噱头早已在国际媒体圈掀起热议。

“露比,我们必须去看看!”麦克翻著推特上#华韵免费观影#的热搜词条,指著网友晒出的汉服观影团照片,“这场面简直比奢侈品大秀更有戏剧性。”

两人匆忙赶到首映影院时,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红毯两侧挤满了身穿华韵服饰的观眾,有人著刺绣旗袍,有人披唐制大袖衫,甚至还有孩童戴著虎头帽。更令他们惊讶的是,不少海外同行也临时加入了报导队伍——

路透社的记者正用广角镜头拍摄一群身穿马面裙的外国博主,而《纽约时报的撰稿人则在採访头戴京剧脸谱口罩的志愿者。

“这服装是官方强制要求的吗?”露比拉住一位举著“华韵汉服社”旗帜的本地记者问道,她注意到对方衣襟上別著精致的云纹盘扣。

“完全自愿!”年轻记者笑著展示手机里的活动页面。

“穿华韵就能免费观影,现在全国影院都成了汉服派对现场。”

他指了指自己青灰色的长衫:“我这身是民国的学生装改良款——你们要不要也试试?首映礼纪念处能借到配饰。”

麦克接过对方递来的两顶黑色礼帽,帽檐滚著暗红色镶边,正中一枚黄铜校徽在灯光下泛著温润的光泽。

“1930年代燕京大学的风格.”

记者帮他们调整帽带:“陈默导演的电影里刚好有这段歷史,戴上它连爆米都能吃出文人风骨!”

说著这个记者自己就忍不住笑了出来。

露比对著玻璃窗端详自己的新造型,突然笑出声:“bbc的观眾绝对想不到,他们等来的奢侈品大秀前传,会是两个戴著民国帽子报导华国婚庆的记者。”

突然现场响起了一阵尖叫声,吶喊声,而且此起彼伏,不绝於耳。

原来是红毯的一头有礼宾车到了,红毯环节开始了。

最先从礼宾车上下来的是陈默的后宫团的女人们。

红毯尽头,六道倩影从加长礼宾车款款而下,瞬间引爆全场闪光灯风暴。每位红顏都精准詮释著华韵设计师对民国风的全新解构。

作为公认的“正宫”娘娘的景恬一袭月白软缎旗袍缓步而来,立领缀著珍珠盘扣,衣襟处以银线绣出疏落有致的兰草纹样。

高开衩下若隱若现的玉腿被玻璃丝袜包裹,搭配小羊皮浅口高跟鞋,每走一步都似丈量过般精確到毫米。

当她在签名墙前转身頷首时,脑后那支翡翠簪子流苏轻晃,活脱脱从《申报封面走出来的沪上名媛。

紧隨其后的赵莉影却玩起中西合璧,茜色乔其纱改良旗袍外罩蕾丝小披肩,裙摆短至膝上十公分,露出缀满水晶的玛丽珍鞋。

双丸子头繫著红丝带,隨著她蹦跳著朝粉丝飞吻的动作上下弹动,宛如某位军阀家偷溜出来参加舞会的鬼马大小姐。

刘一菲的造型堪称全场最“险”——阴丹士林蓝布学生装搭配及踝黑裙,浑身上下唯一的装饰是左胸口的校徽胸针。但越是至简越是致命,当她抱著牛皮纸包的书本站定,额前碎发被夜风吹起的瞬间,全场快门声竟出现短暂停滯,仿佛时空倒流回那个白衣胜雪的民国学堂。

张予綺的出场直接让安保人员神经紧绷。深v领墨绿丝绒长裙开叉直至腿根,后摆却戏剧性地拖出三米长的雀羽刺绣,行走时宛如孔雀开屏。

范彬彬用全黑造型詮释何为“冷艷”。

高领削肩的天鹅绒礼服严丝合缝包裹身躯,唯独后背整片缕空露出蝴蝶骨,外披的玄狐毛大氅在红毯留下道道残影。

经过外媒区时,她突然用纯正牛津腔回答bbc记者提问,末了补了句“这才是真正的东方美学”。

而杨蜜堪称移动的文化符號库,杏黄云纹道袍內搭马面裙,腰间悬著端午香囊与玉禁步,手持的緙丝团扇正面绘《韩熙载夜宴图.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