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5章 都怪袁术!(1 / 2)许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5章 都怪袁术!

陈留府衙,刘备拱手下问,“为今之计,还请先生教我。”

单福侃侃而谈。

“主公欲伸大义于天下,兴复汉室,营救天子,何甘为曹操之下臣?”

刘备眼含热泪,悲泣如诉。

“备欲除曹兴汉久已,无奈朝中曹操势大,尽诛向汉之臣。

天下诸王并起,皆是怀异之徒,唯屈身守分,静待天时。”

单福朗声而笑,“既如此,则天时至矣。

此天欲主公取兖州,以作立身之基。”

他轻摇羽扇,浅笑吟吟,“若欲取兖州,则西园之兵马需尽数操于己身。

而若要掌兵马,车胄已为心腹之患,宜速杀之。”

刘备略有犹豫,单福劝曰: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今汉室倾颓,海内陆沉,主公欲逆大势而挽天倾,岂能顾忌小节。

且车胄者,曹操之党羽,国贼之心腹,坏汉室之蛀虫,亡炎汉之奸贼。

对付此等大逆不道的反贼,何需讲究道义?

主公又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也罢,非常之时,当行非常手段,既是为国除贼,也确实不该拘泥。”

见单福递了台阶,刘备也便不再迟疑,微微颔首言道。

“只曹贼防备之深,早已架空西园。

今兵马尽操车胄之手,若要除之,只怕不易。”

单福闻言轻笑,眼眸微眯,压低声音道了句。

“主公岂不闻太祖高皇帝鸿门宴之旧事乎?

目下伪齐来犯,危局迫在眉睫,车胄心忧战事,只以为联手对敌共抗吕布大军,岂料外患于前,而内衅于侧?

且主公仁名广播,天下皆称以为“德”,车胄必对主公毫无防备,只以商议破敌之策为名,车胄必无不从。

届时杀车胄,何需兵马,只需一酒宴,一剑舞,一张三将军耳!”

不想刘备闻听此计,连连摇头,“车胄信我而赴宴,我反使计害他,天下人该如何看我?

此计断断不行,还请军师另作谋划。”

单福:“.”

咱不是说好了,同国贼不必讲什么道义嘛。

何况当年项王设鸿门宴,天下人不是也没怎么看他嘛?

虽然这么想有些不敬,可反而是因为项王心软,没在鸿门宴上真杀了太祖高皇帝,反被不少人耻笑,引以为戒。

不过自己是谋士,既然主公有困难不愿意,自己只能是解决了困难,也要让他愿意。

单福心思机敏,转念之间,已顺着先前的话,又出一计。

“主公误会了,我既出谋,又岂会不顾主公名声?

此鸿门宴,又未必是主公摆宴。

我来时日尚短,可言发现主公密谋通袁之书信,以献车胄,为其出鸿门宴之计。

有伪造的主公通袁书信为证,又以鸿门宴之计加害主公为投名状,足以取信于人。

车胄必以我为心腹,自恃刀斧手设宴,万无一失,必不起疑。

届时主公至宴上,二话不说,抢先发难,请三将军一矛刺死车胄,则宴上刀斧手虽众,却群龙无首,不足为虑。

到那时,主公以天子诏命,抵抗伪齐为大义,我再以车胄心腹之身,主动投效,收拢其麾下。

诚如是,则西园众军尽为主公所用,而车胄先以鸿门宴加害主公,主公无奈自保,不得已而杀之,更不失仁德之名。”

听见这个计策,刘备连连颔首,只要不损害自己名声的,就是好计策。

至于说主动进入车胄的鸿门宴,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有单福在车胄处当心腹,出谋负责鸿门宴之计,既他为内应,里应外合,随时通传消息,又怎么可能还会中计被害?

何况刘备也对自家三弟有信心,杀个车胄而已,骤然暴起发难,不过转瞬之间,其余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为保周全,还可以在宴会之外,准备自家心腹亲卫,随时救援。

就在刘备对此计甚为满意,几乎就要点头之时,他忽然想到这计策之中,潜藏着一个致命的问题。

他不由蹙眉打量面前单福,狐疑开口。

“先生,这不对吧?

车胄疑备通袁,而使鸿门宴之计,倘使备果真在宴上发难,杀死此人,岂非做贼心虚,坐实罪名?

届时天下人皆以备为通袁,复何言哉?”

单福:“.”

服了!

天下人说你通袁,你就通袁了吗?

真论起来,曹操、吕布、袁绍、公孙瓒,九州诸侯谁没传出来过通袁的名声。

那号称和袁术势不两立的曹操,麾下的心腹大将,更是去一个,降袁一个,甚至连自家侄子都送入袁营当联络官,明显早谋好后路了。

这要说他一点没通袁,估计他自己都不信。

试问当今天下,谁人不通袁?

谁在乎啊!

主公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咱们远迈先人的大功业如何能行?

想他单福,本名徐庶,改名换姓,弃武从文,熟读兵法韬略,欲医天下之疾。

结果学成归来,就发现外面时代变了,说好的诸侯争霸,九州生民于水火,就等着我出山,择一明主济世安民呢?

怎么出来之后,已经一个茅坑一个坐,天下非二袁则归曹,各个麾下谋士如云,贤才如雨,挤都挤不下了?

且母亲常教自己忠君报国,今若从贼,其必以为耻,再不复相认。

而此三分天下之袁曹,不是伪王,就是汉贼,咋看都没一个好人。

再不然伪齐吕布,冢中枯骨,益州刘璋,守户之犬,凉州马腾,乌合之众,愣看不出一个能成事的。

他此番路过此地,本是实在没啥好选择了,打算去洛阳看看天子。

保不齐趁着曹操被袁术逼得倾巢而出,趁洛阳空虚之际,这位汉帝能有所作为呢?

不曾想路遇了一位刚从洛阳出来,要兵有兵,要将有将,仁义布于四海,德名广播九州,时人称之为“英雄”的野生刘玄德。

恰恰好,他正缺一位谋士,徐庶遂假名单福,主动来投,本欲观其是否为明主。

却被刘备那番不论有才无才,能有向汉之心来投,备又何惜牵马坠蹬】的话语所打动,彻底归心。

他所以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而寻觅明主于玄德,不正是为了续三兴之炎汉,佐光武之伟业,成就远迈先人之大功业吗?

这咋也没想到,苦学多年,好容易出山,这第一次碰壁居然是撞自家主公身上。

玄德公作为主公哪都好,唯独这名声看得是有些迂腐了,咱们干的是匡扶汉室的大功业,纵使别人说咱们通袁,咱们不承认不就好了。

今天下通袁者众矣,指不定骂别人通袁的人身上,自己都不干净,谁又会去深究呢?

但没办法,自己挑的明主,含着泪也得认啊,总不能说因为自家主公道德底线太高,就抛弃他的。

心念电转之间,迎着刘备狐疑的眼神,单福眸光流转之间,又一次计上心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