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部里督办的案子(2 / 2)长夜水不眠
多妮雅的计划是先在南江玩两天,还有周边的城市。
她第一次离开草原,肯定要好好游览一下江南风光。
等玩够了,再尝试去追逐梦想。
沈新能做的,就是多联系,尽量抽出时间陪人逛逛。
主要也忙。
赵鸿杰说的,让做个预算,涉及到钱无小事儿,这得好好弄。
还要继续训练一帆他们。
演习暴露了一些问题,所以还得在执行能力上下下功夫。
尤其是大顺,这喜鹊的性格很乖张,感觉像是鸟界平头哥。
几天一晃而过,来到了六月份。
1号这天,沈新正在操场上训练大顺他们,背后有人喊自己。
“陈支!”
是陈广林。
打过招呼,闲聊了几句,陈广林没像上回在警犬基地那样,支支吾吾的。
很显然,思考了两天,他下定了决心。
“沈新,我就直说了,有个案子,想请你帮忙。”
说是说了,但陈广林表情依旧纠结。
之前沈新还在亭阳分局的时候,他借了一次人,然后发生了会北村枪战。
虽然是个意外,但因为这事儿,陈广林心里有些膈应。
毕竟是借,沈新不是缉毒口的人。
如果是缉毒这块儿的人,那没的说,有事儿必须顶上。
没人顶上,自己顶。
可借的人出了事儿,张汉成能生吞了自己。
沈新看出了陈广林的窘态,连忙道:“陈支,您就痛快说吧,有什么事儿,我肯定帮忙。”
还是那句话,对于缉毒口的人,沈新永远充满敬意。
能帮,肯定帮。
当然,缉毒口的案子,肯定会有风险。
但刑侦口难道就没风险了?
再说一个警察,如果怕危险,那也别干了。
陈广林拍了拍沈新,带着沈新在操场溜达,边走边介绍情况。
他问道:“沈新,你还记得之前你代表警犬基地,去宁山参加警犬大比武的时候,你在一家会所搜出了一斤的四号吗?”
沈新微微一愣,连忙点头。
拧着眉毛想了想,沈新道:“我记得那家会所叫美高是吧。”
陈广林笑着点头,夸了句沈新记忆力好。
沈新好奇问道:“陈支,这不是宁山的案子嘛,难道查到我们南江了?”
这个事情沈新有印象的。
虽然跟宁山缉毒支队的支队长汤有坤熟,但当时只是比赛,后续案子的调查,沈新没有追问。
而现在陈广林问到了自己,那么大概率,这案子是查到了南江。
毒贩子贩毒,自然是广撒网,不可能只在一个城市。
陈广林点头,道:“这案子查了有三个月,基本上可以确定,在咱们宁江,就有这么一个涉及全省13市的分销网络。”
“同时,这张贩毒网络,咱们宁江只是其中一个省,东南这几个省,都有他们的影子。”
“所以这个案子,现在是部里督办的。”
沈新一惊,没想到都够得上部里了。
不过转念一想也不算什么。
部里督办,不一定代表这就是了不得的大案子。
每年部里督办的案子多了去了。
而这是毒品案,涉及到多省,那肯定要部里出面居中进行协调。
陈广林继续道:“而且这次的毒品也比较特殊。”
“你应该知道,四号在国内的毒品占比是逐年下降的,现在主流是合成的,还有轻成瘾的那种。”
沈新点头。
对比合成毒品,四号的确是老古董级别的玩意儿。
而且打击力度大,加上西南那片区域的产地被多次打击,大部分转向合成货,所以才造成四号的占比逐渐下降。
“可这一次,我们统计了一下规模,还有汇总了消息,我们认为,在缅光那边,应该是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生产集团。”
他口中的缅光,是西南接壤的一个国家。
缅光,暹罗,寮国。
四国交界的三不管地带,曾经是重要的毒品产地。
陈广林插了一些背景介绍。
比如他说到,这片区域,原先以产四号为主。
05年的时候,集中进行了打击,还采用了替代经济作物的方式,使得毒品的种植规模大幅度降低。
而接下来十年,因为合成毒品的出现和泛滥,这个区域又转向了合成毒品的生产。
至于传统的毒品,如四号,产量已经非常小,也不成规模。
可现在陈广林根据规模进行推测分析,就认为这里可能有了反弹,又出现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生产集团。
“而且他们肯定形成了一条成熟的,输入咱们国内的运输渠道。”
“我们推测,这个渠道还是边境的山区。”
那个区域边境全是山脉,边境线又长。
之前之所以毒品泛滥,就是因为边境难以管理。
延绵的群山,全是原始森林,有密密麻麻的小道,偷偷越境,屡禁不止。
“所以沈新,我跟总队商量过了,想靠你这些鸟。”
他指了指头顶飞的灰机他们,然后道:“帮助我们,搞清楚这条运输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