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诸將齐聚关中要崛起了(2 / 2)佚名
“鸿起大显神威的前一晚,其实某......做梦梦到过......
关羽脸红心不跳说道。
眾人隨口一听,没放在心上......就当是关羽的装逼之语,习惯了.....
只有关羽短嘆一声,你们不知道这种神秘的感觉,我真的好像看到过水淹樊城的样子。
诸將討论热烈,重点全在刘升如何击败蔡瑁威压刘表..:.:.都恨不能亲身在场,感受一下什么叫天地异象。
关於刘升威震荆州,诸將觉得这没什么寻常,以公子的能力,这难道不是很简单的事吗?
但以呼风唤雨这种方式,直教人倍受震惊与鼓舞,公子真有天命!你我从龙之功呀!
对面也在討论著荆州南阳之事,不过重点是在刘表身上。
杜畿向金旋庞统询问,“我寓居荆州时,见刘荆州还算英明,今怎如此糊涂?竟然背刺南阳?
还
“公子仁义呀!还愿意与其为盟友!”
裴浅的惊嘆引得金禕士孙萌等人连连赞同。
他们都曾流寓过荆州,对此比较有发言权。
“刘景升今后唯我等马首是瞻,也算是他识相!”
韦端裴茂纷纷指责刘表,又直呼大快人心。
“世事难料......没想到荆州反而成四战之地,我关中倒成避难所?”
年轻的苏则摇头感慨。
他若非得金尚推荐,估计早就隱居深山,避关中之乱,也正是看到关中復兴的希望,他才选择为刘备效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才匯聚关中,越来越多的人口匯入关中,可不就是避难所?或为龙兴地!
“阁下可是诸葛孔明?”
却见杨修主动和诸葛亮打起招呼。
似还带著不善的语气。
“见过杨兄!”
诸葛亮不卑不亢,在四世三公杨修面前也没有低声下气。
我知道你是鸿起师兄,我还是鸿起义弟呢!
“我听闻鸿起非常依赖孔明?但有孔明从军参谋,从不亲顾军务?”
杨修是个聪明人,仿佛第一眼就看出,刘升对诸葛亮的看重远胜常人。
其实刘升和刘哗鲁肃的关係更好......比诸葛亮好一点点,但就是更看重诸葛亮......所以杨修对刘哗还有没见过面的鲁肃没什么意见。
杨修也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呀!
首辅!
当然现在没有首辅这个说法,但意思是一样的。
“亮智计短缺,也只是做这些务实之事。”
诸葛亮之言颇为自谦,但语气神態一点也不卑微。
“我闻孔明在南阳虚虚实实,稳住大势,若无孔明,鸿起怎会大显神威?”
杨修相反出言皆讚美,但语气神態一点也不客气。
“哈哈哈.....
?
二人看似相交实则相较看得一旁的庞统面容发黑,哦!杨德祖!你真是没把我庞士元放在眼里呀!
怎么句句都是孔明?一眼都不看我?难道我真的长得很丑吗?
徐庶则坐怀不乱,闭目养神,不与年轻人爭锋,只偶尔与刘哗金尚交谈。
可以看出..::..刘备军內部士人大体可分为关中本地士族,以及流寓士人。
本地大族即以金尚杨修裴茂等人为主,贾翊李儒虽然偏商务......偏文士!但还是以武人身份更有代表性。
而流寓士人则以陈登麋竺鲁肃诸葛亮徐庶庞统等人为主,巧合的是陈登麋竺鲁肃诸葛亮都是徐州人.
既有派系那就有利益之爭,你看杨修这不就和诸葛亮槓上了?
但大体上双方现在还是相安无事,相处的非常好。
因为关中士人曾流寓荆州,而现在这些人包括徐州人,也从荆州流寓到关中!
这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係呀!这是好事啊...
而且派系这种东西不能单纯的从地域上区分,地域集团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並不是绝对,若完全以地域划分利益集团必然会忽视个人影响,刘升为什么会最看重诸葛亮?不单单因为他的才干还有他的理想。
他相信诸葛亮是一定会超越世俗的利益关係,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当然诸葛亮並不能免俗,依然会被冠以什么徐州派荆州派的名头...::
简而言之。
目前的关中內部虽有武人士人,以及士人派系,受重远近之分,但依然是无比团结,非常健康。
从刘备病危,各方皆默契的维护关中稳定就能发现。
这也是钟董昭震惊的最大原因,你人才多就算了,还这么团结?太可怕啦!
你让袁绍怎么活?
袁绍魔下也绝对是人才济济,可谓是聚集了关东最精英的人才,结果成也如此,败也如此。
当然......袁绍只是败了官渡,还没到一不振的地步,依然非常强悍。
喧譁之声夏然而止。
忽闻主案后的屏风传来两道脚步声,轻微却极具威严,在场眾人肃然起敬,但见刘升扶著刘备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