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337:怀疑人生的老韩(2 / 2)非正常大脑袋
“看看这个,刚送到我这儿没多久。”
王盛接过来,封面上的大字标题映入眼帘——《英雄项目策划书。
韩三坪在一旁简单介绍着背景:“主要是港岛安乐影业的江志强在推动,拉着新画面的张伟平。导演是张亿某。剧本大概是个刺秦的故事,风格嘛……说是要打造一部具有国际水准的东方武侠巨制。投资预算初步估摸着要两三千万……美元。”
他说到预算时,语气明显加重,带着一丝审慎和疑虑。
“陈恺歌那个《荆轲刺秦王,投资不小,结果在国内国外都砸了响,亏得厉害,我这心里就一直有点打鼓。”
韩三坪叹了口气道:“再看看张亿某刚过去的贺岁档,《幸福时光票房才几百万,还被观众骂得提前下映。
这些大导演,艺术追求是有的,可这市场……我是真有点怕了。动不动就是上亿元的投资,万一再失手,压力太大了。”
他抬眼看向王盛,目光中带着征询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依赖:“盛子,你眼光毒,脑子活,你给我分析分析,这个《英雄项目,到底有没有投资的价值?风险有多大?”
王盛快速翻阅着策划书,里面关于宏大场面、明星阵容、视觉美学和进军国际市场的构想已经初具雏形。
他心中了然,这就是那部开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却又在口碑上引发巨大争议的《英雄。
他合上策划书,随手放在茶几上,脸上露出一丝奇妙的笑容,看向韩三坪:“韩叔,巧了。”
“嗯?什么巧了?”韩三坪一愣。
“我正好也在琢磨,今年拍一部古装大片,明年上映。”王盛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韩三坪眼睛瞬间亮了,身体不自觉地前倾:“哦?你要拍古装?什么题材?刺秦?还是三国?水浒?”
一连串的问题抛了出来,显示出他极大的兴趣。
在他心里,王盛出手,成功率可比张亿某眼下这飘忽不定的状态要靠谱得多。
王盛摇摇头,吐出三个字:“《绣春刀。”
“绣春刀?”
韩三坪微微皱眉,这个名字带着明显的明代锦衣卫特征,但并非那些家喻户晓的宏大历史叙事。
“对。”王盛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不讲王侯将相,不谈江山社稷。就讲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刚即位,要清算阉党魏忠贤的那个时候。主角是三个底层的小人物——锦衣卫。”
他放下茶杯,开始勾勒故事的蓝图:“卢剑星、沈炼、靳一川,三个结拜兄弟,同在锦衣卫当差。
老大卢剑星想升官补父亲的百户缺,为人稳重却略显迂腐;老二沈炼身手好,心思深,爱上了一个教坊司的女子,想为她赎身;老三靳一川以前是流寇,有暗疾,被师兄勒索。
他们就像紫禁城庞大权力机器里最微不足道的三颗螺丝钉。”
王盛的语气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故事就从他们奉命追杀阉党魏忠贤开始。
但他们很快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他们卷入了东林党、阉党残余乃至更高层权力的血腥绞杀之中。
上面的大人物们翻云覆雨,他们这些小人物就成了随时可以被牺牲的棋子,被各方势力利用、追杀。”
“我们要拍的,不是那种飞来飞去、真气乱放的武侠。”王盛强调,“是写实的动作风格,强调锦衣卫的制式武器绣春刀和雁翎刀的搏杀,动作设计要凌厉、凶狠、符合物理规律,突出那种刀口舔血的残酷和紧张感。
核心是三个小人物在黑暗时代的官场倾轧和权力斗争中,如何挣扎求存,他们的兄弟情义,他们的个人欲望,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扭曲、变形、接受考验。”
他看向已然听得入神的韩三坪,总结道:“这部电影,格局可以不大,但故事要扎实,人物要立得住,动作要好看,氛围要营造出明朝末年那种山雨欲来、压抑肃杀的感觉。
它探讨的是命运、是选择、是人在绝境中的那点人性光辉。投资用不着《英雄那么大,但我们要把每一分钱都在刀刃上,做好服化道,做好动作设计,讲一个好故事。”
办公室里安静了片刻。
韩三坪缓缓靠回沙发背,眼中光芒闪烁。他听懂了王盛的意思。
王盛不看好《英雄那种追求宏大叙事和国际视野的路径,或者说,他认为那条路风险太高。
他选择了一条更稳妥,或许也更能体现他个人风格和把控能力的路子——类型化、精品化、深耕本土市场。
“小人物……权力斗争……写实动作……”
韩三坪微微颔首:“好!这个路子好!接地气,有嚼头!比那些虚头巴脑的宏大叙事实在!《英雄我看就不投了。”
随后,韩三坪又和王盛聊了聊贺岁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