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南北大侠,铸剑大师(1 / 2)云水丹心
鄱阳帮的二当家李飞鹰一点没犹豫。
“武功最高?南方武林复杂,大多是秘传,武功高者数不胜数,但如果非要选一个,那自然是南北大侠杜心武。”
李飞鹰说起南北大侠,一脸崇敬之色,丝毫不掩饰。
不只是他,他身后几个弟子,包括叶凝真在内,都非常认同。
陈湛自然也知道这位,博采众长、文武双全、继创自然门的武林宗师,少有的一代侠士,中华英豪。
从晚清到新中国,经历几个时代,本心不改,当年他加入同盟会,投入反清革命活动,被委派担任孙先生的护卫。
多次保护孙先生危难。
之所以叫南北大侠,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武功兼具南北,南方根基加北方技法。
杜心武的“自然门”虽然在南方,但却不像有些门派一般固步自封,而是主动吸收北方武术精髓,形成“南北兼容”的独特风格。
另一方面便是他一生之中,足迹覆盖南北。
早年在南方行侠,湖南、四川、贵州等地,铲除山匪,保护商号,奠定南方侠名。
中年在北方为革命护道,跟随孙先生赴北平、津门,开展革命活动,担任贴身保镖,多次在北方军阀与清廷刺客的袭击中护主脱险。
这是他能被南北武林共同认可的基础。
自古南北武林都是互相看不上。
北方觉得南拳太软、没杀伤力,不够大开大合,战场上对手不会跟你慢慢粘,一拳就破了。
南方觉得北方拳法动作太大、浪费力气,而且很多“硬功”是“笨劲”,能碎砖却躲不开偷袭。
杜心武是少数的,南北武林都吃得开的高手。
“自然门是在岳麓凤凰山吧?”陈湛道。
“没错,杜大侠的自然门在凤凰山,不过杜大侠却游走南北,未必在门中。”李飞鹰如实说道。
陈湛点点头。
“你们鄱阳帮看起来也不像乱七八糟的门派,怎么还干偷盗的买卖,主要靠什么过活?”
如果只是偷盗,陈湛甚至不会管,这年头根本不可能杜绝偷盗。
但别坏规矩就好了,盗门不偷老弱病残,不伤性命、
林三要砍手,就过了。
“额我们鄱阳帮,什么都做,有点杂,武馆、镖局、布庄,都略有涉及。”
“还有盗抢是吧?”
“这说实话火车不只咱们一家盯上,我们不动,还有很多三教九流下手,咱们算温柔的了。”
李飞鹰没说谎,现在世道就是这样,武馆都养打手,占地盘,收保护费,别说土匪强盗了。
陈湛也知道,这种社会现状,他改变不了。
扫灭鄱阳帮很容易,但第二天便有其他帮派占据市场,没有能够一劳永逸的办法。
“盗窃被发现便要砍手,也是你们门里的规矩?”陈湛道。
林三不在,已经被带下去治疗。
“什么砍手?”李飞鹰有些懵,没明白砍手是什么意思,谁砍谁。
陈湛简单叙述一遍,李飞鹰听了有些气恼:“这绝不是我们鄱阳帮的规矩,咱们虽然是江湖门派,但不可能乱杀无辜,不然.那边也不会放过咱,南昌城也不会有咱一席之地啊。”
他说着,指了指北边城外。
陈湛明白什么意思,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
革命开端之地。
三教九流可能会有,乱杀无辜估计早被扫灭了。
“这次算了,你好好管教下面人,偷盗的事我不管,杀人断肢绝对不行。”
“唉,您放心,一定好好管教,绝不会再发生这种事。”
陈湛点点头,“我要去趟龙泉县,帮我准备两匹马。”
“没问题,马匹咱们有,您现在要吗?”
“明日吧。”
约好明日来牵马,李飞鹰千恩万谢的将陈湛送走,心中暗道,可算把这个煞星送走了,再去找林三算账。
翌日。
陈湛和小狐狸一匹马,叶凝真自己一匹。
小狐狸还想自己骑,骑了几下,速度快起来,便有些不稳定,差点掉下来,还好这半年桩功扎实,紧紧夹住马腹,这才没事。
龙泉县不大,现在也没有改县为市,所以交通不算很方便。
从南昌城骑马过去,也要几天,但地图很清晰,按照官道走,路过几个县,三天便赶到了龙泉县。
龙泉县有两大产业。
其一是龙泉青瓷,历朝历代都很有名,到了清代,龙泉青瓷虽工艺略有衰退,但仍以“耐用、美观”成为民间主流瓷器。
其二便是“铸剑”。
有龙泉宝剑,“天下第一剑”的历史加持。
龙泉铸剑的历史比青瓷更悠久,早在春秋时期便有“欧冶子铸剑于龙泉”的传说,让龙泉县成为名剑产地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