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偷克稳,莽克偷(2 / 2)咸嘉湖灵感大王
“那就让我看看,你们的命到底有多硬。”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还在第一道防线上苦苦支撑的教导突击营士兵们,在接到命令后如释重负。
他们打空弹匣里的子弹,扔出胸挂上最后一颗手榴弹,然后在一个个战斗小组的交替掩护下,开始迅速脱离战斗,向着后方的第二道防线撤去。
从第一道防线撤往第二道防线,是一场混乱但有序的行动。
一名1连的士兵刚从一栋燃烧的建筑二楼跳下来,就被身后的战友一把拉住。
“快走!别停下!”
他们猫着腰,沿着布满了弹坑和尸体的街道飞速奔跑。
后方射来的子弹不断地从他们头顶和身边飞过,打在墙壁上溅起一蓬蓬尘土。
在他们后面,一个小队的战友正依托着一堵断墙,用猛烈的火力压制着追击而来的高卢士兵,为他们争取宝贵的撤退时间。
当撤退的士兵跑过他们的防线后,这个小队的指挥官立刻下令,自己带着人开始后撤。
而刚才那批撤下来的士兵,则迅速在下一个街角找到掩体,架起武器,为他们提供掩护。
“换我们了!掩护他们!”
“你们快撤!”
这种娴熟的交替掩护战术,被刻在了每一个教导突击营士兵的骨子里。
它让部队在撤退中依旧能保持强大的火力和组织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亡。
高卢士兵们虽然攻势凶猛,但在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面前,却始终无法对教导突击营造成致命的打击。
他们往往是刚攻下一个阵地,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被侧翼和后方新的火力点打得抬不起头。
当教导突击营的士兵们全部撤入‘南城1号’防线时,他们终于可以稍稍喘一口气了。
与临时构筑的第一道防线不同,这里才是教导突击营防御体系的核心。
所有通往这里的主干道和十字路口,都用沙袋堆砌起了半人高的坚固掩体。
mg08重机枪被架设在掩体后面,黑洞洞的枪口像一只只窥探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前方。
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更是被改造成了一个个火力支撑点。
二楼和三楼的窗户后面,都架设了轻机枪和冲锋枪,形成了远近结合、高低错落的立体火力网。
士兵们可以在建筑物之间快速机动,随时支援任何一个出现危机的阵地,而完全不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
而在这道防线上,最要命还是那些横亘在各条道路上的‘小惊喜’——闪着寒光的带刺铁丝网。
这些铁丝网,也是莫林特意从‘鲁登道夫战斗群’的军需官那里要来的。
数量并不算多,这次防御作战也全被他用上了。
铁丝网上,每隔几英寸就紧密地缠绕着锋利的、长约12厘米的金属刺。
这些刺采用双股螺旋式配置,确保无论从哪个角度接触,都能造成严重的划伤和钩挂。
而在莫林的亲自指挥下,这些铁丝网被系统性地布置在了整个防线上。
所有次要的街道和小巷,因为没有铺设地砖,所以都采用的‘桩柱式’布置方法。
一根根粗大的木桩、或磨尖的金属铁棍被深深地砸入地面,多股带刺铁丝在木桩之间缠绕成型,形成了一道道根本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种布置,像一个巨大的漏斗,迫使进攻的高卢步兵只能沿着教导突击营预设好的几条主干道前进。
而在这些作为主要‘杀戮区’的主干道上,铁丝网的布置则更加阴险。
它们不是简单地横在路中间,而是呈“z”字形或斜线布置。
这样留出‘生路’的布置,迫使进攻的士兵下意识在狭窄的通道中曲折穿行。
这极大地减缓了他们的前进速度,也让他们暴露在守军火力下的时间被无限延长。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1连长克劳斯站在一处沙袋掩体后面,对着刚刚撤下来的士兵们大吼。
“检查弹药!补充手雷!都喘口气喝点水!马上还有一场恶战要打!”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靠在掩体后面,一边沉默的喘着气,一边熟练地将子弹压入弹匣,然后放到胸挂的弹匣袋中。
机枪小组的士兵,则将一箱箱弹药搬到机枪阵地旁边。
一名年轻的士兵看着前方那片被铁丝网分割得支离破碎的街道,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对身边的老兵说道:
“班长,这玩意儿真的能挡住他们吗?”
那名曾参加过塞维利亚巷战的老兵正低着头,仔细地擦拭着自己心爱的冲锋枪。
听到手下士兵的话,他头也不抬地回答:“能不能挡住,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你只要记住,等他们进了铁丝网,就给老子狠狠地打!别省子弹!”
完成整备的士兵们重新进入了阵地,他们趴在沙袋后面,或者躲在窗户后面,将枪口对准了前方。
整个‘南城1号’防线,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安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沉寂了一段时间后,高卢士兵的身影,就再次出现在了街道的尽头。
而这一次,他们身后也出现了75魔导炮的身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