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方士卜辞,刚愎自用(1 / 2)佚名
第463章 方士卜辞,刚愎自用
大同总镇府的正堂,此刻已被金银珠宝填得满满当当。
夕阳洒在堆积如山的财物上,映得整个厅堂金光闪闪。
—成色十足的马蹄金堆在角落,码得比人还高。
银元宝用红绸布裹着,摞成整齐的方块。
翡翠镯子、珍珠项链、玛瑙摆件从打开的木箱里溢出来。
还有一迭迭田契地契,用朱砂印着官府的印记,压在珠宝箱上。
王威穿着一身崭新的蟒纹袍,这原本是藩王才能穿戴的衣物,现在被他穿在身上。
此刻。
他正蹲在一堆金条前,伸手拿起一根沉甸甸的金条,脸上露出痴迷的笑容。
这可是四百万两银子的财富!
他在大同副总兵任上,就算贪墨军饷、克扣粮秣,一辈子也攒不下这么多。
“还是造反好啊……”
王威把金条凑到鼻尖,似乎能闻到金子特有的冷香。
“抄家这活儿,比当什么总兵痛快多了!”
昨日他抄代王府,看到银库堆到天板的银子,那种心跳加速的快感,比打赢一场仗还过瘾。
当今圣上是不是也爱这滋味?
靠收税、靠盐铁,攒四百万两得等多久?
可抄一个藩王的家,几天就够了。
他站起身,走到一个装满珠宝的木箱前,拿起一串东珠项链。
珠子颗颗圆润,大小均匀,在阳光下泛着莹白的光。
这是代王最宝贝的物件,据说了十万两银子从辽东买来的。
王威把项链绕在手腕上,冰凉的珠子贴着皮肤,心里的得意快要溢出来。
有了这些钱,他能招上万兵马,能买最好的甲胄兵器,就算熊廷弼来了,他也有底气跟朝廷掰掰手腕!
“主公!大事不好了!”
急促的呼喊声突然从堂外传来,打断了王威的畅想。
他皱起眉,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这声音是周敬之的,平日里这位谋士总是沉稳冷静,此刻却带着从未有过的慌张。
王威还没来得及转身,周敬之就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他额头上满是冷汗,连呼吸都带着急促的喘息。
他一把抓住王威的胳膊,声音发颤:
“主公!熊廷弼……熊廷弼的大军已经把大同府城围了!
四门都被堵了,城外全是官军的旗帜!”
“什么?!”
王威猛地甩开周敬之的手,惊得后退一步,后腰撞在装满银元宝的箱子上,箱子“哐当”一声歪倒,几锭银子滚落在地。
“熊廷弼那厮,居然来得这般快?”
“不止这些!”
周敬之咽了口唾沫,又上前一步,压低声音。
“熊廷弼还让人在城外喊话,说‘只诛贼首王威、刘振邦、张天琳,其余胁从者若肯投降,一概赦免罪责’!
现在城里都乱了。
部将们议论纷纷,连咱们的亲兵都有动摇的,还有张天琳的流民军,听到官军到来的消息,又有人开始抢百姓的粮食了!”
闻听此言,王威的心一点点沉下去,方才的得意和畅想,瞬间被恐慌取代。
“我该怎么办?”
王威在堂中踱来踱去。
“主公,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
周敬之看出了他的心思,语气愈发急切。
“城中粮草最多只够支撑一个月!
张天琳的流民军有三万多人,全靠抢粮活命,一旦断粮,他们第一个会反!
孙镇、马荣本就是被裹挟着造反,熊廷弼的招降令一放,他们随时可能倒戈!”
“熊廷弼还能从宣府、蓟镇调兵,京营的兵马恐怕也在往这边赶,他耗得起!
可咱们耗不起。
硬守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你的意思是……撤退?”
王威停下脚步,脸色难看。
他看着满屋子的金银珠宝,眼神里满是舍不得。
这些财富刚到手没多久,若是撤退,这么多东西根本运不走,只能留给熊廷弼!
撤退就意味着放弃大同府城,放弃这些刚到手的金银珠宝,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是暂时撤退!”
周敬之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
“咱们可以让张天琳的流民军留在城里,替咱们消耗熊廷弼的兵力。
那些流民没了粮草,肯定会跟官军死拼!
咱们趁机从西门突围,往延绥镇方向走,那里民乱未平,咱们可以再招兵买马,等熊廷弼平定了流民,咱们再杀回来!”
“不行!”
王威猛地摇头,语气带着几分固执。
“这么多资财,怎么运走?
这可是四百万两银子!
还有代王府里抄来的古玩字画,哪一样不是宝贝?”
他指着满屋子的财物,眼神里满是贪婪。
“我好不容易才拿到这些,不能就这么丢了!”
“主公!钱财是身外之物!”
周敬之急得跺脚。
“主公忘了昨日代王的下场吗?
他守着满府的财富,最后还不是被咱们抄家擒杀?
若是咱们不撤退,等熊廷弼破了城,别说钱财,连性命都保不住!”
王威被这句话戳中了痛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看着地上滚落的银元宝,又想起熊廷弼的狠辣。
传闻这位九边经略在宣府时,凡是谋逆的将官,都是凌迟处死,连家眷都要流放三千里。
恐惧像藤蔓一样缠上心头,可不甘又像火焰一样烧着他的野心。
“我不甘心!”
王威突然拔出腰间的佩刀,“啪”地拍在案上。
“本镇还没跟熊廷弼正经打一场!
凭什么要撤退?
若是我能打赢他,这大同府就是我的,这些钱财也是我的,到时候我还能往山西腹地打,当个土皇帝!”
他的眼神变得通红,像输红了眼的赌徒一般。
“山西表里山河,能自成一方!”
“主公,三思啊!”
“周先生,你别劝了!本镇要跟熊廷弼拼一把!!”
周敬之看着王威决绝的眼神,知道再劝也没用。
他叹了口气,心里涌起一丝绝望。
王威被贪婪和野心冲昏了头,根本没看清局势。
张天琳的流民军不堪一击,孙镇、马荣随时可能倒戈,这场仗,怎么打啊?
然而.
王威也有自己的谋算。
孙镇、马荣那两拨人,从一开始就是被他用“镇守太监令”骗来控制的,骨子里根本不愿反。
这些日子,两人明里暗里跟他打太极,军饷要得多,干活却消极,若不是手里捏着他们的家眷,控制住他们的身家性命,怕是早就倒戈了。
如今熊廷弼围城,这两人更是颗随时会炸的定时炸弹。
不如借官军的刀,耗光他们的兵力。
一旦他们的人打没了,就算想倒戈,也没多少威胁了。
至于张天琳的流民军,王威更是没放在眼里。
三万多人看着多,实则是乌合之众,除了抢粮什么都不会。
留着他们,每日要消耗上千石粮食,还总在城里劫掠生事,败坏他的“名声”。
正好让他们去打头阵,能活下来的,都是不怕死的精锐,到时候收编过来,既省了粮饷,又得了能战的兵。
死在阵前的,就当是替他清理了累赘。
一举两得。
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转身对着亲兵吩咐:
“去传孙镇、马荣、刘振邦、张天琳,让他们即刻来总镇府议事。”
不到半个时辰,总镇府正堂里便聚齐了人。
刘振邦站在最外侧,甲胄上还沾着昨日追击时的血污,他微微低着头,左手不自觉地攥着腰间的马刀。
昨夜追击张炜失败,折了两百多精锐,王威虽没明着责怪,却把他的亲兵调走了一半。
显然,之前他在左云县的阳奉阴违,已经让王威对其失去了绝对的信任。
孙镇和马荣并肩站在中间,面色难看。
他们本是杨肇基的旧部,若不是王威用家人要挟,根本不会蹚这造反的浑水,如今被裹挟造反,心里满是怨怼,哪有半分士气。
王威坐在太师椅上,目光扫过众人,开门见山:
“熊廷弼的大军已经围城,四门都被堵死了。
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趁他刚到,立足未稳,主动出击,杀他个措手不及!”
话音刚落,堂里瞬间安静下来。
孙镇、马荣、张天琳等人面色骤变。
刘振邦的身子僵了一下。
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