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孩子见两位公主都安分了,也不敢再缠,有的还小声说了句“明日见,萧小郎君”。
便三三两两地散开了。
有个小男孩走了两步,还回头冲萧然挥了挥手,惹得萧然笑著点头回应。
等孩子们都走得差不多了,李丽质才无奈地看向萧然:“这些孩子,也就小郎君肯惯著他们。”
萧然眼里满是笑意:“他们也是觉得新鲜,寻常课上多是背书写字,难得有机会动手玩,缠人些也正常。”
豫章公主走过来,笑著补充:“可不是嘛!连狄仁杰方才都在旁边盼著,可见你这课的吸引力了。”
“要我,我也喜欢小郎君的课,不是唱歌做游戏,就是讲故事这些,还有这种动手的事情,小孩子也喜欢。”
相比起来,萧然的课確实有意思。
萧然是最受欢迎的老师。
其他村子的人也基本上回去了,有什么不懂的还是会来询问。
西红柿的价格稳定在200文左右。
不少家庭都在继续补种西红柿。
后悔之前种的太少。
这玩意比粟米价格高太多了。
萧然三人回到院子门口,看到多了一辆马车。
“世伯来了吗?”萧然隨口一问。
“不是!”豫章公主摇摇头,否定了。
“不是阿爷的马车,应该是其他人。”李丽质也看得出来,不是自己家的。
萧然对这些东西了解不是很多。
但是明白,用马车的都是达官显贵。
几人进入小院,看到几人坐在孙思邈旁边。
萧然看到了李靖,还有一个妇人。
孙思邈给妇人把脉。
“是李世伯带夫人来找老先生.”李丽质小声说道。
萧然不认识红佛女,但是李丽质认识的。
听到是李靖的夫人,萧然也就知道名字了。
红佛女身上没穿寻常贵妇人常有的绣金襦裙。
只著一身石青色细布短襦,裙摆裁得略窄,方便起身行动,腰间繫著条黑色革带,上面只掛了个巴掌大的铜製药囊,连釵环都极简。
只一支素银簪綰著头髮,鬢边连朵珠也没有,却半点不显寒酸,反倒透著股利落劲儿。
她坐得端正,却不是贵妇们那般拘谨的“正襟危坐”。
脊背挺直,双手轻轻搭在膝上,指节分明,虎口处隱约能看见一点薄茧。
那不是拿绣针磨出来的软茧,倒像是常年握剑、执韁留下的痕跡。
看到萧然几人回来,李靖笑著打招呼。
“世伯!”萧然喊了一声。
萧然坐下和李靖閒聊起来。
李靖对之前西红柿也是讚不绝口,表示长安城的太抢手了,不好买。
萧然对贞观一朝的这些名人都很有好感。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可能是李世民的原故。
感觉这个时期能人辈出,这些人还都挺好的。
萧然想到房车上有兵书,“世伯,你等我一下。”
李靖点点头,“好!”
萧然回到房间,关上门,自己去了山洞。
把房车上的纪效新书拿出来,这是戚继光的兵书。
萧然也不知道对李靖有没有用,他感不感兴趣。
萧然还撕了前面的几页,这些和兵书內容没关係,是介绍戚继光的。
“世伯,我这里有一本书,不知你感不感兴趣。”萧然把兵书递给李靖。
李靖好奇接过,和孙思邈第一次看到太极拳的书差不多。
萧然拿出来的书字实在太小,太板正了。
大唐现在的书,都是手抄的,肯定不能如此。
质感不一样,阅读时候也不是竖著从右往左读的。
习惯甚至是反过来的。
李靖翻开確实不太习惯。
“贤侄这书倒是特別,这是兵书啊!”简单翻了一下,李靖也知道了。
“嗯!”萧然点点头。
虽然没有说明身份,但是之前李世民也和其他人说过,萧然心里都有数。
开始的李靖不以为意,但是慢慢的脸上的神情就变了。
李靖指尖捏著书页边缘,初时还因横排印刷的字序略感彆扭,只隨意扫了两页。
可目光落在“兵不贵多而贵精,兵无精则多亦无益”一句上时,指尖驀地顿住。
原本舒展的眉头缓缓蹙起,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了几分。
他不再是“翻书”,而是逐行细看,指腹在印著墨字的纸页上轻轻摩挲。
这纸比大唐的宣纸更挺括,字虽小却字字清晰,没有半点手抄本的笔误或模糊。
可他此刻全然顾不上这些“特別”,所有注意力都被书中的內容勾了去。
方才还隨意搭在膝上的另一只手,不知不觉间攥成了拳,指节微微泛白。
“……凡练兵,先练胆气,次练技艺。胆气不充,技艺再精,临阵亦怯。”
李靖轻声念出这句,声音里带著几分不易察觉的震动。
抬眼看向萧然时,眼底已没了最初的从容,多了几分急切与郑重,“练胆』,竟是从伍长每日带队巡查、夜间值哨做起?而非只靠战前训话?”
他说著,又迅速低头翻到下一页,目光落在“赏罚须实时、实地、实人,若拖至回营再议,虽赏亦无励,虽罚亦无戒”上。
震惊不已,自己虽也重赏罚,却多是战后匯总再行处置,竟未想过实时』二字。
若士兵刚立小功便即刻褒奖,刚犯小错便当场纠正,这股锐气与敬畏心,自然能日日攒著!
作为身经百战的將军,李靖自然看到了这本书的价值。
萧然看不懂,但是李靖肯定能看懂。
书里的內容,是以往的兵书里面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李靖自认熟读兵书,但没想到错过这种佳作。
越看就越是激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