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阴国难以再支撑(1 / 2)星辰雨
第305章 阴国难以再支撑
这是到嘴边的肥肉。
不管五国联手是真是假,都不能阻碍宇廷吃这口肉。
一时,宇国也不急著盯西南部了。
最后的阴国,则是出兵最少,只有八千亿左右。
不过谁都能理解,阴国东边可正盘踞著一头真正能噬国的巨兽。
阴国的重心肯定是要放在东边、防备乾国上。
出兵八千亿攻打宙国,无非跟宇国类似,不想错过嘴边的肥肉,想要咬一口。
国之常情,哪国碰到这种情况,都难以忍得住。
乾国与阴国之战,明显是乾国为了帮助宙国缓解压力所为,现在双方都没有出多少力。
诸国都看得出来此点,心中放鬆了不少。
乾国没有一举灭掉阴国的意思就好。
两国之间真正的大战在后面,不急於现在一时观看。
所以诸国都绝大部分目光投向了四国攻宙上。
这才是真正能够改变诸国局势之战。
宙国一旦灭亡:·
诸国各自做著自己的准备。
几十年后,四国攻宙之战,正式全面打响。
上百万亿的大军,围绕著宙国四周、展开惨烈的廝杀。
宙廷知晓,自己没有退路了。
不拼命,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时,也顾及不了什么了。
疯狂的压榨搜刮藩属国,在国內也是穷兵武,无尽的资源用於培养將士、打造兵甲、战爭重器。
自身发展的速度,降到了冰点。
仅仅一年后,乾军和阴军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对於皇帝的意思,內阁、军阁执行的很到位。
就按照正常的灭国之战打。
徐到等军阁诸帅自然乐意。
一开战,乾军就展现了自身那强大的战力。
徐到与闻忠的兵道境界差不多,可在相差不多的兵力下,阴军落入了明显的劣势。
这就是双方的將士质量差距、中层將领数量的差距、甚至是兵甲战船的差距等等。
这也是双方国力间的实质差距。
数个元年前,阴国还是能够跟大乾一战的。
可现在,双方已然拉开了明显的差距,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了。
如果不发生意外,这份差距还会隨著时间,越发的大。
此时,阴军不是对手,自然就要增兵。
这一增兵,乾军当然也要跟著增兵。
双方一开战后,双方就开始增兵,且增兵速度越发的快。
开战数百年后,阴军后退了数千光年,已增兵至两万五千亿左右。
乾军则是增兵至两万两千亿左右。
打到这种程度,阴国其实已经是感到吃力了。
毕竟之前跟武国打了那么多年,即便收穫很大,消耗也大。
更何况现在阴国是三面作战。
没错,就是三面作战。
大乾在进攻阴国,阴军在进攻宙国。
还有便是武国在进攻阴国。
武国早已被蒙、阴二国打的元气大伤,但这个机会实在难得。
阴国抢了武国那么大的疆域,结下了深深的仇恨,若是不能趁此机会出兵,抢回庞大的疆域,武廷就真的是昏头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大乾的劝说。
常玉、冯国二人中,只有常玉回了大乾,冯国仍留在武国,便是专门为了藉助武国之力,消耗阴国的。
此刻,武国正出兵三万亿左右,与黄飞虎率领的三万亿阴军交战。
按照数量来说,武、阴之间,更为激烈。
三万亿加上两万五千亿、八千亿,共计六万三千亿左右。
这等规模暂且不说,更重要的是三面作战。
力不能朝一处使,就意味著消耗更大,况且消耗还在不断的增大。
尤其是跟乾国之间的交战,更是让阴廷上下感到沉重、紧张,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生怕乾国突然发出致命一击。
蛮、蒙都是那样灭的,如何敢大意?
不过压力再大,阴廷也没有任何退缩的意思。
他们清楚,他们没有其它选择。
无论他们大阴如何做,乾国迟早有一天会动手。
加入五国联盟时,阴廷便做好了提前、独自面对乾国的准备。
谁让他们倒霉,靠近乾国。
现在提前面对,或许还好一些。
起码乾国明显没有一举灭亡阴国的意思。
若是等乾国做好了准备,再对大阴动手,蛮、蒙便是榜样。
坚持下去,谁也不知道局势会不会发生变化。
或许:::
阴廷是坚持下去,等待局势发生变化。
大乾则是颇为轻鬆。
这个规模的战爭,已无法让大乾有大的负担。
一边占领原先的蒙国领地,一边发展內政,再一边支持著乾军,对阴国步步逼近。
大乾不著急灭阴,时间越久,大乾的优势就越大。
且按照计划,等待时机到来,才能彻底一举將阴国灭亡。
那个时机,便是宙国灭亡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诸国都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前行。
整体而言,四国攻宙最为激烈,盛、光之战,乾、阴、武三国之战次之。
东南部陷入了久违的平静。
西南部,楚、匈等国倒是加大了对命国的进攻,但命国却是採取了守势,一副现在不想掀起大战的姿態。
就这般,五万多年的时间过去了。
洪武三十四元七万一千七百余年。
诸国之战,激烈程度逐渐达到了另一个程度。
四国攻宙中,阴国军队只剩两千亿左右。
其余三国相反,不断增兵、比五万多年前,增加了一倍左右。
而宙国,已经是肉眼可见的国势倾危。
原本的势力范围,只剩下不到巔峰时的八分之一。
到了这个程度,四国的攻势反而逐渐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