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3章 再入前线慰问(2 / 2)最能编的狗牙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杨伟光不是不想给刘一民这钱,主要是开了口子,以后就不好办了。

刘一民开着车过去跟杨伟光签了合同,这部分钱百分之十归文研所,百分之十五和三千块钱归吴组缃。

签完合同,杨伟光握住刘一民的手说道:“一民,这事儿可别给别人说。”

“杨台,以后啊,这肯定是趋势。咱们总是想抵挡是抵挡不了的,再说了,有优秀的内容,你们才能卖出去嘛。钱是挣来的,不是抠出来的。”

杨伟光无奈地将话题转换到刘一民的座驾上,调侃刘一民开的车比副部的都好。

“您要是有买车渠道,联系我,我其实真不想开这玩意儿。”

“真的啊?我帮你问问,我们媒体单位别的不说,就是这消息灵通。”杨伟光握了握刘一民的手,送他离开。

看着皇冠车远离,杨伟光摇了摇头:“一民呐,想多挣你点钱是真难!”

这种磁带的市场并不大,但是因为是知识类的,定价贵,愿意买的人都是有能力消费的。吴祖缃的红学在国外也很火,是能够挣外汇的东西。

11月底,天气已经很冷了,坐在轿车里不知道比以前舒服了多少倍。本来应该搬到华侨公寓了,可是刘一民不在家,朱霖中午没办法回华侨公寓,只能继续住四合院。

空调制热效果没那么好,但也不至于过于冷。

一切安顿好后,刘一民放心地去往前线。11月23日,刘一民一大早就到了总政,总政院子里摆着一辆公交车,旁边站着一群穿着军装的演员。

总政话剧团的魏团长看到刘一民后,握着手大声地说道:“一民同志,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得知你要去,我和魏巍同志都高兴坏了。”

“魏巍同志也要去?”

“怎么?一民,你觉得我不应该去?”魏巍走过来说道。

“不是,我以为都是话剧团的人。”

魏团长介绍道:“这次不只是总政的人,还有空政的演员。”

空政的人穿的衣服不一样,刘一民望过去就看到了李雪建,现在的李雪建真嫩啊,三十出头的年纪,正在跟旁边的女兵逗笑。

李雪建感觉到有人在看他,顺着刘一民的目光望来,看到刘一民后快步走了过来:“刘教授,你好,我叫李雪建!”

“不用敬礼!”刘一民笑着说道。

旁边的魏团长对于李雪建也十分欣赏,80年在话剧里扮演lb时名声大噪,后来还演过刘一民写的《雷场相思树、《凯旋在子夜,在军内文艺比武的时候,刘一民看过他的演出。

“是,刘一民同志,我对您很敬佩,听说您要参加慰问团,我高兴地都睡不着觉,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点。”

“哈哈哈,演技我不如你!”

“演的再好,还得您写的好!”

刘一民跟李雪建握了握手:“你长的很有特色,演技也好,以后肯定有大的发展。希望你能够坚持演艺初心,做一名合格的演员,一名受观众喜爱的演员。”

“好,这些话我会牢牢记住。”

见李雪建和刘一民搭上话,其余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等到人员就绪,总政文化部的人跟大家见了一面,让大家放心出发,好好完成任务。

刘一民才知道慰问团的团长是魏巍,副团长是魏团长,刘一民则是慰问团的顾问。

走上车后,刘一民坐在魏巍旁边:“没想到总政的领导还给我封个官当当。”

“哈哈哈,总政的领导煞费苦心,怕你受委屈嘞!”魏巍笑道。

“嗐!”

车子来到机场,依次坐上运输机飞离燕京。很凑巧的是,刘一民这次去的地方还是文山,跟上次一模一样。

“咱们这次要去看看老山,去看看麻粟坡,这是最激烈的战场。”魏巍神情肃穆地说道。

最激烈的战场,也意味着危险系数最大。他身为团长,得为慰问团的所有人生命负责。

刘一民宽慰道:“您都经历过抗美援朝,这场面跟抗美援朝相比,可是小多了。”

“那是,越南人怎么能跟美国人比,当年美国人的武器装备,也比现在的越南人先进啊,而且越南靠的是以前的缴获和援助,自己没有生产能力。老美不一样,那是真舍得炮弹啊!”

漫长的旅途上,魏巍跟大家谈论起当年抗美援朝的战场,一直谈到大家回去。

“《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最可爱,现在的战士也最可爱。当年撤回国的时候,铁路被炸的稀巴烂,大部分战士都是走回去的。回国的时候,衣衫褴褛,满身酸臭,唉.”魏巍摆了摆手,没有再说下去。

军用运输机跟民航相比,不怎么考虑舒适性,好几个人都出现了晕机,疯狂向呕吐袋里吐。

中间加了一次油后,没有休息直达滇省。到了滇省,坐上军车前往文山。

文山的面貌跟刘一民上次来的时候基本没啥变化,战争拖了越南那么多年,把越南搞到崩溃,但我国靠近前线的地方也是如此。

不过跟以前相比,现在往来军车飞驰的速度跟以前相比慢了不少,缺少了紧迫感,更多的是从容。

这也反映了前线形势的变化,如今前线,我们是游刃有余,甚至说是非常轻松。

军车载着他们抵达前线,只能听到零星的炮火,道路两旁,一些战士们在训练。

“同志们,你们就在这里驻扎,不能往前走了,往前走很危险。”接车的军官说道。

刘一民听到枪声,忽然问道:“这是高机的声音吧!”

“一民同志,你耳朵很灵,就是高机的声音。”

“有空袭?”

“不是,高机放平打步兵呢!”

“那这一梭子下去,不得东一块西一块的啊!”

“哈哈哈,刘一民同志真幽默。同志们,这是我们235团的营地,我们团的战士正在进行临战训练!”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