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一章 吉壤(2 / 2)席挥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既如此,就请董生高徒动手吧。”落书、唐平相互对视有顷,没有丝毫面对死亡的恐惧,竟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殷忠心中浮起燥意,作为大儒弟子,他遵从孔子,信奉“子不语怪力乱神”圣言,对星象家、占卜巫师等装神弄鬼,蒙骗世人的手段非常厌恶,冷笑道:“死到临头,仍不知悔改,如果人人都以天意为己意,何谈人性善恶?”

要是天意真的存在,人人都按照天意行事,那人岂不是成了天意的“傀儡”?是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

落书、唐平不善争辩,默默闭上了眼睛。

“放箭!”

“放箭!”

殷忠对随同而来的期门郎下达了命令。

引弓拉弦,松手间,尖厉地啸声大作,狂乱猛射下,落书、唐平立时便成了刺猬,血染青山。

如洗地一般,不少箭矢飞射到车后,叮叮当当大作,那是铁箭镞碰撞到山石的声音。

殷忠没有在意,便命令期门郎把车马直接推下山,车马沿着山脊一路翻滚而下,消失在山崖之下。

或许是受到了震动,一片山土滑了下来,急身躲避间,殷忠注意到一块碑石,待到恢复平静,走上前拂去了覆盖在上面的土,定睛看去,身体一震,如遭雷亟。

那上面赫然写着“万年”二字。

这不是无名小山,而是栎阳城北万年县的“万年山”。

高祖二年,“镇抚关外父老,还归都栎阳”。

高祖七年迁都长安,置栎阳为县,高祖十年,高皇帝葬父于栎阳城北,称其陵为万年陵,即在栎阳城中设万年县以奉陵寝。

周秦同源,先后成为天下共主,而栎阳城,就是周、秦两朝龙兴之地,楚汉相争之时,栎阳城就是高皇帝的大本营,高皇帝在汜水北岸即皇帝位后,采纳谋臣娄敬的建议,决定定都关中,选择栎阳城作为大汉第一座都城。

为了两朝龙气,高皇帝哪怕在迁都长安后,都迎太上皇居栎阳城栎阳宫,而高皇帝、吕后居长安城未央宫、长乐宫,太上皇死后,葬于栎阳城万年县万年山,皇者陵寝为“吉壤”,于是汉太上皇陵人称“万年吉壤”!

时过境迁,大汉皇位更迭数代,青山绿水依旧,但早已疏忽打理,而高皇帝、吕后长陵,孝惠帝安陵,孝文帝灞陵,孝景帝阳陵,当今陛下茂陵,五陵之名渐起,汉太上皇陵逐落。

可是,汉太上皇陵再落,那也是被高皇帝寄予希望夺周、秦二朝龙气以滋养汉家的“定鼎之陵”。

这无异于在大汉龙气、祖宗头上动土!

大汉律法,皇陵动刀兵者株!

他刚才到底做了什么?

殷忠下意识地把山土又盖到了万年山碑石上,心生不安,干脆唤来几名期门郎把碑石也给推下了山,慌忙收拾现场后上马返回甘泉离宫。

就在殷忠等人走后,听到动静的守陵卫队姗姗来迟,虽然太上皇没有当过皇帝,但此地仍有陵卫存在,多年久安,以致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只以为有猛兽失足跌落,直到见到事发地的血迹、乱箭痕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万年陵卫统领从山中挖出一个断裂的铁箭镞,看清其上标识,立刻道:“携箭镞进京,快去禀告皇太子殿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