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清眼里透出暗暗的激动:“此乃陛下的仁厚和隆恩,弟子等心中,时刻都不敢忘怀!”
一旁的吴振海和康云翔听了这话,不由得齐齐扯了扯嘴角。
我们是这么猜的。
却没想到这事儿还真是出自陛下您之手……
原本他们也只是因为看到张宇清面对朱允熥的一番离谱操作,所以心里直接放开了往离谱的猜……结果事实居然就真的和他们猜测的那样,往离谱的方向走了。
这特么算什么事儿啊??
两人心里也是无语到了极点,也不可思议到了极点……
而朱允熥的饼画完了,便也不再和张宇清多废话什么,而是將目光重新落在了汪锦年手里捧著的燧发枪上,似是沉默思索了片刻,而后才缓缓开口道:
“燧发枪、第一批防火衣……今日朕来炼丹司,看来还真是赶了个巧,这都是天大的好事。”
“现在既然燧发枪已经研发成功,也扛住了检验,接下来当然是刻不容缓,要立刻投入生產了,早一分,我大明的国力便多提升一分,汪锦年,此事便交由你来统筹吧。”
朱允熥立刻对火器部这边的计划做出了安排——真正属於他,属於朱允熥的力量,当然是多多益善。
“是,陛下!”汪锦年立刻肃然领命道。
但隨后面上又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犹豫和迟疑,他蹙眉思索了片刻,隨后开口对朱允熥试探著问道:“微臣斗胆问陛下,之前一直都在加紧生產的火绳枪,是否便就此停產了?”
按理来说当然应该是这样。
不过汪锦年为人谨慎縝密且较真,还是开口问了一句。
也得亏他问了这一句。
因为朱允熥立刻给了他一个否定的答案:“停產?停產做什么?燧发枪要立刻投入生產,原先的火绳枪一样要继续生產。”
听到朱允熥这反其道而行之的话。
汪锦年和在场其他所有人的脸上,就吧齐齐露出了惊讶、意外、不解的表情——武器当然是要越强越好,相比於原先那些还要点火的火绳枪,燧发枪的效果显然好了不止一星半点……不全力生產燧发枪,反而还分出生產力放在火绳枪上做什么?
“这……”汪锦年一脸迟疑,並没有立刻领命,而是犹豫了片刻后下定了决心,肃然开口道:“火绳枪继续生產……虽然微臣私以为这不合理,但微臣也知道陛下安排一向滴水不漏,必定有自己的考量,不知微臣可有资格一问?”
是的,到了这时候,就算心里百般觉得朱允熥觉得决定好像不合理有问题,汪锦年也觉得是自己想的高度不够了。
而作为被炼丹司里学术氛围薰陶多年,朱允熥的半个弟子,他倒是不怕提问会不会不合时宜,会不会给自己招来什么祸端。
“哈?”
吴振海和康云翔现在显然不理解汪锦年这种绝对的信任。
看著汪锦年二脸懵逼。
而与此同时,他谬他发现,此间除了他们自己二人之外,其他人竟都在汪锦年话音落下过后,一脸好奇地等著朱允熥的答案。
他们觉得……这不对劲。
炼丹司里的这群人看起来怎么好像……进了什么邪教,被人完全洗脑了一样,看起来简直邪门极了!而他俩则是格格不入。
当然,他们也只是在心里暗暗腹誹了一波。
这种时候。
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朱允熥沉吟了片刻,挑了挑眉道:“这本也该让你知道。”
“在科研创新、武器製造这一方面,往后你要时刻谨记这个理论:“更新一代、研製一代、预研一代”。”
“朕將其简称为“三个一代”。”
“原本的火绳枪用起来虽然完全没有燧发枪这般便利,可这是和当前最新一代的燧发枪相比。若是比之普通的那些火銃、碗口銃、需近身作战的刀枪剑戟、可远程攻袭的普通弓箭……”
“落后於这最新一代的火绳枪是何表现?”
朱允熥提了个问题,而后目光在所有人身上逡巡扫视了一圈。
汪锦年立刻不假思索地道:“回陛下的话,无论和之前的哪一种武器相比,火绳枪都拥有几乎碾压性的优势。”
他话音落下,朱允熥嘴角便噙起一抹淡淡的弧度:“既然如此,那又何必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在最开始就亮出去?这不是相当於用大炮来打蚊子么?”
“用大炮打蚊子”的说法虽然是现代用法,可其意思只需要通过字面意义便足以理解。
认真地听著朱允熥这一番解释。
火器研发部的眾人先是微微一愣,而后则是先后认可地点头,呢喃道:“好……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啊。”
他们之前只想著,好东西就应该尽力往上堆才是,还真忽略了这个盲点——在炼丹司里泡久了,都快忘了现在炼丹司外面的火器水平有多原始了。
在眾人低低的窸窣议论声之中。
朱允熥则继续朗声道:“作为帮朕先后调整製造出火绳枪和燧发枪的人,你们应当最清楚,两千余人的神机营不过是一个开始,新式火器迟早是要普遍应用开来的。”
“到时候,这些火枪也必然要逐渐装配到大明皇朝的每一个卫所里去,全方位提升大明百万雄兵的整体实力。”
“既然火绳枪可以完全满足使用需求……”
“朕当然是把好东西藏一藏,当做一张以备不时之需的底牌来使,才是最好的安排。”
如今这炼丹司就是朱允熥的心腹,也是他底牌的“执牌人”,朱允熥自然也要把他们的定位摆摆清楚。
所以他讲的也很明白。
眾人听得更明白——陛下这是防著新式武器普及装配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啊!大明雄兵百万,人数眾多,可这也意味著参差不齐,意味著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心向陛下,这份安排,陛下留的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