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局面混沌寻时机(2 / 2)光荣小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女只是觉得,谢家碌碌,空有虚名而已。”

如果王謐在现场,自然知道氏是看走了眼的,因为后世力挽狂澜的肥水之战,便是谢家叔侄之功。

虽然此战有很多偶然性,但不得不否认,谢安坐镇后方,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而谢家首功之人,却是彼时尚未出名,日后统领北府军的谢玄。

而如今的谢玄刚过弱冠之年,却被桓温看中,徵辟为属,在其手下学习从军之道,为日后的传奇生涯打下了基础。

高门士族之间的关係是极为复杂的,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无法完全切割,朝廷对此也心知肚明,所要的不过是家族明面上的一个態度而已。

司马氏自立朝之初,便堪称是歷朝歷代威望最差的,所以才需要大家族支持,在这种情况下,

各个家族通过联姻和举荐,互相之间的关係千丝万缕,难以分清。

而对王謐来说,好处正是因为东晋朝廷不敢公开和各大家族撕破脸,所以事情做得不会那么绝,於是他可以走的路,无疑是有不少选择。

当初他的设想,是想尽办法和桓氏拉近关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要北伐,便无法避开桓温这几十年来,也只有桓温取得过两次北伐大胜,其眼光武略,虽然可能在几千年的华夏史上排不到强烈,但彼时朝野上下,也不得不承认,桓温便是现今东晋唯一一个,能和北面的符秦前燕对抗之人,別无他选。

这也王謐学习掌军之道的唯一选择,说来奇妙的是,如今以长安为首都的前秦,以鄴城为首都的前燕,以建康为首都的东晋,像极了百年前的三国时期。

而且像三国时期各自有诸葛亮司马懿这样的中流砥柱一样,如今的三方,也有类似的人物。

东晋是桓温,前燕是慕容恪,前秦是王猛,三方形成了微妙的平衡,看似短时间內局面不会改变。

而王謐却知道,接下来的几年內,三国形势会发生巨变,天下重新洗牌,若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只怕自己之后很难再找到上桌的机会了。

正坐在铺子里面,百无聊赖想著事情的他,却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思绪,“你这里是卖什么的?”

“我之前怎么没见过?”

王謐抬起头,发现站在面前的,是个十三四岁,虽尚显稚嫩,但脸上英气夺目,让人见之印象深刻的少女。

她往那里一站,微微昂著头,就像只骄傲的孔雀,满脸洋溢著自信和骄傲,从形象神態上看,

这样的人绝对不是平民百姓,而应该是大户人家养尊处优的女郎。

而且王謐注意到,她並没有像士族女子般穿著宽衣博带,华桂飞,而是穿著套极为贴身的紧身衫裤,半汉半胡,极为少见。

彼时士族女郎的服饰,多是以长裙曳地,大袖翩翩为美,脚穿丝履木履,而少女这套衣服,袖口裤脚都用丝领紧紧扎起,脚下一双小羊皮靴,最外面套的也是短衫,不影响行动,显得极为乾脆利落。

王謐之前还从未见过如此装束的女子,不禁大为好奇,未及答话,多打量了两眼,那少女见了,仰起头哼道:“胆子好大,谁给你的胆子直视本女郎?”

王謐看其年纪不大,却努力装出一副凶狠蛮横的样子,偏偏脸上的几分稚气无法掩盖,颇觉有意思,但看到少女身边的四人,却是心头微惊。

其身后的两名年幼婢女,倒是没有什么好注意的,关键是拱卫在少女身旁的两名汉子。

两人样貌平平,穿的是贴身的麻衣葛服,应该地位並不高,让王謐真正警觉的,是两人的眼神和身体姿態。

他们的眼神,在盯住王謐的同时,不时往四周扫过,显然是在时刻戒备。

其皆是微微躬身,前后脚岔开,双臂上下交错虚抬,这种姿態王謐很是熟悉,正是老白教的军中进步式,可以隨时应对突发情况。

王謐第一眼就判断出,这两人很有可能是从过军,杀过人,不然断不会散发出这种摄人的气势能找到这样的人作为贴身护卫,显然少女是哪个大户人家出来游玩的女郎了。

不过如今两人只是戒备,却没有散发出杀意,所以王謐並没有感到多少压力,便起身行礼,指了指墙壁,说道:“除了那面墙上的字画,余者只要价钱合適,皆可以谈。”

前日在顾骏关照下,行商司很快给王謐批下了行商文书,还是吏曹亲自送上门的,显然多少也猜到了些王謐背景,不然断不会如此客气。

少女哦了一声,背著手在屋內起步来,她走到那面掛著王謐所说非卖品的墙前面,打量著几幅字画,突然了声,抬手指了指,“这是虎头的画?”

王謐不知道虎头是谁,但他顺著少女手指看过去,心道这不是顾愷之送给自己的那幅吗?

他出声道:“女郎认识顾家郎君?”

少女哈了一声,“果然是他,我说这笔触这么熟悉!”

隨即不屑道:“可惜他画女子大都一个模样,我不怎么喜欢。”

王謐大汗,“顾家郎君笔下有灵韵,重神不重形,就像山水一样,哪有完全一模一样的。“

少女警了王謐一眼,“你倒是会替他说话,怕是不知道怎么得到他一幅画,就视若珍宝,可惜没见过世面。”

“我手里有他十几幅,山水人物皆备,可比你了解他多了。”

王謐也曾经打听过顾愷之的事情,其轻易不赠人画,若少女所说是真的,说明这要么家族和顾愷之极熟,要么是豪奢高门,便笑道:“女郎若不喜欢顾家郎君的画,为什么又收藏这么多?”

少女得意洋洋道:“我以前为了学画,向他討要了不少,如今我画技已成,青出於蓝了!”

王謐见少女说得信誓旦旦,不由心里嘀咕起来,这个时代,难道还有比顾愷之更为天才的画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