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眾,我们现在身处的正是一號陵兵马俑六號坑的测定位置,大家可以看到,发掘工作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关於六號坑的確定到选址,网络上的討论度一直很高,这背后有著什么样的故事,我们的考古专家和科研工作者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相信正在观看此次直播的观眾很感兴趣,为此我们专门请了发掘工作的副总指挥,著名的歷史学家、考古专家林援朝教授,现场为观眾朋友们解答”
“林教授您好”
“主持人好,各位观眾朋友们,大家好”
“现场有些嘈杂哈,林教授我们的声量大一些”
“没问题”
“林教授,关於六號坑您有什么想要分享的?”
“我们都知道一號、二號、三號的坑规模,出土了大量珍稀的文物,最有名的当属兵马俑,其实六號坑这个命名並不准確,因为我们不能確定这个坑里面究竟埋藏了什么”
“也就是说,也有可能不是兵马俑?”
“对,就我个人而言,从专业考古的角度,我还是更希望出土更多的文献方面的史料,帮助我们了解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还有对皇帝主陵的一些线索,希望这次能如愿吧”
“希望如此,兵马俑太多了是吧?”
“哈哈,再多也不嫌多,只是出现那种情况更好”
此时直播间已经有两百多万观眾在线观看,主持人和一个头髮白的老教授站在镜头中心,背景是庞大的发掘现场。
弹幕如瀑布般发的飞快,大多数观眾还是更希望出现更多的兵马俑。
特別是彩俑。
也有人带节奏说什么掘老祖宗的坟墓之类的怪话,主持人看了,就挑了个一两个最热的问题说了。
林教授面对镜头笑道:“网友们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注意,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保护性发掘,只是庞大皇陵的陪葬坑,主陵还安安静静的躺在地下,关於考古发掘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高斌坐在电脑前,看了有一个多小时了,渐渐觉得有些无聊。
考古发掘不可能像开盲盒一样,啪的一下就打开了,持续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是常有的事。
现在不过刚刚开始,人气和关注度自然高,等过一段时间,怕是都无人问津了吧?
那自己精心准备的大戏岂不是做给瞎子看?
不行。
不能让他们这么慢悠悠的做下去。
高斌翻开笔记本,拿起笔,看了下时间,写道。
十五分钟后,一號皇陵陪葬六號坑的发掘现场出现了一次小小的坍塌,从而暴露出一个墓道入口,入口尽头是一个金砖铺就的墓室
墓室內有一尊完整的彩绘人俑,他身高两米,全身著上將军甲冑,手持长刀,腰胯弓弩,守护著身后的一座青铜鼎
青铜內冉冉升起一片金光,一本用黄金打造的金册蕴含其中,金册封面上有一行篆书大字:答桑下皇帝问
金册只能打开前两页,第一页描述了皇帝在一次巡游全国的途中,於一颗老桑树下遇仙,求问仙人长生得道之法。仙人告诉皇帝没有缘法,需向海外仙岛蓬莱求得一味仙药炼丹,才能洗去凡尘污垢,拥有修行资质。仙人感皇帝伟业,造就华夏炎黄一族,功莫大焉,特赐下道书一卷,约定待皇帝求得仙药,踏上修行之路,再来了却缘法
这里要交给时空修正,那种古文高斌可写不来,就是写出来也是不堪入目、破绽处处。
设定的草稿他早就打好,现在不过是誊抄到笔记本上罢了。
金册第二页描述了皇帝派遣童男童女与蓬莱求药不成,天不假年,病死巡游途中。好在仙人早有预料,道书有载建造陵墓之法,可保皇帝肉身不腐、魂魄不散,只需千年就可化去凡胎污垢,获得修仙资质。特將金册置於墓中,命一心腹大將守护,待千年之后,后世子孙依法將陵墓开启,皇帝就可重见天日,修行问仙
这是高斌写过的最长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