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东莱郡,掖县。
掖县作为东莱郡的郡治,也一贯秉持着易守难攻的特性。
东南面集中在一起的山脉隔绝了从南而来的寒气,使得掖县的气温较于青州的其他郡县明显要高上一些。
虽然高的温度可能只有少许,但就是这少许的温度,却能拯救成千上万人。
诸葛亮将手中笨重的竹简放下:“掖县有山脉抵御寒气,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如今过了立冬,再过几日马上就是小雪。一旦降雪或者是落下冻雨,那此地的百姓怕是难熬了。”
陈宫坐于诸葛亮对面。
“冷些倒也没什么,可粮食肯定是不够了。”
“虽然公孙度之前在此地经营,但粮草多被其运往到了辽东,剩下的粮食根本撑不过这个冬天。”
看着竹简上的那些个数字,陈宫忽然将其全部推搡下去,化身桌面清理大师。
“陛下为何不救!”
无力。
被袁谭围困在胶东之后,感受着天气一天一天的变冷,眼睁睁看着粮食,乃至山上的树木越来越少,都让陈宫愈发无力。
这种弹尽粮绝,坐吃山空的感觉,就好像是看到了自己的死期,却只能慢慢煎熬,慢慢等待。
诸葛亮自始至终都神色淡然。
他背上披着件白虎大氅,是刘备之前在辽西的山林中猎杀后专门赠予他在冬天御寒的衣物。
见到陈宫气愤,诸葛亮只是站起身来,拖着那件白虎大氅走到跟前,将那些散落的竹简全都拾取。
“孔明!你现在还弄这些做什么?里面的数据你都已经倒背如流,有没有这些,真的还重要吗?”
诸葛亮很快将竹简全部抱在怀中,在陈宫疑惑的眼神中放在桌案上。
“这些东西,不是我要看的。”
“那是谁看?”
“外面的那些百姓。”
陈宫皱眉:“给他们看做什么?”
诸葛亮重新坐下,将双手揣入袖中,轻垂眉目。
“陛下曾经和我等闲聊时说过一些话。”
“他问我等,为何我等从不去劳作,从不去耕耘,从不去纺织,却能够每日吃饱,每日穿暖?”
“虽然当时其他人都是众说纷纭,陛下也没有公布答案。但是我听懂了陛下想要与我们说的话。”
“我们之所以能够每日受到供养,其实都是因为百姓。所以陛下之言,虽然没说要我们心怀愧疚,却也是想让我们知道,百姓其实才是根本。”
“若是没有百姓,就什么都不会有。”
陈宫不耐烦的打断诸葛亮:“若百姓真的那般重要,那为何陛下不来救援?”
“不说是救援,哪怕仅仅是从江东派遣一些船只,送来一些粮草也好啊!”
诸葛亮抬头看向陈宫,那双细长的凤眼将陈宫那急躁的脸庞映入其中。
“乌桓的骑兵,定然是在码头周边等候。”
“一旦他们发现船只,必然会进攻渡口,所以自江东的救援没有任何意义。”
陈宫面皮抖动:“可陛下确实是不救!”
“这是他亲口说的!”
诸葛亮:“若是我们不先相信陛下不会来救,那袁谭怎么会相信呢?”
陈宫一愣,随即脸上却露出嘲讽的神色:“你对陛下,倒是相信的很!”
“……”
诸葛亮不再言语。
陈宫见自讨了个没趣,也是撇撇嘴,郁闷的朝后倒在榻上。
“倘若陛下真的是想让袁谭相信不会派遣援兵,那这目的是什么……哦,对,或许可以打袁谭一个措手不及,毕竟袁谭如今麾下有成建制的重装骑兵还有好似鬣狗一样的乌桓骑兵,能取得一点先机也是好事。”
陈宫开始自问自答。
“但中原那边,袁绍也绝对不是等闲之辈。一旦发现陛下有针对青州的战事,必然也会朝着彭城逼迫……除非能够做出什么事,让中原的袁军丧失行动,但这怎么可能?”
陈宫脑海中一遍一遍进行推衍。
但无论如何,他都找不到刘邈能够摆脱袁绍牵制,率领士卒前来支援的可能。
“孔明,江东不能直接出兵?”
“一次最多五千兵马。公台觉得在袁谭那般兵力的情况下,这五千兵马能起什么作用?”
“那让百姓撤离呢?”
“海船虽然便利,但其必须要有深水港停靠。这些地方都被乌桓骑兵监视。”
“燕王呢?刘备能否支援?”
“公孙度之前只是不想大将军强攻辽东,所以才让我来寻大将军。他并非温良之人,殿下要留在辽西牵制于他。”
“……”
陈宫以手掩面,像是在询问诸葛亮,又像是在询问自己。
“陛下,果真会来救援吗?”
“会的。”
“呼~~~~”
陈宫重新坐起,脸上的皮肤经过用力揉搓后也变得有些红润。
“行!信你一次!”
正巧此时,外面忽然传来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