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延寿半百、高僧问法、山脉低语的真相!(6k)(2 / 2)吃个水蜜桃
正所谓,粥要慢熬才出米香,修行也需戒骄戒躁才可精进,急不得,躁不得。”
孟传挠挠耳垂,感觉白宝师傅话里有话,莫非考校开始了?
他灵机一动道:
“白宝师傅,粥能煮香,非我一人功劳。
好米、好水、好火三者缺一不可,方得此味,恰如六根与尘世相应。”
“???”
小和尚面色惊讶,孟兄去一趟魔巢,“觉悟”这么高了?
见白宝法师已经动手,小和尚也抱起碗来,美滋滋喝了一大口,唇齿留香。
一边喝粥,心情美哉,摇头晃脑道:
“孟兄悟透煮粥之缘起,方能参悟南瓜粥美味之根本呐。”
白宝一笑,筷子磕了磕碗边:
“两个滑头,先喝粥,食不语。”
考校还未开始,暗示孟传不要心急。
见此,他会心一笑。
看来白宝师傅,是知道自己今天想要干什么了。
不消一炷香功夫,他口急,不怕烫,最先喝完。
边稍作等待,内心翻阅佛经,临阵磨枪。
不一会儿,小和尚也喝完了。
见他埋头思索样子,用手挠了挠孟传脊梁骨:
“孟兄,喝个粥又悟了?”
食尽,自然可以语了。
孟传拍掉小和尚的手,依然不言语,静静等待白宝师傅吃完饭。
不多时,却见白宝慢条斯理,喝完最后一口粥。
将碗轻轻搁下,目光如炬看向他。
孟传不由自主地挺直腰背。
考校,来了!
“今日校你佛理,佛法从非悬空说,你若能从日常烟火见真意,才算初窥佛法修行门径。
那么粥饭入腹,可觉温饱?”
白宝收敛神色,郑重发问。
佛理考校,绝非儿戏。
高僧问法,自是佛门非常严肃之考校。
见此一幕,小和尚也不敢再插嘴了。
屏息凝神旁听,心里为孟兄暗暗祈祷。
白宝法师之考校,绝不简单。
天王神僧,不会问些无厘头问题,因此小和尚也在内心思索
“呐我吃饱了没?”
小和尚感觉自己,还能再来一碗.
问题给到他,孟传一怔,随即会意。
方才饭前从粥起头,饭后的考校,亦是要“以粥论道”。
他放下筷子,思虑言道:
“温饱在身,却不敢贪著。”
这样回答,孟传不是在“打太极”,说车轱辘话。
解温饱,是凡人肉身所需,属“刚需”。
而“不敢贪著”,是警惕对饱腹之欲、口腹之味产生贪念。
这样回答,乃是紧扣佛门“不执于相”、“戒贪”的核心要义,循【金刚经·如理实见分】之理。
完美!
孟传在心里给自己暗暗打气。
白宝淡笑,颔首:
“那米粒虽小,却能养万人,你可知其中理?”
孟传沉吟片刻:
“一粥一饭,皆是众生供养,当怀感恩之心,不起贪嗔。”
他刚说完,却见小和尚立马端起碗,把碗里剩下的几粒米刨完.
这样回答,便是以“缘起”与“惜福”,作为应答核心。
米粒因何而来?
需农夫耕种、风雨滋养、他人劳作等诸多条件,并非凭空而来。
本质,正是“因缘和合”的体现。
“怀感恩”是对缘起的敬畏,“不起贪嗔”则是守住心性,不因米粒易得而浪费,也不因口味不合而抱怨。
白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却又追问:
“若粥凉了,你待如何?”
孟传隐隐来感觉了,不假思索:
“热粥冷粥,本性皆空。冷热是相,不执即自在。”
说人话,就是:凉了就凉了,我无所谓,反正进肚子里都一样。
粥饭“冷热”是外相,不执着于温度表象,便不会因凉粥而生烦。
本质意思,便是向白宝师傅解释。
他已经勘破“表象虚妄”,明悟“空性自在”。
白宝闻言大笑,以筷轻敲碗沿:
“善!但若碗中残粒,又作何解?”
话音刚落,白宝瞥眼看向绝明。
正准备拿这小和尚示例,没想到动作还快的不行.
绝明也是额头冒冷汗,内心大呼侥幸
“幸好小僧动作快”
沉吟几许,孟传正色道:
“粒粒皆辛苦,惜福即惜缘,扫尽残粒,方见本来清净。”
残粒不扫,乃人之六根识色判断的外相。
什么意思?
“这些残渣剩在碗里,是六根判断出的结果,自己并不需要吃下去了”
孟传这样回答,亦是隐晦向白宝师傅传达。
自己六根澄明,可以修行【药师净六根识色法】了。
玄机中套着玄机,孟传为自己的通天佛慧点赞
与此同时,小和尚也在一旁,回味二人禅机交锋。
亦觉受益无穷。
白宝满意点头,看来这小子确实有下功夫:
“粥饭禅机,原在日用。你今日这碗粥,算是喝明白了。
那这一门法,老衲相信你也能修明白。”
孟传以拳砸掌,自己,出师了!
白宝言罢,一本册页浮现在孟传掌心。
只三十余页,通篇不长。
他也发现了,越是深奥佛经。
不论武学、理学,篇幅皆是越来越短。
莫非到了佛门神功,通篇只此一句话,其余全靠悟?
啧啧
白宝笑道:
“拿去研习,三日未入门,我就要收回了。
此法旨在蕴心灵力量,已达六根清净、摆脱心魔,看不明白,反倒自误。
若能看懂一页,便是入门,若能坚持三十页释满通诵而心灵不疲,此经便与你再无用处。
届时,可寻我来学更高难度的心经咒,在此过程中,切莫三心二意。”
此番,白宝也是想给孟传,规划好佛门心经咒法的修行路线。
因在研习时候,会飞速消耗精神力。
因此让孟传专心学习这一本即可,圆满后再学其他。
“明白,弟子感谢白宝师傅。”
孟传站起身鞠一躬,表达感激。
此法能拔高精神力总量上限,修出名堂,还能于防备天魔有益,当真契合自己。
此外,他也能发现,白宝师傅对他的良苦用心。
身为神僧天王,其做的已经够多。
即便没教他武学,但其所教的,乃是比武学更珍贵之物——
理。
世间万般大道,明理方为直指大道深处,而不偏移的锚定坐标。
武、理相辅相成,若想在武道走的更远更深,理便是直指武道的智慧。
因此,无论是“道”理还是“佛”理,孟传都不排斥。
于武道和修行有益,拿来用即可。
饭后,碗勺皆空。
“孟兄熬粥辛苦,洗碗这等杂活就交给小僧吧。”
绝明主动拦下洗碗杂活,端着就去伙房刷碗。
孟传暗赞一句,小和尚有眼力啊.
室内静悄悄,只剩他与白宝二人。
他将新到手的心经咒法收入腰牌,一会儿回房间再去研究。
佛理考校过关,正巧还有一事,要请教白宝师傅。
孟传正欲开口,询问龙华树下求取未来佛果的相关忌讳。
白宝却率先察觉他心思,先道:
“对了,你前些日子下魔巢,有所不知。
少室后山,龙华树所在的竹林,近日封锁,任何人不得进入。
因玄牟方丈归山,正在其中闭关,向未来佛借力,以除太行之魔。
你若想尝试求取龙华树下佛果,恐怕要等些时日。”
白宝看出孟传归心似箭,也是提前打好预防针。
孟传闻言,心中了然。
和当初在武当时候,陈抟掌门向真武大帝,求取荡魔神力时候一样。
仙佛并非“无用”。
碰到事儿了,自是能派上用场,尤其是那些香火力量强盛之仙佛。
借来法力,以除大魔。
除魔事关重大,他自然不会因个人需求而干扰大局。
但他心中尚有担心,经过赤厌与赤戾这叔侄俩一事。
他对于“天魔界”,也就是二魔口中的“寰宇界”,了解更深。
山脉低语恐怕在寰宇界也是位了不得的存在。
气血武道发展的晚,人间力量与寰宇界相比较,尚且羸弱。
这太行老魔,怕是不好相与
孟传沉吟片刻,问道:
“白宝师傅,我在这次任务当中,知道不少寰宇界内幕。
【山脉低语】实力非同凡响,大圣出手,能否镇压?
还是需破第八大限的赵临渊前辈出手?”
白宝神色惊讶,没想到一次任务,竟让孟传知晓如此多的“天魔界”内幕。
“寰宇界”一词,多是了解神庙之效,可传送至此界的武道宗师,才会了解一词。
这等辛秘都能知晓,看来孟传这次任务,确实波澜不小。
白宝微微摇头:
“【山脉低语】之本体,乃寰宇界中神山成精,高度足过百万丈,庞大无边,是人间天柱山、珠穆朗玛山数百倍。
经大圣们在寰宇界调查得知,其原先就是一死物,后被上昊【活化】,添为侵略人间暗中的【最高统帅】。
若让其走出魔巢,再破除维度隔阂,唤来寰宇界中本体山脉,彻彻底底镇压人间。
这也是为何,必须要尽快对其动手的根本原因。
到那时候,自是人间倾覆之时,【达摩克利斯之山】高悬头顶,大圣要出手、天王亦要拿命填,至于谁才是挽天倾者,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