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4章 皇帝的调虎离山之计(2 / 2)签不了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哇,我算是听明白了,你们个个都有事干,个个都是尚书,你们这事难道就非得今天干?!”孙承宗脖子都气红了。

“唉,稚绳,消消气,消消气,我陪你去还不行嘛!”袁可立急忙站出来做和事老,他刚才也想开溜的。

几人分道扬镳,毕自严刚一回到户部,整个人顿时傻眼了:“这人呢,户部的人都去哪了,我户部的几百号人跑哪去了?!”

与此同时,隔壁的兵部尚书朱燮元也正看着空了小半的兵部,陷入了沉思。

“有人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朱燮元敲了敲桌问道。

“堂翁,这人都让陛下给借走了。”左侍郎杨嗣昌回答。

“那你们怎么不去?!”朱燮元又问。

杨嗣昌闻言,低声道:“兴许陛下不信任我等,堂翁,你不也没去么?!”

朱燮元眉头瞬间皱起,看着杨嗣昌,厌恶道:“这样的话,不要再让老夫听见!”

……

西城都城隍庙前成方街,大量的和尚、道士被军队压着,像赶羊一样赶到了这里,其中甚至还有十几个头顶白布或者举着十字架的。

大明影响力最大的宗教是佛教,京城以及城郊有上千座佛寺;道教在嘉靖时期发展得比较迅速,但也不及佛教势大,京畿道观大概有二百所,并且每一座道观里面道士的数量不会太多;

除此之外,利玛窦在宣武门外建了个小教堂,朱由检敕赐牛街礼拜寺,北直隶有三十多家大型清真寺。

“法禅,系法源寺维那,原名牛棒槌,万历三十八年从礼部僧录司购得度牒。

皇帝有令,遣散僧道,回购度牒,你的度牒销了,以后归入民籍,需要正常缴纳役赋,种田的话要缴田赋。

这是回购银,你拿着,然后在这边签字画押。”户部胥吏李典面无表情地说道,并将一个小银元宝搁到桌面上。

“大人,这数不对啊!贫僧当初买度牒花了十二两银子呢,你这怎么才五两银子啊!”

“那我不管,户部的账上收到的就是五两银子,有差价那也是中间人弄的,不干朝廷的事,你可以寻他去!”李典冷漠道。

“大人,这都十几年了,我上哪找人去啊?!”

“呵,那我就不知道了,下一位!”李典挥挥手,几名衙役从旁窜出,将牛棒槌拽走。

“别,别,几位差人,我的银子掉了!”牛棒槌死死握住银元宝,小心翼翼地往怀里放。

他在法源寺当维那,少说也捞了三百两银子的身家,可现在这些钱全被朝廷给缴了,这五两银子就是他现在的全副身家了。

如今大冬天的,他们无处可去,怕不是要被冻毙于道!牛棒槌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渺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