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屠杀鱼人(2 / 2)豆浆配牛排
他没有废话,直接开口:“鱼人问题已除,我们的港口建设也该进入下一阶段。”
来自赤潮城,麦克为首的工匠团十数人站在一侧。
路易斯说道:“曙光港不是一座纯粹的港口。它要成为海航线的节点,也要成为赤潮领最早的沿海城市。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只要挖港池、造船台,还要建仓库、住区、工坊、商集。”
他指着案头地图的几道圈线:“第一步,仓储区和工坊区两周内必须出雏形。
市民居住区必须跟进,先搭建赤潮式圆顶穹屋,半个月内给首批工匠住进去。”
麦克立刻应道:“建材从赤潮城已调运,起重吊机昨日已完成组装,轨道车今早试运行……若雨势不大,我们能做到。”
“人手方面?”路易斯问。
“两百二十名熟练建造工匠,另有三十名机匠、七名锻工。”麦克顿了一下,“他们知道怎么干,但还需一份明确的施工节奏表。”
路易斯点了点头道:“你们分工清楚,时间表明天早会贴到各工区入口。每两日一次巡检,奖罚按时发放。”
他顿了顿,看向众人强调道:“这是第一座面向海洋的城市。别把它当作港口营地来建。”
众人连忙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会后众人纷纷离开,路易斯留在原地,看着墙的港区草图,像是在看一座尚未落成的城市。
…………
港口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靠近堤线的那片高地已经聚起了一队身影。
麦克背着工具包,左手拿着折起的图纸,右手夹着几面标旗,步子不大,却走得快。
身后是几名赤潮城随他一同赶来的工匠头领,每人身都挂着测绳与标桩锤,边走边低声议论。
“这地方地势不错,背风。”
“土层紧,打地基省劲。”
“附近就能设船卸口,转运路线短。”
走到高地正中,麦克停下脚,抬手一挥:“以这块天然岩石为点,西段为仓储,东段预留市集地。”
几名工匠立刻分头行动,有人洒下石粉划线,有人拿出旗桩逐点测距。
脚踩在湿土,一行行折线渐渐勾勒出区域轮廓。
麦克抬头望了望港池方向,风从那边吹来,带着一点点咸味。
他随口补了一句:“仓库尽量贴港池近点,卸货方便。集市挪到那边,开阔、朝阳,日后好做生意。”
一旁年轻工匠笑了笑:“你连人家卖摊位的位置都想好了?”
“领主说了,这里不是临时码头,是一座未来要站得住的城。”麦克头也不回,“没脑子就赶紧回去。”
说完他已踩进下一块地段,一边比对坡度一边嘀咕:“这边排水自然,不用挖太深,回去叫木工队按赤潮仓样图备材料。”
工匠们你一言我一语,不再像初来乍到时那般拘谨,连测量时也多了些轻松的笑声。
…………
港区西段,蒸汽绞盘的咔哒声此起彼伏。
一根粗大的岩石基石在滑轨吊机缓缓升起,稳稳移向新划定的仓库地基。
齿轮搬运车后座还坐着一位光头工匠,双手抱着木梁,跟着轨道一点点滑动,脸挂着不自觉的笑。
这是曙光港第一次启用滑轨吊机和齿轮搬运车,赤潮工匠团带来的新技术。
这套装置由赤潮工匠团在主城改良完成,原型出自路易斯亲手绘制的草图。
滑轨吊机沿着地面铺设铁轨,吊臂前端设有绞盘与滑轮,依靠蒸汽绳轮驱动,将重物平稳送至数十步开外。
而齿轮搬运车则更为巧妙,人力转动前轴,带动内部齿轮比率,辅以轻型蒸汽助力,便能将整块岩石稳稳运送,无需数十人齐拉。
“比肩抗轻多了……”一名搬运劳工哈着气,看着吊机把整根龙骨级大梁稳稳落入标记点,“这玩意儿,真是怪物。”
“不是怪物,是赤潮造的技术。”另一个人笑了笑,把装配绳钩固定,“你还没见蒸汽工坊里那个怪物。只烧柴,就能转动整整三间锤房的铁锤。”
中午时分,路易斯骑着马巡视至此。
麦克刚准备命人铺设一面仓墙,却被他当场制止。
“这面太低,靠港池太近。”路易斯扫了一眼图纸,语速不快,“必须加高两尺以。冬天潮水逆流,再加盐雾,轻则腐蚀木料,重则底层浸水。”
他翻开本子,指出三处问题:“底座垫木要做双层排潮,墙体用绝热隔板,外层刷树脂。没条件就找赤潮城配料。”
麦克沉声应道:“明白。”
他转头招呼人撤下刚才的材料,吩咐:“所有已铺底基检查一遍,今晚返工。”
傍晚工人们在暮色中换新批次的加高基石,把旧料码回堆场重新整理。
没人抱怨,这不是浪费工料,而是在为未来做打算。
而在东段另一侧,未来的生活区预留地,气氛比其他施工现场更加轻快。
“这里将来是酒馆。”路易斯站在一块坡地,对麦克说道,“旁边是澡屋和戏台。图纸让木工队画,但位置先定下。
要让人留下来,就必须有地方让人吃饭、喝酒、洗澡、看表演。”
麦克点头后立刻吩咐木工们设标桩。
不远处,有年轻工匠听见要建澡屋,咧嘴一笑:“真要搞澡屋?我还以为这辈子只能去赤潮主城洗热水了。”
有人在仓库门柱刻出太阳,下方还画了两道波浪纹饰。
那是曙光领的标志,代表太阳与海潮。
再远些的施工围栏,挂起了几块用废木板刻的小牌子,面歪歪扭扭写着:
“港成安居”、“早日开张”、“愿家人平安来此落脚”……
这些并不是路易斯安排的内容。
是某位不识字的小工自己请人代写后挂,其他人看了也学着写了几块。
随着时间过去居住区的轮廓已经显现。
几栋雏形木屋依次搭起,屋顶覆盖着双层防潮木瓦,墙体外刷了树脂浆,门框是赤潮风格的圆拱结构,门还刻着曙光纹饰。
麦克亲自领着工匠们检查结构,一边擦汗一边说:“先按这个标准,接下来一排排盖下去。”
旁边几个年轻工匠抬着木板,经过时忍不住停了一下。
他们看着那屋子,眼里泛着从未有过的神色。
“有些像赤潮城那边一样了……”有人低声说了一句,语气有点飘,有些不敢相信。
“我去年住过那种屋子,冬天温暖如春。”另一个笑了笑。
接下来的施工节奏明显更快了,有人主动留下加班,有人把木屑扫得干干净净。
到傍晚时,港口边的篝火升起,一名老工匠抬头看着高地的穹屋雏形,默默在围栏下摆了一块新的木牌。
牌写着“赤潮之主保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