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秋黄瓜(2 / 2)新科奶爸
第278章 秋黄瓜
也就在邓绥和寇淑为未来仔细筹划时,邓寇两人都念念不忘的寇氏探险船队在绕著日本群岛转了一圈后,终於返回到朝鲜半岛西海岸,与东朝鲜公司的船队会师。
出海的时候总共五条船,儘管走的是海岸线,但返回时也只有三条船,一条船触礁,
一条船遇到了大风浪沉没,幸好是在沿海活动,要不然其他三条船也未必保得住。
人员伤亡同样很大,五条船加起来八百多人,到此时也只剩下一半,其他人要么因为种种原因死在船上,要么死在大海中,可以说损失惨重。
不过这一次探险好处也非常大,首先是搞清楚了日本列岛是四座大岛组成,而且还有很多附属的小岛,同时搞清楚了四座大岛上都是没有开化的小部族,连国家都没有。
按照指点,確实在西海岸附近一个小岛发现了金矿,还找到了狗头金,而与那些部族交易时,询问他们有没有狗头金,竟然有不同地方的几个部落拿出了狗头金,这说明这些大岛上也產黄金,不过要想找到,还需要时间。
中国人虽然重视黄金,但更重视土地,而这一次对日本列岛的环绕旅行,他们打听了一番,了解到四个大岛虽然多山地,但但也有几块沿海平原和牧场,当地的土著刀耕火种,生產力低下探险队还报告,在四个大岛的北面也有一块深入大海的岛屿或者半岛,不过极北之地相当寒冷就没有继续探寻,而在最北面大岛的东北方向也发现几个小岛,而在最南面的大岛也发现了几个小岛。
按照出航前的命令,他们都刻石纪念,写上大汉元兴五年到达此处,又按照皇后交代写上此岛为汉土,外人不得凯。
当探险队首脑寇氏门客周武一一匯报清楚后,又展示了这一次交易到的狗头金、硫磺、白珠、青玉后,大汉朝廷新任命的东朝鲜謁者邓遵兴奋无比,有黄金、硫磺,有平原,光光这三物就值得大汉收为郡县。
有黄金,有平原,汉军就可以驻扎屯垦,移民百姓,而多处有硫磺,自然解决了燃眉之急,谁能想到堂堂的大汉最主要的硫磺產地竟然在西域,这直接影响了汉军装备火器..
此时东朝鲜公司在三韩之地的征伐已经陷入瓶颈,虽然东朝鲜公司战力不俗,虽然这两年不断有流民被运到三韩,但汉人数量还是不够,即便有一些部族已经投降,但还是有不少部族躲在大山中,不断袭扰,东朝鲜公司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过搞不定山区,平原问题基本解决了,韩国的平原大多处在河流的下游,是典型的衝击平原,东朝鲜公司通过海船往来,调动物资容易,所以连番廝杀后,前世韩国的四大平原汉江、湖南、金海和全南已经被东朝鲜公司控制。
虽然三韩各部不断袭扰,但没有了平原,三韩各部在山区没办法长期支撑,东朝鲜公司只要卡住要害,时不时来一出突袭,山里的三韩各部自然会不断衰落。
既然三韩的威胁已经不大,东朝鲜公司的重心自然转移到种地,这些平原大已经有不少开发,开发的难度自然低,加之气候与中原非常类似,所以冀州过来的流民相当適应,
死亡的人数並不多,又有很多土著奴隶可以干活,加之永元稻和的推广,所以东朝鲜公司的粮食和產直线增加。
隨著粮食和產量的不断增加,东汉政府对东朝鲜公司就更加重视,道理非常简单,相比於从內地陆运粮秣给右北平、辽西、辽东、乐浪、玄等郡,东朝鲜海运这一类物资的成本实在太低了。
东朝鲜公司上报后,邓绥就同意东朝鲜公司每年上贡的钱粮,不必入京,直接运送到幽州东部诸郡,回程时再运输流民,朝廷这一块的拨款减少,自然可以更多的賑灾,至於朝廷和各家的分红,就用东朝鲜公司运到汉地的奴婢抵帐鲜卑起家於东北,东鲜卑势力庞大,高句丽虽然灭亡,但还是有残部活动,再加上各种奇奇怪怪的部落,汉廷在东北地区的控制力一直不怎么强。
主要困难一是北方胡人不断骚扰,边郡人口不足,二是物资运输困难,此时北方运河没有通,官方也没怎么组织海运,没有人口,没有物资,想控制住辽地自然很难。
而隨著东朝鲜公司的发展,物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通过海运把三韩各个平原的物產运到北方,若是遇到战事,也可以海运士卒,汉廷对东北的控制力自然提升了不少,国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小了很多。
实实在在的利益摆在那里,所以朝野上下已经没多少人再指责东朝鲜公司,相反摘桃子的人不断出现,立刻有人提议设置郡县,邓后和寇淑商议后,以三韩叛民较多为由,否决了收三韩为郡县的提议,但同时又任命邓遵为东朝鲜公司謁者,以加强监督。
通过东朝鲜公司和乐浪郡的运转,邓后发现公司模式似乎更有利於汉廷,若是大汉实实在在的郡县,一旦丟失了,汉廷不管吧,被文武大臣指责丟失了土地,可若是管理,该死的,必然会亏空一大堆。
本书首发1?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可公司就不一样了,朝廷设公司就是为了赚钱,公司与胡人纠缠,能赚到钱,就继续干下去,没利就撤销公司,换另一个地方,减少了太多麻烦,所以她还试探性的询问大臣,乾脆咱们废除了乐浪郡,改成乐浪公司如何,不过这个提议被大臣们打回去了·
一旦改成公司,自然就少了一大堆编制,主持朝政的张禹等人自然没办法交代,不过张禹也同样看出了公司制度的灵活性,现在朝廷刚刚开闢的西海郡丟了,短时间內没办法恢復,按照张禹的建议,以后就算恢復了,也还不如叫西海公司算了,邓后点头认可!
得三韩之地好处这般大,但代价少之又少,不管是大汉朝廷,还是东朝鲜公司的目光自然瞄向了日本群岛,在寇家的探险队绕岛航行的同时,东朝鲜公司的贸易商队也不断前往倭国,对九州岛一带的了解也加深了不少。
不过东朝鲜公司了解后相当头疼,靠近三韩的大岛多山地,想要征伐的难度不小,他们也派船队搜寻平原地区,现在听到有好几个平原,邓遵终於放下了心,有平原就好,若是气候宜人,那就开垦成土地;气候不好,那就放牧,左右都是赚得!
此时已经是冬天,渤海已经结冰,船队很难沿著海岸线返回本土,不过此时大汉的驛站早就修到了三韩,所以东朝鲜公司派出快马向朝廷报告,一个多月后,这份重要的奏章到达了尚书台。
邓绥看到后,十分高兴,有黄金可以增加朝廷財力,有硫磺可以增加军力,有平原可以放牧种地,迁徙流民,所以她立刻叫来了寇淑,表示有必要成立倭奴公司。
寇淑笑著说道,“母后,倭奴国公司太难听了,此地既然有黄金、硫磺等重物,又是长条形,如同一条秋黄瓜,此四岛可名秋黄群岛,四个岛北面那个叫做秋黄北岛,最大的叫秋黄大岛,南面两个小一些的秋黄中岛、秋黄南岛。
新成立的公司就叫秋黄公司,可从东朝鲜公司调一些人过去,现在朝廷財力有限,可徵募天下豪强出钱,共同开拓秋黄群岛,用这样的方式让豪强们出钱粮,想来也是愿意的!”
“秋黄公司,这个名气俗了点,不过能多得一些黄金也是好的,就叫这个名字!”邓绥也不怎么在意,就拍板定了下来,但她还是有些担心豪强们不愿意出钱。
寇淑笑著说道,“朝廷发现的那个海外小岛,既有金矿,那就拿出来开发,朝廷可对外公开,允许天下人浮海前往淘金,等各大家族看到有人淘金赚到钱,自然愿意入股!”
“淘金不易,若是那些人亏了钱又当如何?”
“若是能够赚到钱,不用朝廷催促,必然有无数人前往淘金;若是亏了钱,那些人出海,回不去,秋黄公司也能落下不少移民,这些移民可以拉到秋黄岛发现的平原上屯垦!”
“发现了金矿,朝廷还免费开放,岂不是亏了?”
“有舍才有得!”寇淑笑著说道,“我大汉也有不少金矿,但金矿有大有小,大金矿才值得朝廷注意,小金矿又何必在意?可对外宣布允许免费淘金五年,若是金矿不大,五年就差不多了;若是大金矿,五年时间也基本搞清楚了,朝廷再接手就是!
这几年天下多灾,听到有金矿的消息,愿意赌一把的人应该有不少,朝廷虽然允许彼辈免费淘金,但这么多人过去,吃饭穿衣用具都有问题,秋黄公司和东朝鲜公司高价出售这一类的物品也能赚不少钱,何必担心没有收入?”
邓绥听完,再无疑虑,“就按照皇后的想法来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