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6章 深明大义(1 / 2)新科奶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深明大义

寇釐白了一眼闺女,得不到好处,好好得提这种缺德的提议干什么,你这么说马家以后怨恨的是你,反倒可能对邓氏趋炎附势,好处一点没有,坏处一大堆,真是何苦来哉!

所以会议结束后,寇釐想了想,以匯报家中事务为由,来到了章德殿,刘胜和寇淑立刻召见他,邓弘、荀淑等几个文臣宦官和邓群等人也跟著一起出现,寇淑显得很开心,先是询问母亲,然后询问,“父侯,家中有什么好事吗?”

寇釐先是说贾氏身体不错,然后有些扭捏的说道,“臣的侍妾何氏生下了一女,臣名之莹!”

寇淑微微一愣,她想起了梁女莹,好像也是梁太后入宫后她爹生得幼女,咋就这么巧合的,名字都一样,嗯,不要乱想!

寇淑与母亲贾氏关係,挺好,对这件事也算不上多高兴,他点点头,“本宫当姐姐了?挺好的,本宫会准备一些赏赐!

不过不管是袭弟,还是莹妹,父侯以后都要认真管教,一定要以竇氏、阴氏的下场为鑑,袭弟是駙马,前途不用发愁,但若是终日混跡宫廷,不知民间疾苦,也不是什么好事,要多多带他前往庄园,看看黔首的疾苦,绝不可奢侈。

吾寇氏女一定要仁惠贤德,未来莹妹年岁稍大,本宫会派人教诲,孩儿在宫中见过阴废后自杀前的悽惨之相,每每想起都感慨无比,发誓一定要管好族中女子—.”

虽然是女儿,但寇淑是皇后,在朝为君臣,寇淑说得也非常在理,也是爱护弟妹之心,寇自然也要郑重谢恩称是。

寇釐想了想,又说道,“兄长的身体稍稍弱了些,每年总要生几场病,真让人不放心,兄长的饮食一定要注意,要按照食谱————“”

刘胜此时插话,“朕一直在按照皇后的食谱调理,妻兄身体比朕好,想来很快会调理好的!”

寇釐自然要再次行礼,感谢帝后关心,寇淑点点头,接著说道,“標兄给本宫来信说今年江南有旱,並无大水,不过芜湖屯垦地都有水渠,无乾旱之忧,那些撒了鸟粪石肥料的田地永元稻长势喜人。

现如今多个州郡有大水,不仅仅朝廷要南粮北运,吾寇氏也要带头,把今年收穫的芜湖以及各地存粮,粮食运到洛阳,若是朝廷粮秣不够,寇氏当立刻捐赠给朝廷,不要在乎钱,对外戚家族而言,维持一个良好的形象胜过一切!”

寇釐再次行礼称是,他並没有任何反对作为外戚,根本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他有五千户封地,还有无数文武大臣的孝敬,坐在家里就有亿万钱財,所以他自然不在乎捐赠一些粮食。

不过他还是有些不理解寇淑的小心翼翼,“一岁丰收,一岁歉收常有之事,现如今又有永元稻这等良种,皇后不必太过担忧,朝廷挺过这一关不难!”

“本宫不是担心今岁洪灾,而是担心朝堂!”寇淑摇摇头,劝说起来,“好不容易逼迫三老会议通过释放奴婢、加征奢侈税等提案,出了天灾,必然有人要妖言惑眾,反对改革,一旦朝廷停止改革,这必然会引起天下有识之士的不满,甚至有可能引发民乱。

也肯定会有人打著拥护陛下亲政的名头,诱惑父侯,这表面看起来对陛下是好事,但陛下体弱多病,读书时间不长,对很多事情不了解,陛下真要亲政,不仅与母后交恶,实际上管不了太多,若是效仿先帝,终日劳碌,也影响寿命。

父侯不过中人之才,又无邓氏大汉第一功臣家族的三代积威,想辅佐陛下,稳定住大局同样很难,到时候內与邓氏成仇,只能由著那些人摆布,何苦来哉?

大汉的皇帝和执政大臣责任太大,大汉一百多郡国,六百多个县,边疆又有无数胡人时不时题,各种事务多如牛毛,母亲是大汉一等一的贤后,得先帝手把手教导,又有邓氏三代积累,方能能够稳定江山社稷。

若是母亲撒手不管,陛下真得能接过这么大的盘子吗?哪怕有臣妾和父侯辅佐,也十分困难,万一执政不当,引发內乱或者胡人入寇,陛下对得起先帝的重託吗?父侯对得起陛下吗?

孩儿以为,当此之时,邓寇两族要以大局为重,拥戴母亲和陛下,团结一致,方才能挺过难关,等再过几年,陛下学习有成,对家国天下事都有一套成熟的见解,先从简单的事务接手,一步步接过朝政,千万不要著急!”

寇淑这么一说,寇釐则俯身说了一番表態的话,在场的人都若有所思,不过寇淑明显看到邓弘脸上有一些异样,估计邓弘也想不到皇后把事情挑明了!

小皇帝则想起了自己的身体,微微咬了咬嘴唇,他明白皇后不放心,皇后借劝说丈人来劝说,当著丈人和隨从大臣们说,就是让他们不敢掺和亲政之事,而没有他们的支持,

自己想亲政也绝无可能·

虽然寇淑说得在理,但不知道为什么,刘胜就有些不太舒服,父皇能做到,朕就做不到吗?就算朕身体不好,皇后这般聪颖,我们两个人还不如父皇吗?为什么皇后非要公开这般说?或许是因为皇后是邓氏的妻侄女?

小皇帝猛得心中一跳,皇后对朕这么好,朕怎么会怀疑皇后呢,但怀疑的种子一旦播下,就再也消除不了!

寇釐被寇淑提点过好几次,身边的门客也都告诉他不能著急,而目前他虽然没有掌握大权,但权力也不小,他还是满足的,所以他自然认为小皇帝起了亲政的心思,而女儿心中反而更忌禪皇帝。

只是邓后这个人权欲很重,天知道她想干多久,而邓氏那帮子人势力也很大,未来女儿真得能顺利接过权柄吗?

荀淑不知道寇淑的心思,他是很聪明的人,通过皇后的说辞,他已经意识到皇帝应该是起了亲政之心,不过皇后应该是不同意,只是皇后借看劝说左將军的机会这么公开捅出来,绝对不可能是无意,那就是有心,应该是警告他不能掺和皇帝亲政一事!

荀淑是聪明人,当然明白邓氏不可能轻易让权,小皇帝万一乱折腾,搞不好反而会招来打击,得不偿失,而他们这些人若是掺和进来,更是没有好下场,看来必须离开宫廷,

下地方为官了,今天皇后这番话后,太后应该会同意他出外为官就在眾人沉默之际,寇淑也在思索,她知道这样说,小皇帝或许会不高兴,但还是要说,她並不畏惧小皇帝,但她怕小皇帝背著她乱来,与其靠自己看著,还不如让邓后加强看管。

至於小皇帝的安危,寇淑反而不是太担心,邓绥毕竟是太后执政,皇帝又不是她亲儿子,有些事情她不敢过分,皇帝起亲政心思怎么了?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她本来就是代理,不到万不得已,她也根本不可能干出杀皇帝的事情寇淑相信,邓绥此时一定在怀疑寇氏有异心,想甩开邓氏,辅佐皇帝亲政,而且越是危机关头,邓后越不安,这是政治本能,与其邓后疑神疑鬼,万一高出事情,还不如她当眾挑明,表明立场,打消她的疑虑。

这样做的好处,除了安抚邓氏,让邓氏加强对小皇帝的看管以外,首先是自保,她不敢保证亲爹不犯傻,万一寇氏变成上官桀第二,她凭藉邓氏妻侄女的身份以及过往种种功劳,怎么也不至於被废。

其次自然是告诉荀淑等人不要下场,而他们不下场,寇釐胆子也不是很大,就算有一些小动作,邓绥也不会怎么样,双方就留下迴旋的余地另外还有一层,若是邓氏搞过头了,寇淑也方便转向,我都说成这样了,你们还乱来,打压,那就是你们的错!

总体而言,捅破这层窗户纸,对寇淑有利,所以她毫不犹豫的干了,但同时从邓绥的遭遇来看,寇淑越发认识到有一个亲儿子的重要性,如果是亲儿子,太后干政,不高兴也得忍著,难道你还敢不孝顺吗?但便宜儿子就不行了!

不过每每想到这里,寇淑心中就是一阵恶寒,而且这个时代生孩子也很危险,但不管怎么样,相应的准备工作必须有了,必须谋定而后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