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8章 客户登记(2 / 2)新科奶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8章 客户登记

清晨,雄鸡报晓,唤醒了还在睡梦中的杜老汉,杜老汉起身,擦了擦脸,便扛著农具走向田间。此时,东方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清新的空气里夹杂著泥土的芬芳。

杜老汉开始除草、鬆土、浇水,精心呵护著每一株麦苗,他深知,这是一家人的希望所在,直接关係到一家人能不能吃饱饭,有没有余力再开垦一些土地。

在田间劳作的间隙,杜老汉偶尔会直起身子,擦一擦额头的汗水,望向远方,过了黄河,过了中条山,那就是河东,他魂牵梦縈的家乡。

一场大水什么都没了,想卖田地都卖不出去,已经山穷水尽的他不得不渡过黄河,往洛阳逃亡,老婆子得了伤寒,拉肚子死在路上。

更悽惨的是,在弘农山路上行走,被贼人劫掠,隨身財物甚至连闺女被人抢走了,小儿子,他最喜欢的小儿子肚子里中了一刀,临死前,抓著他的手说,“阿爹,我不想死!”

他和大儿子千辛万苦来到了洛阳,被朝廷安置在这广成苑,朝廷提供种子、口粮、耕具,也租借耕牛,最初三年免除租税,但此后就不同了,每年一半產出要交予朝廷。

这开荒哪有那么容易,到处都是蒿草树木,需要烧荒砍伐,费时费力,每日两餐需要买盐,要不然路都走不动,需要盖挡风遮雨的夯土房子,生病了需要医药钱,祭祀也需要钱,打点广成苑內的官人要钱,哪一样都不能少!

幸好山林池泽也允许贫民自由采樵渔猪,父子两个拼尽全力,才在这广成苑站稳了脚跟,有了夯土房子,大儿子也在冬天娶了一个流民女儿为妻,並在来到广成苑的第三年一举得男,杜家香火得到延续了!

不过杜家还是很难,朝廷要盖宫殿、修陵墓、修水利道路、看仓库都要上工,要是一个不小心,被砸死了,受伤了,也是白白死伤。

幸好这两年有了永元稻和,他的日子好过了不少,但每年要把一半收成缴纳给朝廷,辛辛苦苦干一年,几乎没剩下什么——

杜老汉自然不想被朝廷这么盘剥,他想回乡,可大儿子去了一趟老家,发现大水之后,田地都被人占了,是前汉时期出过大將军的卫家,他们怎么可能斗得过,难不成要一辈子这样吗?

杜老汉擦了擦眼泪,长嘆了一口气,又抓了一把野菜,交给大媳妇做饭,她又怀了身子,可又没什么可以补身体的,只能这么硬扛著日上三竿,杜老汉扛看锄头返回家中,刘老汉的家处在一个屯堡边,屯堡属於朝廷的建筑,据说住著少府派遣的贵人。

杜老汉的家自然也不可能是后世什么四合院,一进,两进什么的都不可能,大汉盖房子需要的砖头属於陶器,在汉代仍然很贵,所以杜老汉这一类的普通老百姓都是夯土,房子,也压根没有什么隔间,他家中养得十几只鸡还有一只狗和猪並没有严格隔开。

刘老汉刚到门口,在石头上坐下,就看到刘大夫和两个官差模样的人走了过来,杜老汉立刻佝僂了腰,搓著手,快步向前,老远就打招呼,“刘大夫和两位贵客上门,请进,

快请进!”

刘大夫拥有第五等民爵,大夫,也称为五大夫,所以大家都尊称他是刘大夫,而在大汉,官府根本管不到每一个小民,直接对接的是拥有大夫爵位的人。

男女老少百人配一个五大夫,由五大夫统计授田、人口等与税收有关的信息,並由五大夫组织杜老汉等人参加各种国家组织的劳役,大汉朝廷的邸报,还有现在出现的报纸,

一般顶破天也只是到五大夫这一层。

杜老汉一字不识,自然也不可能直接和官府打交道,他需要通过五大夫与官府打交道,所以这个时代的五大夫,就相当於明清时代的族长,民国的保长以及新中国的村支书,是帝国的统治末梢。

对於杜老汉这些老百姓而言,五大夫就是天,可以得罪天子,但绝不能得罪五大夫,

所以杜老汉必须要討好刘大夫,更不要说刘大夫还带著官差,杜老汉心中不断打鼓,不过又有什么事情吧·

刘大夫號称是大汉天子的远房亲戚,是真是假不知道,不过大汉天子的亲戚太多,他只能是最低级的那种,刘大夫笑眯眯的说道,“杜翁,你的福道来了!”

杜老汉更加摸不著头脑,见他满脸异,刘大夫笑著解释起来,原来就在大汉最近大汉天子颁布制书,凡是在洛阳已经待了两年,且没有劣跡的人可以在洛阳上户口,成为大汉洛阳县的无地客户。

成为客户之后,杜老汉流亡没有报批等罪行被赦免,在老家河东原来拥有的民爵也被承认,当然了,这需要两边的官府做一些对接,河东郡取消杜老汉的户籍,河南尹这边则需要再增加一笔记录。

杜老汉也有了足够的活动自由,不需要被限制在广成苑,他可以前往洛阳三市做买卖,打打零工什么的,虽然过去也可以偷偷摸摸的干,但需要避让洛阳各路官差,现在可以放心大胆的做事,朝廷不会再限制。

洛阳城的无地客户还有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朝廷正在荆扬两州屯垦,鼓励各地无地客户前往屯垦,刘老汉號称拥有四等不更民爵,一旦核实,他就可以两州开垦最多300亩,

也就是三顷土地。

不过荆扬两州屯垦的难度比较大,前五年必须由朝廷屯田官组织屯垦,朝廷提供农具、种子和耕牛等物,而且朝廷特別优待,五年內免除一切租税,五年之后才需要缴纳税收。

杜老汉愣了半响,“老汉莫非在梦中,哪来的这等好事?”

“当今三圣临朝,不仅有永元稻和这等域外良种,也加恩於民,杜翁不必担心有假,还请告知家中情况,吾等需重新登记!”

“老汉年四十有二—”

税吏拿出隨身携带的笔墨,並在专门印刷的黄册上登记下了杜老汉的相关信息,这是大汉朝廷刚刚確定的客户黄册,包括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等。

因为客户居住的田宅一般未必属於自己,所以改成了登记暂时所居住的里以及其主要收入来源,杜老汉名万年,住在广成苑始至里,租赁公田为生,这些信息被一一记录下来..

在登记完之后,刘大夫拍了拍杜老汉的肩膀,“杜翁,这广成苑虽好,但毕竟是朝廷的林苑,哪一天赶人也未可知,你可以待一时,待不了一辈子!

杜翁可报名前往扬州安置,早到者可得不少田地,水田可种麦稻两季,旱地可种,只要扛过了几年,你的家业绝不比河东那会差!”

杜老汉有些犹疑道,“刘大夫说的甚是,只是老汉父子刚刚立足此地,小孙子还待哺,並无多少资財,若是前往荆扬,这一路上没吃没喝,如何扛得住,唉,对了,这荆扬两州不知在何处—”

“杜翁不必担心,朝廷並不是让杜翁现在就迁徙,可先报名,秋收之后再行迁徙,到那时,尔等多少有些財货,猪狗鸡等也可发售,想来也有一些钱財。

荆扬两州倒也不是很远,大部分行程可乘船前往,汝等只要安心坐在船內即可,哪怕是陆路行走,也有朝廷官军护送,若是资財不够,朝廷也可假若干粮食!”

杜老汉听完,欣喜之余,又有些纳闷,朝廷吃错药了吗?竟然给这么多好处,不过刘大夫说得甚是,这广成苑待不了一辈子,朝廷又有意赶人,想不走是不行的,只是一想起当初迁徙之苦,杜老汉文格外的不安,这日子怎么就这么难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