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左右为难(2 / 2)新科奶爸
第219章 左右为难
章帝时,土地兼併之风越来越严重,许多农民的土地为豪强地主所掠占,失地的农民除了依附豪强地主外,还有大批农民流落他乡成为流民,所以章帝於元和元年和元和三年两次詔令郡国“假民公田”。
假民公田是桑弘羊的创造发明,就是把郡国公田和上林苑的土地租借给或赐给贫民,
並给予生產工具,也可贷给种子、粮食和农具,免收田租,山林池泽也允许贫民自由采樵渔猪,也不收假税。
到了汉和帝时期,假民公田进一步推行,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假民公田很快也被地方官们玩出了。
假民公田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不怎么样的土地,流民又回不去了,大汉假著假著就变成了赐地,和汉初国家分配土地一样;第二种就是真正的国家土地出租,流民变成的国家佃户。
大地主大豪强们对於前者,自然就是侵吞,国有土地逐步变成了私由;而对於后者,
国有土地没有给急需的流民,反而给了豪强,豪强地主先变成二地主,从中牟利,等时间一长,国有土地慢慢就变成私田。
寇淑前世有太多太多类似的故事,她实际上压根不当回事,不过马上天灾人祸就要到了,她需要仔细盘一盘大汉的国有资產到底有多少,顺便敲打一下地方,为接下来的三老会议顺利召开做准备,国家可以妥协,但总要有一些进步太傅张禹反应很快,他立刻表示赞同,然后又点出了一大堆地方出现的侵占公田之事,认为汉廷必须做一些清理,他和寇淑的想法一样,为接下来的三老会议增加筹码。
大汉此时的高层,不管是太后邓绥,还是太傅张禹,亦或是太尉徐防,都想做一点事情,但又不愿意得罪太多的人,所以寇淑提出三老会议,他们都赞同,通过这样的会议形成统一的社会意识,然后搞改革,阻力要小很多·
不过这也制定了这一次改革只是流於表面,张禹当然不甘心,他想多做一些事情,就要抓筹码,徐防的破窗说是一,寇淑提议抓一抓国有土地流失是二。
张禹还特別指出大汉在淮南等地的屯垦,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国有土地被豪强占据,他提议派出六府太傅、三公、车骑將军和左將军分派属巡视各州,仔细检查国有土地,邓绥当即点头同意,然后就人事做了一番调整。
前尚书令黄香,非常得先帝欣赏,大家都有些嫉妒,所以在新帝登基之后,黄香被重臣们排挤到地方,一开始安排的位置並不是很好,不过他的能力大家都是认可的,张禹也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大臣,所以他被调整到张禹屯垦的重点九江郡。
车骑將军邓鷺则是大汉的副皇帝,这会自然要安排人,他推荐两位属吏,出自巴郡的茂才陈禪为扬州刺史,而大名士杨震更是直接安排为庐江太守。
这两项安排也十分顺利得得到了朝会的认可,寇淑不由得有些咂舌,杨震去年才被举茂才,今年就可以千太守了,这是什么样的速度?怪不得杨震硬生生熬到五十多,一定要被举茂才,要是走孝廉路线,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寇淑虽然对杨震不以为然,但对新任的扬州刺史陈禪还是比较认可的,这位老兄为郡中功曹,举善罚恶,做事很认可,益州刺史就让他做治中从事,负责举孝廉等事。
没过多久,益州刺史被人举报犯罪,受纳赃赂,陈禪坚持刺史没有问题,负责侦察案件的人,当然对他不客气,答掠无算,五毒全部用上,但陈禪是个硬汉子,神意自如,口供不变,硬生生挺到了最后,让刺史扛过了这一关。
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会喜欢陈禪,邓鷺自然不例外,担任车骑將军开府之后,就举荐他为茂才,为他的属,现在又让他担任扬州刺史,负责巡视。
这不仅仅是邓鷺有意提拔,也是寇淑在朝会前的要求,寇淑认为天气日冷,灾荒频繁,去岁无灾,今岁情况也还不错,但明后年就说不准了,到时候扬州新垦之地就可以安置流民,要求他安排一个人品好,能力强,敢於收拾豪强的扬州刺史邓鷺不可能完全相信寇淑之言,不过加强扬州屯垦,更多的生產永元稻总没有错,他爽快答应了,这就有了陈禪的脱颖而出。
寇淑觉得陈禪做过郡一级的功曹,州一级的治中从事,地方工作经验十分丰富,邓鷺这个安排不错,得仔细看看他干得怎么样,若是相当不错,未来可以重用就这样,通过这一次大朝会,汉廷敲定了三老会议的诸般细节,然后进行到执行阶段,在往关东各个人口稠密地区派遣大批官员检查官田有没有被侵占的同时,汉廷也对外公开了相应的提案,然后立刻轰动了大下。
这一次以五府名义公开的各项改革措施那是相当相当的激进,不仅要加强度田,大规模释放奴婢,甚至连土地累进税制、盐铁专营都重新拿出来了!
而为了让方案获得通过,负责孝廉考察任务的光禄勛周章连续找那些个名气比较大的孝廉谈话,苦口婆心的告诉他们要多为朝廷著想。
当然了,周章作为决定孝廉前途的光禄勛,对孝廉们也有含而不蓄的威胁,你们若是不配合朝廷,接下来的工作分配,你们看著办大汉的豪强们也不是傻子,他们当然明白朝廷这是狮子大开口,刻意製造种种气氛想尽办法逼迫地方豪强多让利。
不过豪强们也都看出朝廷怂包得很,若是他们真敢那么干,绝不至於又是三老会议,
又是孝廉会议,然后又允许王侯出席三老会议,还给他们投票权,所以在洛阳的各家孝廉都得到了各自都国的指令,大胆的抵制那些不合时宜的条款如此一来,那些个孝廉们压力立刻就大了,孝廉会议本来是一个很好地出头机会,若是引经据典,慷慨陈词一番,必然会引起洛阳各界的重视,但朝廷的要求与老家的要求完全不一样,这可怎么玩?
南阳人左雄少有大志,知识渊博,品性篤厚,誉满郡县,去年被举孝廉,来到了洛阳为郎中,看到这种局面后,他就给皇帝上书。
左雄先赞同朝廷的诸般政策改革,认为这是有利於天下的好事,但同时委婉得认为不能求治太急,然后说了一通孝廉遇到的窘境,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左雄建议从现在开始,就让孝廉们住在某地方,杜绝內外交流,然后听取朝廷的说辞,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得到各个方案的修改件.
邓绥把奏章递给寇淑,“这个左雄的办法倒是不错!”
寇淑看完之后,摇摇头,“孝廉会议的目的不仅仅是试探地方对朝廷诸般改革的理解,也可以试探这些孝廉是公心为主,还是私心为主。
同时也可以看一看孝廉们能不能很好的应对这样的两难局面,未来他们为官这样的事情会屡见不鲜,这对於人才选拔非常有利。
孩儿以为,这一次孝廉会议绝不能封闭,反而应该大肆传播,还要择其精华编纂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