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封赏(2 / 2)新科奶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 封赏

大汉的將军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位比较高,可以开府的將军,又叫名號將军,而其他没有资格开府的將军就是杂號將军,临事设置,事毕即撤。

名號將军有大將军、驃骑將军、车骑將军、卫將军和前后左右四將军,大將军位在三公上,驃骑將军、车骑將军、卫將军在三公下,而前、后、左、右將军,位在九卿下,不常置。

大將军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將军以本號领军的,各有部曲、校尉。

自太后临朝称制以来,竇宪以大將军执政,在三公之上,邓鷺以车骑將军执政,仪同三司,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作为车骑將军,邓鷺统领军队、征伐平叛、宿卫京师的职责反倒不是最重要的,他最重要的职责是辅佐天子,总揽国政。

理论上凡是天子能过问的,邓鷺都能过问,他是太后的哥哥,一般来说,太后不会否决他的提议,所以他事实上拥有重大事务决策权,,他可以处罚官员,他还可以管理皇家事务,而修正律歷、改正舆服等等,也是邓鷺来主导操作他还拥有非常广泛的人事权,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职位,不管是军队统师,还是府地郡县的守令,车骑將军都可以举荐,不存在任何局限,还是那句话,他是太后的哥哥,

只要他举荐,就不至於被否决。

车骑將军所开幕府属不如大將军,但也有几十人之多,很多人看起来职务一般,但一旦获得邓鷺举荐,最起码是从县令开始,若是名气大,直接担任两千石的太守也是可以的.

某种意义上,此时的邓鷺就是大汉的副皇帝,只要他愿意,他可以为所欲为做任何事情,当然这只是理论,他毕竟是人臣,有些事他干了,接下来的反噬他就未必扛得住。

邓鷺也很清楚自己的妹妹的能力和性格,所以他比较老实,並不自作主张,一般事务都会听取分管的九卿、尚书令和各尚书的意见,然后与同参尚书事的张禹、徐防討论,再报太后批准下达詔令。

而重大事务就更加谨慎了,在听取主管部门的意见后,他会照此五府会议討论,得出处理意见后,再报太后批准。

对於表现出了极强政治能力的大汉皇后寇淑,邓鷺也非常尊重,凡是寇淑要求的,邓鷺都会迅速做好,隔三差五还要做一做匯报,几如对待太后一般恭顺。

而遇到重大事务,若是太后没有召见寇淑,邓鷺甚至还会主动提议听一听皇后的说法,皇后可以推辞,但他不可以不问。

如果套用后世的说法,邓鷺明明可以搞清一色,一家独大,可他却很有民主作风,主动推动了大汉的集体领导,加上为人低调,对家中子侄管束很严,所以上任一年多以来,

邓鷺的口碑相当的不错。

风光无限的大將军竇宪过世不过十来年,很多人还记忆犹新,本来大傢伙怕再出一个竇宪,但现在看来邓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大傢伙自然鬆了一口气,所以前些天有人上书言邓鷺的功劳,也不完全是吹捧,而是他搞得还真不错。

前世邓氏兄妹两次册立皇帝,两次都违了大臣的心思,又连续遇到天灾,在非常在意天人感应的大汉,这在大臣们看来就是老天爷生气了,所以邓氏兄妹即便战战兢兢,辛辛苦苦的干活,很多人也不配合,甚至有人认为不是他们瞎来,哪来的这么多天灾。

现在则恰恰相反,刘胜是太子登基,名正言顺,而这一年多也没遇到什么大的挑战,

而隨看永元稻、等优良农作物的不断推广,中枢的財政问题也迅速解决,豪强地主和普通百姓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好处,所以执政者邓鷺自然得到了不小的认可。

虽然也有一些人瞧不上邓鷺的能力,认为他是走了狗屎运,永元稻、这一类的东西都是皇后搞出来的,要不然他的日子不会那么好过,但以结果论英雄,邓鷺的声望不断提升是不爭的事实。

形势大好,理所当然的要进行一些封赏,要不然大傢伙工作也没有热情,而且邓京重病,时日不多,兄妹俩都觉得必须给二哥留下点什么,所以在大臣上书后,太后邓氏定论要进行一次封赏,並以皇帝名义发出。

首先封赏的自然是邓氏兄弟,作为太后兄弟,这两年忙来忙去,封侯理所应当,去年正月旦大朝会不合適,现在自然合適了。

毕竟不是开国之功,万户侯自然太夸张,不过如梁氏兄弟,封五千户侯还是可以的,

所以最后敲定邓鷺上蔡侯、邓京济阳侯、邓喱叶侯、邓弘西平侯、邓间西华侯,食邑各五千户,邓鷺功劳格外大,再加一千户食邑。

邓家兄弟五人同时得到封赏,皇后家族也得给好处,这不仅仅是邓寇友好,也和皇后的大功有关,没有皇后敏锐的发现永元稻和,大傢伙的日子也不好过,皇后不需要加封,寇氏自然要加封。

生父寇鰲则恢復了祖上的雍奴侯,为五千户封地,皇后之弟,寇鰲次子,內定的駙马都尉寇袭,则如祖先一般,小小年纪就被封为芜湖侯,拥有1500户的食邑。

寇鰲不仅仅父子同时封爵,职务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寇鰲被提升为左將军兼少府卿,成为左將军之后,寇鰲就拥有了开府之权,他手里有几十个属吏可以安排手下人,也可以举荐朝廷官员。

有了开府之权,寇鰲自然可以迅速提拔人才,安排到中央和地方的岗位,若是出外征伐,寇鰲还可以顺理成章的指挥其他杂號將军和校尉等官员。

对於寇鰲的提升,邓鷺也比较支持,哪怕现在日子过得不错,外戚不得善终的诅咒摆在那里,寇淑对邓氏未来的平稳收场异常重要,他必须维繫好邓寇联盟。

不就是开府的左將军吗?他並不在意,就算邓氏不给这个职务,寇氏有格物学堂,有皇后,不断安排人,容易得很,邓氏不过是承认既成事实罢了!

寇鰲提升后,邓鷺的压力也会少很多,以前一个外戚扛,现在两个外戚扛,而且他比较能干,遇到的棘手的事情,也可以让寇鰲来做。

不仅仅寇鰲得到提升,寇鰲的长子,皇后兄长寇勛也被提升为黄门侍郎,寇鰲的侄子黄门侍郎寇標则被调到了辽东郡,担任大汉名將耿夔的假司马,参加对高句丽的战事。

不仅仅外戚得到了封赏,忠心拥戴太后的宦官集团同样得到了好处,老宦官郑眾被加封了三百户,蔡伦则被封为亭侯,凡中常侍者大都得到了好处,这也是必然的,不给好处,宦官们怎么会拥护邓氏的领导。

邓后兄弟一门五侯,全部是五千户,顷刻间轰动了整个洛阳,虽然被封赏的人连续推辞,但皇帝连下圣旨,態度坚定,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已经定下来了,这是多大的荣耀和財富,太让人羡慕了!

很多朝臣感到了忧虑,邓氏兄弟封侯是情理之中,寇鰲被加封,另外一子被封侯也算正常,但动輒五千户,以后会不会动輒万户侯?这么封赏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真正让他们头大的是,寇鰲被任命为开府的左將军,而宦官们又得封侯,邓寇这两大外戚的关係正式合流,联合执政,而宦官的地位又得提升。

如此一来,新老外戚和宦官集团形成了联盟,又有政治能力比较强的太后邓氏、皇后寇氏在,这样的政治联盟短时间內很难被打破,皇帝岁数不大时,这是好事,朝廷不至於动盪,但皇帝已经十一岁了,先帝14岁就亲政,也就三年了,他们会捨得让出权力吗?绝不可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