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迫不及待要搬家了(1 / 2)时好
看到这一切的大人们并没有什么反应,都觉得是小孩子们在闹着玩。
只有沈君珩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但是从小的教育让他着实做不出野子这样的行为。
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学着跟小豹子一样通过撒娇来获得参参的关注。
也不知是不是沈君珩这边的怨气太重,野子超他这边投来目光。
沈君珩跟他眼神刚一碰触,直接就气哼哼地把头扭过去了。
野子挠挠后脑勺,不明白沈君珩为什么又不高兴了。
他俩最开始互相看不顺眼,但是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早就已经和平共处了。
尤其野子如今会说的很多话,都是跟着沈君珩学的。
他早就感受到沈君珩是个好人,对自己没有任何恶意。
所以他也开始愿意亲近沈君珩。
但是沈君珩这人,跟他接触到的其他人都不一样,总会莫名其妙地发一些小脾气。
野子根本无法理解沈君珩的那些小心思,但又能十分敏锐察觉到他的情绪,就经常感到十分困惑。
不过好在野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凡事不往心里去。
事情过去之后很快就忘了。
所以当大家一起把午饭做好之后,野子就已经不记得沈君珩不想理自己的事儿了,又笑呵呵地跑去叫他一起来吃饭。
沈君珩对这样性子的人也是无可奈何。
不管他想什么,对方都完全不接招,他还能有什么法子。
所以时间久了,他那些个敏感的心思也少了许多。
晌午大家聚在秦家好生吃了顿饭,只有余老太太和陈家人没有过来。
余老太太是因为要看着小花。
陈家人则是要看着她们祖孙俩。
好在大家也没忘记她们,老金太太还特意叫儿媳去给她们送了午饭。
吃过饭,周氏把剩下的菜都分给各家,这样大家晚上回去只要热一热,配上点儿主食就够吃了。
大家回家前还约好,第二天晌午依旧来秦家一起做饭。
等大家都各自回家之后,老金太太还叫上周氏一起去余老太太家去看小花。
“听说你家小花病了,我过来看看。”周氏说着,还把手里一直捧着的碗塞给余老太太,“这是我炖的鱼,给小花吃吧。
“鱼肉好克化,适合生病的人吃。”
余老太太接过碗,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愧疚。
秦家一直以来都对自家祖孙二人特别好。
胡家被扳倒之后,他们也依旧关照自家。
也不明白小花为什么总是跟他们对着干。
这样做对她到底能有什么好处?
更不要说她嘴里满是要去京城,要去做大小姐,今后要荣华富贵的话。
想到这里,再结合之前从小花嘴里说出的那些“预言”。余老太太越发觉得自家孙女是不是被什么山里的精怪上身,迷了心智才会变成这样。
于是待周氏和老金太太走后,她将炖鱼从小窗口送进去给小花吃,自己便出门去了山神庙。
最近村里人都说山神爷又回来保佑村里人了。
那她不如求一求山神爷,让他救救自己的孙女小花。
若是能让那精怪从小花身上下去就再好不过了。
只要小花不再闹这些事情出来,让自己养她一辈子都可以。
余老太太突然离开家,也不知道干啥去了,搞得陈家人顿时紧张起来。
“这咋回事啊?小花不出去换余老太太出去了?”
“咱们要不要跟上去看一看啊?”
“那样会不会太明显了?”
“都到这个时候了,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
“就是,金叔和金婶儿让咱们看好这祖孙二人,咱们也不能怕事儿啊!”
“行,那我跟出去看看她干啥去了,你们两个留下守好家里。”
余老太太这一去就去了一下午,直到天黑才终于从外头回来。
跟出去的人落后几步也跟着回来了。
“哎呦,这余老太太也不知咋了,去山神庙跪了一下午。
“好在今天山神庙里的人也挺多的,大家都是去求山神爷保佑村里人平安回来的,所以我也干脆跟进去,就跪她旁边了。
“谁知道她居然跪了这么久,这给我累的呦!”
“没出事就好,现在男人们都不在家,咱们得把村里给他们守好了才行。”
“是啊,跟男人们出去厮杀相比,咱们这算什么呢!
“再坚持坚持,而且秦将军走前说了,用不了太久,三到五天时间肯定就回来了。”
好在这样担忧等待的日子,秦恺峰并没有让村里人过太久。
第三天晌午,村里的女人和孩子们和前两天一样,再次聚在秦家院子里忙活着做午饭。
村口突然想起了急促的锣声。
所有人手里的动作为之一顿,齐齐紧张起来。
虽说村里的青壮男人都被秦恺峰带走了,但是陈秋宁还是在村头和村尾的岗哨中都安排了人。
这种急促的锣声,代表的是有人来袭击啊!
“快!”陈秋宁第一个反应过来,“大家赶紧进屋,把门窗都关好,手弩都准备起来。”
因为之前经历过一次山匪进村了,所以大家虽然紧张,但也还不至于太过慌乱。
就在所有人都进屋之后,陈秋宁背着自己的弓箭,带着村里身手最好的两个姑娘准备出去看看情况。
结果刚走出秦家院子,就看见秦仕谦带着几个人,骑着马从村口方向疾驰过来。
豹子更是比他们的速度还要快,一溜烟儿就冲进院子,急着回屋找自己的孩子。
谁知进来之后发现正房的门窗都关得紧紧的,根本进不去,急得它一个劲儿抓挠木门。
小豹子在屋里听到娘亲的声音,闻到了属于娘亲的味道,也急着开始挠门想要出去。
屋里人好奇地打开窗户上的小窗口朝外面张望。
到底咋回事,是不是敌袭啊?
只有参参早就知道是阿爹带人回来了,所以丝毫不担心地待在章氏的怀里,还不忘伸手摸摸章氏的脸颊以示安慰。
村里的土路上,秦仕谦骑马在家门口停下,一个翻身下马,笑呵呵地喊了句:“陈姨!”
看到来人是秦仕谦,身后跟着的也都是村里人,陈秋宁的心已经放下了一大半。